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上遥望三体

当代生活报 2021-11-06 12:56 大字

腾讯视频拍摄的连续剧《三体》剧照 《沙丘》剧照 张震在《沙丘》中饰演了一个悲剧角色。 《沙丘》剧照

本报记者覃江宜

曾在几代科幻迷脑中呼啸的风沙,终于吹向了现实的银幕。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影视化的科幻小说,因为它的世界观太过繁复了,几十年来的“风沙”不知淹没了多少大导演的雄心壮志。然而电影工业的精进终究跨越了不可能的鸿沟,过去拍出过《降临》《银翼杀手2049》的维伦纽瓦,如今再现了《沙丘》中恢宏的视觉奇观——数字科技一日千里,可能再没有什么过去的梦境,不能够转化成现世的写真。

这一切更让人对中国科幻巨著《三体》牵肠挂肚。如果说《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灵光一现,《三体》才是他真正的“灵魂出窍”,几年来不断有改编的消息来了又去,却始终悬浮半空不得落地。心怀期待的书迷和影迷们也只好站在“沙丘”之上,继续遥望“三体”星球。

A“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

凭借半个多世纪前的《沙丘》,弗兰克·赫伯特把自己树成了世界科幻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世流行文化中处处可见它的投影,从《星球大战》到《星际迷航》,再到《辛普森一家》,风沙的声音在这些作品中不时回荡。

如果愿意,还可以把《沙丘》看成科幻版的《指环王》,同样是一个史诗般的成长故事,同样在架空的环境中讨论哲学、宗教、政治、生态演变与人类进化,区别在一个俯瞰着中土大陆,一个将目光投向浩瀚星海。可是,《指环王》早就在新千年初就完成了漂亮的影视化,彼得·杰克逊的系列电影一共拿到17项奥斯卡金像奖,其中《指环王:国王归来》以狂揽11项金像奖的成绩与《泰坦尼克号》并列,成为了奥斯卡影史之最。多年来,《沙丘》却一直被尘封在时光的书架上,甚至被断定“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

试水者络绎不绝,没有几个到达彼岸。最早是曾执导《圣山》的知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他还打算邀请艺术家达利、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等不同领域的天才们参与拍摄,然而没人愿意为他们的疯狂想法买单,时代禁锢了这群艺术家;其后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林奇,才华横溢的林奇倒是完成了作业,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滑铁卢”,资方过度的干预让大师身不由己,时隔多年林奇依然无法直视“沙丘”二字,“这部电影让我心塞,对我来说它是完全失败的”。

时代巨轮轰隆向前,数字科技日新月异,《沙丘》不再是科幻世界的天花板。2008年,财大气粗的派拉蒙买下了《沙丘》的改编权,宣布要重启电影项目,但出师不利,《全民超人考汉克》导演彼得·博格、《飓风营救》导演皮埃尔·莫瑞尔先后放弃了执导,项目像无人驾驶的巨轮再次搁浅……

《沙丘》仿佛科幻影史的喜马拉雅山,不只是它的高度让人望而生畏,它的巨大体量同样让人胆寒。无处不在的隐喻和暗线,如同绵延千里的山脉和植被,每一个后来的攀登者都能在漫漫征程中,感受到那种如影随形的压力。

B万里黄沙中埋下的伏笔

为什么一代代电影人要死磕《沙丘》?一方面在于它的江湖地位,创作者有望青史留名;另一方面则有关现实投射,小说里描写的种族冲突、生态危机以及地缘政治,至今依然是热门话题。那些台面上的权利斗争,那些台面下的暗流涌动,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解读空间。

维伦纽瓦站在了前辈的肩膀之上,在《复仇者联盟》和《正义联盟》等超能英雄飞天遁地的当下,无论多么天马行空的梦境,都能被一日千里的数字技术塑造和定义。没有退路的片方也给了他充分权限,为“沙丘宇宙”做一个长达三小时的开场,于万里黄沙中埋下伏笔和哲思。

当然,即便维伦纽瓦获得了多数好评,他提供的也并非完美答卷。没有通读原著的观众仍然认为,大屏幕上种种视觉奇观的背后缺乏细密的线脚和必要的伸展。在被一个异星世界打动的同时,他们也会被一肚子的问号困扰:为什么已经实现星际旅行的人类,还要用冷兵器相互厮杀;为什么看似无比强大的家族,崩溃起来就一泻千里?

