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上映 口碑两极化
有人说电影很走心,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电影《梅艳芳》自上映以来,截至15日晚10时已经获得4600万元票房,豆瓣评分7.1。如导演和制片预测,这部电影不能迎合所有人,口碑遭遇两极。
正面评论对事件高度尊重还原,令人追思“梅姐”
“对事件的高度尊重与还原,资料影像和现场拍摄竟然高度重合,路演场,梅艳芳扮演者王丹妮为此接受了半年的训练,没想到里边有几首歌曲也是王丹妮自己唱的。张国荣出场的一瞬间全场唏嘘,两个人互相不想让对方担心,结果都在最漂亮的时候走掉。色调看出来有特意刻画上世纪的香港,霓虹的色调。传记片不好拍,这一部及格了。”豆瓣评论点赞量第一的评论如此说道。
“透过《梅艳芳》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明星,也不是一种在演艺圈里或辉煌或低谷的跌宕人生,而是看到了一个自始至终在生活的洪流里自强向上的人,一个保持着坚韧与善良的人,一个配得上‘芳华绝代’的女性——梅艳芳。”猫眼评论点赞量第一的评论如此说道。
“以婚纱开场,以婚纱结束。‘做人要有头有尾,有交代。’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流泪得这么尽兴。”不少网友看完影片之后都哭了。
电影《梅艳芳》12日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同步上映。曾志伟、郑秀文、苏永康等香港艺人看过电影后纷纷追忆“梅姐”。曾与梅艳芳合作电影《钟无艳》的郑秀文在社交平台上除了特别怀念“梅姐”之外,也称赞女主角王丹妮“演出很赞”,古天乐演绎刘培基(梅艳芳挚友)很有新鲜感。曾志伟回忆起昔日与梅艳芳一同行善,仿佛她没离开过,大家跟着她的足迹前进。苏永康透露,身边很多人不敢去看这部电影,因为他们与“梅姐”太亲近,但他反而很想去看,希望“00后”观众能接触到这位传奇人物。
负面评论用心但是不走心,看电影更像是在看MV
《梅艳芳》上映前后也引发一些争议。梅艳芳的胞兄梅启明看过该片后认为电影整体不俗,但描述梅家的篇幅太短,未有梅妈妈一角更是不能理解。至于女主角王丹妮的表演,他仅给50分,觉得她始终经验不足,没有梅艳芳的神韵。也有观众质疑,为何在众多素材中仍要将卷入帮派的“梅艳芳被掌掴事件”拍出来。导演梁乐民认为,这是令梅艳芳成长的关键,事件后她热心公益,“拍一部人物传记,不可以只拍她好的一方面,而不拍她‘人性’的故事,这样才令角色立体、有血有肉”。
有人喜欢自然也有人不喜欢。有网友评论道:“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梅艳芳》的创作不可谓不用心:主角的选角和服化道尽可能贴近;配角延续了港片近年来一贯的‘帝后’组合;真实镜头与翻拍镜头的穿插闪现也十分到位。遗憾的是,《梅艳芳》用了心,却并不走心。除去片尾几枚‘催泪弹’,全片可以用寡淡来形容:对梅艳芳其人的刻画流于表面,欠缺灵魂;对梅艳芳人生的叙述又略显割裂,模糊焦点。流水账般的叙事,配以一首首金曲,观众更像是在MV中回顾梅艳芳的生平。”
电影中有不少张国荣的镜头,令不少张国荣的粉丝不满,一是觉得选角不合适,没有“哥哥”的神韵,二是觉得有部分情节失实。“张国荣是谁,当年名震香江的‘香港四大绝色’,是绰号‘中环街三太子’的贵公子形象,这样的妙人当然是谁来演都很难让人满意的,但电影也不必就直接摆烂。”网友“稀世宝贝”如此说道。
拍梅艳芳的传记,注定吃力不讨好
有人泪洒影院,也有人认为偶像被消费了;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也有人怪它语焉不详;有人说,扮演梅艳芳的王丹妮可能很努力,但没有一点刚毅和侠气,像个亦步亦趋的小学生;也有人说,梅姐那些经典的舞台行头,电影没有如实重现造型,材质还透着一种廉价感。
拍梅艳芳的传记,注定吃力不讨好。要重现巨星风华本已很难,更何况这位巨星身后,有一座城、一个时代为她背书。
“梅艳芳的百变形象、挑战自我和寻求突破,就是旧时的香港精神”,一篇影评如此评价。作为香港演艺界一代“天后”,1963年出生的梅艳芳于2003年因病去世,年仅40岁。港媒认为,梅艳芳在香港之所以能得到其他明星无法企及的地位,是因为她有着巨大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她对社会的贡献也令人称道。这些优点正代表了香港奋斗不息的精神,因此她被称为“香港的女儿”,她的铜像至今仍立在香港星光大道以供人追思。
众所周知,这部电影是制片江志强对梅艳芳的承诺。江志强虽从未想过凭这部影片赚钱,但若造成误解,有负梅兰芳所托,这会是他最痛心的事。“我知道这个电影一定不简单的,我一定要在我还有能力的时候完成。”怀着这样的敬与爱,电影《梅艳芳》总带着一种轻拿轻放的克制,没有刻意聚焦的痛苦,也没有激烈的冲突。从头到尾,只得梅艳芳一个,如同一位旧友,在旧时光的滤镜里施施然坐下,与我们细说从头。它或许没演绎出你心中的那个梅姐,但它的确用心去演绎了。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这个国庆档让沉寂已久的电影院重新火爆起来。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2日23时,国庆档两天累计票房达13.97亿元,而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