与其群嘲《娘道》 不如共情

王芊霓 2018-10-25 10:41 大字

没想到,我很多同事都看了《娘道》,我在微信群里问他们觉得怎么样,有个“80后”男同事说有故事性但是剧情有点假,另一个“90后”女同事说她是跳着看的,主要看来放松,看完《娘道》准备再去看看蒋雯丽的《正阳门下》。另一个“70后”女同事纠结要不要看,她说,是不是三观不正呀?她看到不少公众号批判了《娘道》传达的价值观,想跟我们确认一下。

《娘道》剧照

整个媒体的舆论环境确实对《娘道》很不友好,鄙夷和嘲讽居多。

比如,几位自媒体大V写,《娘道》是在宣扬妇德和三从四德,是封建糟粕沉渣泛起,有豆瓣网友质问,这样的剧目是如何过审的?

那些认为《娘道》在宣扬妇德的观点恐怕根本没有看完这个剧,我起初也是受到公众号的影响,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一部歌颂三从四德的电视剧。但我两倍速看了这个剧以后,女主角后来也有大骂婆婆,毒死杀夫仇人的戏份,在60集左右,主角瑛娘的养子高兴的把她抱起来,举过肩头……这个就挺不符合封建礼教吧,难道这些戏份也是歌颂妇德了吗?

《娘道》宣传文案

之前有些公众号的截图完全就是断章取义,与其说女主角刘瑛娘她对封建男权社会没有反思精神,不如说她很想生儿子是为了保全自己,保全她丈夫在宗族中的地位的必要策略;她对待子女的感情无法用一句“重男轻女”来描述,她和三个女儿感情深厚。

柳瑛娘并非天然是一个魏璎珞那样的斗士,她从未接受过现代教育,她身上有着传统的烙印,会被隆万氏、七舅爷等人“妖女”的指责动摇甚至自请被休,在生孩子的时候要求保孩子,正是这样的设定让一些受到平权意识启发的年轻观众大为不满。

《娘道》剧照

但在剧情后半程,当丈夫性命垂危、她骨子里的刚烈和强硬会毫无保留地释放,她硬闯隆家、敢于和执掌豪门的婆婆隆夫人正面对抗,为夫打幡,正面“对刚”隆家老人的表演也是扬眉吐气。当她在丈夫死后一力承担下所有债务而散尽家财,她是有变化的,不是什么封建妇德的代言人,她有反抗。

除了女主身上的复杂性,老管家隆福,一方面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忠仆代表,一方面,却能够顶住整个隆家的压力坚持保护瑛娘母女,这位看似唯唯诺诺的老人甚至不惜和隆家对峙,怒吼出“我不是隆家的奴才”这样的话。

即使这部剧实际上并非宣扬妇德的神剧(当然它有它的缺点),不少媒体人还是选择了从性别研究的角度批判它。例如,撰稿人曾于里,他在《新京报》上发表影评,“《娘道》的走红折射了封建男权思想在当今社会依旧具有深厚的土壤和广泛的信众,现代女性客观上依旧没有彻底摆脱女德的束缚。”他还说,《娘道》越红,越证明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还很远。

照曾于里的逻辑,《延禧攻略》也很红,里面的魏璎珞“脾气暴不好惹”,在皇权森严的紫禁城里硬是踏出了一条平等之路,这个剧走红是不是说明我们离男女平等更近了呢?

从一个剧的收视率高低判断出一个社会的男女平等的高低,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娘道》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同时播出,播出首日收视不佳,但之后收视率一路上扬 数据来源:酷云EYE Pro

《娘道》收视率高,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是不是“50后”和“60后”们还保留着喜欢苦情戏的习惯?比如同一时间段其他电视台的戏都不好看?比如这种传奇剧的类型像评书一样引人入胜,脸谱化的好人坏人让人轻松?

