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大热门却输给《水形物语》《三块牌》为何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济南时报 2018-03-07 18:48 大字

备受瞩目的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北京时间3月5日落下帷幕。“冲奥”大热门《三块广告牌》最终没能得到最佳影片奖项。在很多影迷心中,这部影片斩获得最佳女主与最佳男配实至名归,它更是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在获得一片好评的同时,《三块广告牌》究竟为何没有“冲奥”成功?

写实主义手法演绎“霸气侧漏”的母亲

《三块广告牌》在内地上映的版本一刀未剪,3月2日上映之后,不少影迷已经“验过货”。关于《三块广告牌》的内容,我们再详细地介绍一下: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米尔德雷德是一位暴躁彪悍的母亲,因与女儿发生争吵,在女儿出门的时候喊了一句“我也希望你被强奸”,不料女儿真的惨遭奸杀。日子一天天过去,警方却迟迟没有抓到凶手,案子本身也在一点点被遗忘。内疚又愤恨的母亲米尔德雷德买下路边的三块广告牌,贴上了三句标语质问警局,内容分别是“爱女被奸杀”、“嫌疑犯仍逍遥法外”、“怎么回事,威洛比局长?”,霎时引发了镇上的骚乱。威洛比局长是镇上尽人皆知的好警察,已经身患绝症,命不久矣。一时间,这位母亲成了镇上的公敌。威洛比局长也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三封遗书,分别给美丽贤惠的妻子、“霸气侧漏”的米尔德雷德、有种族歧视的警察迪克森,从而改变了剧情的走向……

整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一个虚构的小镇上,镇上的人民风彪悍,一言不合就动手。尤其是“霸气侧漏”的母亲简单粗暴,枯瘦的身躯下隐藏着滚烫的力量,靠广告牌寻求正义,一人对抗全世界。影片以写实主义手法、充满张力的编剧、平稳的节奏、黑色幽默的风格,挖掘人性的多面性。中国影迷能从中看到生活中提炼的故事,感受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感动震撼无数影迷虽败犹荣

早在第90届奥斯卡颁奖之前,《三块广告牌》与《水形物语》是夺冠的两大热门,这两部影片在好莱坞本颁奖季的一系列奖项评比中争夺激烈。《水形物语》在金球奖和演员协会奖的同类奖项争夺中都输给了《三块广告牌》,很多影评人和影迷认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应该属于《三块广告牌》,为什么“冲奥”路上《三块广告牌》最终败给《水形物语》?

首先,这部电影编剧非常强大,剧情一环紧扣一环,平稳向前推动,但人物转变的未免有些不符合逻辑,尤其是让山姆·洛克威尔获得最佳男配角的“警察迪克森”一角,是片中的重要角色。他一直是一个浑浑噩噩、性格狂躁、殴打平民、有种族歧视的人,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女主寻求正义的巨大绊脚石。由于威洛比局长的一封遗书,就让他突然颠覆自我,重新做人?局长的信中还写道,他知道迪克森之所以变得混蛋只是因为父亲死得早,他得照顾母亲,承担起所有家庭责任?这个人设的理由未免有点牵强。

其次,影片中的女主母亲米尔德雷德是一位“无理取闹”、“偏激”的受害人家属,这个角色令很多人联想到当年张艺谋拍摄的《秋菊打官司》。女主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涉嫌违法犯罪,尤其是她直接开怼的局长和他代表的公权力是无辜的,影片虽然没有批判女主的行为,也没有褒扬她的行为,最终采用开放式结局。因此整部影片的感觉比较黑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令人感觉比较违和。影片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才华横溢,不过这部影片的手法过于写实,强劲对手《水形物语》“人兽恋”只是表面文章,导演个人风格显著,故事极易消化,场景美轮美奂,特效精致,与写实主义的《三块广告牌》相比,更具综合实力。

总的来说,《三块广告牌》女主不畏强权,以一人弱小之力制衡和鞭策公权力,使得这部影片从评分和评价上,获得了影评人和观众等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获不获奖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记者邢媛 实习生李雯卿)

新闻推荐

57.23亿元这个春节你对电影票房的贡献有多少

继30.87亿元、34.28亿元之后,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再次被刷新。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初步统计,2018年2月15日至21日春节假期中,中国电影票房为57.23亿元,同比增长66.94%;2月16日,正月初一的票房达12.68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