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芳华》中老年观众最有共鸣 冯小刚如愿获同龄人认可

白银晚报 2017-12-12 10:17 大字

《芳华》引发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绪。

刚过去的周末,冯小刚导演的新片《芳华》在全国举行了超前点映,许多观众提前一睹该片的风采。影片点映两天,收获了上座率、场均人次等多项数据第一,各大影院更出现了大批父母辈观众观影的热潮,不禁让人想起前几天冯小刚在首映礼上的定位:“拍电影给我的同龄人看。”尽管《芳华》要到本周五才正式上映,但是这股点映带来的热潮,让人提前嗅到了贺岁档的火热气氛。

经历冯小刚口中从国庆档主动撤档的“一波十三折”,《芳华》确定于贺岁档重新上映之后,引发的关注度确实比之前更高。根据猫眼研究院的线上和线下观众调研结果显示,《芳华》在12月上映的全部影片中,观众首选率最高。调研称:“相比贺岁档的其他影片,《芳华》讲述特定年代的青春记忆,堪称贺岁档甚至是今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点映的两天,《芳华》每日排片约在3%左右,大部分放映厅爆满,平均上座率高达40.9%,场均人次53人。该片上周六票房达1621万元,夺得当天排行第三名。

一家影院的驻店经理向记者展示了上周六《芳华》点映场次的售票情况。尽管才下午3点多,19时30分放映《芳华》的380座影厅已经售出了260多张票,上座率达70%,随着放映时间临近,还不断有人前来询问或通过网络渠道订票。这位经理说:“好多年轻人陪着父母、爷爷奶奶来看电影,除了儿童,基本上其他年龄层都齐了。”

在口碑方面,《芳华》也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年龄风向”。该片在网络综合评分方面,猫眼电影评分为9.2分,淘票票评分为9.2分,微博电影评分为9.1分。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电影评分,影片点映之后,随着打分的人数增加,得分反而提升,从点映前的7.6分,升至点映后的7.8分。数据显示,这其中35岁以上观众给影片打出的分数最高。

曾在文工团度过自己青春时代的冯小刚,对于文工团的记忆一直念念不忘,他与同样有着文工团经历的严歌苓不谋而合,共同创作了《芳华》,并用众多细节织就了一代人如梦的青春。

但确实也有年轻观众不太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在北京的一家影院,散场出来的一对母女就针对影片产生了“代沟”,20多岁的女儿表示对影片并不是很有感触,但一旁的母亲还未来得及擦干湿润的眼眶,就连用了几个“满分”“特别好”来评价。

(文/图据《北京日报》)

新闻推荐

《寻找手艺》展现艺术的“平凡”

近期,《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意外走红。这部片子历时3年,辗转23个省,用接近原始的镜头语言,记录下199位手艺人和144项传统手艺。据报道称,该片导演原本是个司机,为了拍这部片子自筹经费,卖了房子,历经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