总之,《娘道》的收视率好,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他原因偏偏不被分析,这是因为找到和自己价值观不匹配的地方,再加以批判是最简单最便捷的。

这部通俗电视作品当然比不上那些挑战世俗挑战既有不平等结构的经典文艺作品,但它也远远不是一个宣扬妇德的神剧,她的人物虽然是脸谱化的,但也有血有肉。

《娘道》在多个视频网站同时播出,相比今年过百亿播放量的《延禧攻略》《如懿传》,《娘道》在网播平台表现不佳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众多媒体人集体批判《娘道》的现象倒是很有意思,可以和几个月以前被广泛讨论的“三观警察”现象对比来看。

前不久,有微博大V和媒体人发现有些豆瓣网友集体给文学名著和经典电影中的婚外情点评以“毁三观”。这种文学作品的三观警察现象被不少知识精英批评。知识精英称那些评论毁三观的人是庸众,他们不能接受对人类欲望的真实表达,希望活在道德真空里,积极进行内容审查。

而今天,同样一批人又亲自下场扮演了三观警察,他们认为《娘道》这部电视剧的三观有问题,要举报。这和他们自己之前批评的行为不是如出一辙吗?

《娘道》的主要播放平台北京卫视的数据统计称《娘道》的主要收视群体是中老年大妈大爷,这也和很多微博网友的观察一致,他们号称黄金周期间在家看到父母看《娘道》看得如痴如醉。

现在的自媒体从业者大多数是“80后”、“90后”,给《娘道》打低分,实质上是完成了年轻一代对“封建糟粕”的打击,也标志着年轻人全面占领了文化点评市场,导致了《娘道》的主要收视人群的集体失声。这个可以从豆瓣的影响力已经大到直接让创作者,此剧主角演员岳丽娜感受到“耻辱”说明。

《娘道》剧照

这背后难道不也是一些自媒体为了迎合年轻读者,急于标榜自己现代、先进的心态作祟,甚至可能是因为受到流量文化驱使的结果吗?

立场撕裂,价值观分裂,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评价文艺作品的症候。

正如作者阿莫所说,“无法共情的受众必将与作者的观点产生碰撞,引发新的讨论。”

《娘道》在豆瓣的评分,一度接近最低分2分

近年来,豆瓣网的发达,自媒体的发达,使得文艺评论更容易了,普通观众的声音更容易表达出来了,但是这些平台也往往是年轻人居多的,使得中老年群体的声音比较少被听到了,年轻人代表的媒体和文化精英觉得自己有资格评价任何一部作品,也可以拒绝承认其价值。但是,我们不应该忘了,阅历、年龄、经历等的差异完全可以导致观众对于同一部作品发出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极端评论。人们在看剧的时候,情感往往是很复杂的,比如一个年轻人正在面临被催婚催生,恼羞成怒,看到这部片子女主角不断要生儿子,她怎么可能和女主角产生共情呢?她很可能愤怒得拒绝这样的电视剧。而我闺蜜的妈妈则代表了喜欢这个剧的那类人:她一面吐槽封建礼教的代言人,隆家宗亲腐朽冷漠;一面为瑛娘的悲惨人生伤心难过;一面又被瑛娘为儿子挡子弹而感动……

围绕电视剧《娘道》的争议说明了我们生活在丰富的世界,当然也说明了代沟不小,但是文化精英们不应仅凭想象就断定《娘道》的受众是信奉男权思想的人,他们还很可能只是无数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只是不会去豆瓣打分,不会在网络上发言罢了。他们可以沉默,但是不应该被曲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这部电视剧的观众符号化甚至妖魔化,再次脸谱化的描述中老年观影群体,认为他们都是庸庸碌碌,愚蠢无知的封建男权的代言人。

三观绝对不该是评价电视剧优劣的第一标准。影评人、媒体人也还是不要做任何形式的三观斗士为好。

新闻推荐

怼过贾樟柯的《江湖女儿》,胡锡进又对张艺谋的《影》开口说话了

前两天,胡锡进在自己的微博上,把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批了个一无是处,直称影片是“拿着臭豆腐往观众鼻子底下杵”,“充满了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