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乾隆》成回忆,《延禧攻略》是新宠喜剧正剧闹剧,清宫剧蜕变30年
从正在热播的《延禧攻略》回溯到最早的《戏说乾隆》系列,清宫戏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古装剧中最大的一个类别。从铁骑入关到“康雍乾”帝王盛世,再到风雨飘摇的末代帝王,300余年间的起起落落,宫斗中的争宠、夺位背后的阴谋诡计,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戏说、喜剧、正剧、穿越……各种类型的剧层出不穷。虽然题材取之不尽,但随着时代和观众口味的变化,清宫剧在审美上更加向现代靠拢,擅于用创新意识打造出自我的辨识度。
从来没有缺席过
这是清宫剧的拓金年代
清宫剧的第一阶段创作,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时,剧作有“戏说”有正剧,代表作有《戏说乾隆》系列、《戏说慈禧》《孝庄秘史》《一代皇后大玉儿》《雍正小蝶年羹尧》。
《戏说乾隆》是最早的大陆、香港、台湾合拍电视剧典范。它以其典型的“港式”煽情手法,赢得了大批当时对此还很新鲜的大陆观众,创造了当时的电视剧收视奇迹。《戏说慈禧》和《戏说乾隆》走的是一贯以来的正剧表现形式。同是表现孝庄的故事,《一代皇后大玉儿》是最完整的,《孝庄秘史》受众面更广。《雍正小蝶年羹尧》中小蝶是架空人物,这是一版彻头彻尾的“戏说”,但三角虐恋的戏分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为以后的苦情戏打下了基础。
从1997年开始,清宫剧进入了一个黄金年代,在正剧和喜剧领域都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数部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包括《还珠格格》系列、《宰相刘罗锅》系列、《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雍正王朝》系列、《日落紫禁城》《苍穹之昴》《少年天子》。《还珠格格》1998年播出,收视率突破62.8%,成为“格格”剧的开山之作。而《宰相刘罗锅》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则更像《戏说乾隆》的大陆版演绎,是诙谐的清宫喜剧,但是以男性角色为主题进行表现,算是正剧的一种变体。它展示的不是正史,主打“戏说”,但乾隆形象非常“高大全”。而庄重大气的“雍正王朝”系列(《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均改编自二月河的同名小说,虽然加入了一些野史以及编剧臆想,但仍是庄重严谨、荷尔蒙激荡的帝王戏剧。
第三阶段是宫斗玛丽苏剧。代表作品有《金枝欲孽》《宫心计》《宫》系列、《步步惊心》《深宫谍影》《甄嬛传》。现代人对宫斗的爱恨纠葛,恐怕离不开“女性崛起”“到底爱谁”与“复仇解恨”。如今霸屏多年的真正意义上的宫斗剧风潮,开创于《金枝欲孽》。若没有《金枝欲孽》就不会有之后的《甄嬛传》。《甄嬛传》开播前声势并不浩大,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近年来鲜有的不分男女,不受地域、年龄限制的佳作。此后就是《宫》系列,以及《延禧攻略》《如懿传》等。
如果不回归历史感
剧作就走向哗众取宠
作为距离现代最近的王朝,清朝遗留史书、文档、影像资料与建筑最为丰富齐全,当时社会的服化道与现代的差距最小。这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素材便利。虽然清宫戏的青春化、偶像化、玛丽苏化是为了顺应形势,但回顾昨日,仍然不免让人惋惜。清代数百年传奇不是几场少女少男的情感纠葛就可以承载的,清宫剧缺少有诚意、有角度、有积淀的作品。而近期比较火爆的《延禧攻略》展现了黑莲花和反套路等元素,“胡说”的因素也多起来。
影评人才东亮认为,《雍正王朝》等把历史正剧推到了顶峰,随后便是衰落。“与此后的宫斗、穿越剧相比,前者是靠谱的、有功力的编剧作品,后者鱼龙混杂。当然,清宫谍战、奇幻清宫、悬疑清宫等都可成为清宫剧新出口,关键在于做剧的态度和水平。我希望清宫正剧能再回来,以更开明的观念、更高端的追求来表现历史、表达思想,让清宫正戏再度辉煌。”
清宫剧怎么出精品呢?才东亮认为,清宫戏不一定从人的角度出发,清宫每一块砖头、每一棵树都是讲究,都是一个文化符号,都藏着历史的、人文的、情感的故事,把它们都挖掘出来,经过加工编纂、想象发挥,就可以做成中国文化版的美剧《达·芬奇密码》,悬疑、神秘、诡异又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宣扬中国文化的魅力。“需要有突破式的、高端的策划方案,有极其大量的资料搜集,有适合的编剧做精准的落实,才能有所突破。以精品意识做精准类型是国产清宫剧的方向。”影评人韩浩月认为,“清宫剧如果不回归历史感、文化感,没有内涵作底蕴,那么任何性质的创新都有可能走向哗众取宠。”
新闻推荐
由黄渤自导自演,王宝强、舒淇、张艺兴、于和伟、王迅等主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将于8月10日全国上映。7月30日,导演黄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