相比于维伦纽瓦之前的作品,《沙丘》不光在原著的体量上远远超出,在背景设定和人物谱系上也更宏大和复杂,短短三小时之内很难进行细致和复杂的书写。比大卫·林奇幸运的是,维导拥有几倍的时长,去慢慢度量那座海面下潜藏的巨大冰山。而与大卫·林奇一样无奈的是,有些差评实际上来源于影片之外——还记得前不久《指环王》重映时遭遇的非议吗,“三小时没送完一个戒指,节奏太慢”“故事没头没尾,看了个寂寞”,现代观众越来越难以平心静气地观赏一部动辄三四个小时的电影,与其花时间理解一部巨著的深刻主题,在漫长的铺垫里投入情感和思考,很多人宁可在手机上痛痛快快地刷几个小视频。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维伦纽瓦干脆就大大方方地在片头字幕里坦白,这是个“开始”。就像《指环王》第一部《魔戒再现》上映后,有的人已经预感到了,前方还有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只是在这个心急火燎的时代,不知道还有多少观众愿意为一趟未知的旅程耐心等待。

C《三体》还在“纠结”

从某种程度上说,《三体》和《沙丘》,中外的两大科幻史诗曾面对相似的困境:要如何跳脱常规,跃然纸上,打造自己的银幕王国?被公认“史上最难改编”的《沙丘》已经找到了它的现实路径,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三体》,则还在影视化的道路上挣扎前行。

有人高调入局,有人销声匿迹。2015年摘得雨果奖后,《三体》一跃成为国际科幻大IP,国内很快传出了《三体》电影开机的消息,冯绍峰、张静初等人出现在主演名单中,片方宣布以单部2亿元的投资额进行拍摄,计划用6部电影的篇幅将《三体》搬上大银幕。不过在两次跳票后,《三体》迷们至今没能等到这部神秘的电影。10月29日,奈飞(Netflix)放出改编《三体》的消息,并公布12位演员名单,没有一位中国籍演员的阵容难以令人信服。11月3日,腾讯视频拍摄一年多的《三体》电视剧首次发布宣传片,张鲁一、于和伟、王子文等主演一一亮相,略显粗糙的特效又难免让人失望。

小说改编影视,本质上是文本语言与镜头语言的转换,为作者营造的虚拟世界找到现实落点。经历过佐杜洛夫斯基、大卫·林奇之后,《沙丘》最大的幸运在于,能够遇到自小就是“沙粉”的维伦纽瓦。相似的,《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也有赖于导演郭帆在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里,原创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动人故事。《三体》面临的两难是,在比《沙丘》还要狂野的想象面前,好莱坞的技术水准目前更值得信赖。而《三体》有比《流浪地球》更细腻的情感,中国文化内核始终需要自己人来解码,中国的“维伦纽瓦”可遇不可求,所以,刘慈欣的《三体》还在苦苦等待那个能将它搬上银幕、为国产科幻电影再次树立标杆的“真命天子”。

这个人应该熟读原著,懂得使用视听艺术完美阐述故事,并不断探索技术的边界;他应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又有超群的审美高度,这样才能够打下鲜明的个人烙印;他需要找到科幻作品的核心,并且懂得将人与命运的冲突,巧妙地放置于闪烁的群星间、浩瀚的宇宙中,完成一种类似弗兰克·赫伯特在《沙丘》里的诗意表达:“人类在自然和宇宙面前当然是渺小的,但最后总能彰显出人性的光芒。”

D《流浪地球》只是个开始

科幻大片是世界影坛的“发动机”与“吞金兽”,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前十排行中科幻题材独占其七,包括《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侏罗纪世界》等多个经典IP。在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的当下,人们自然会对影视版《三体》有了更高的期待,它理应像根据阿瑟·克拉克同名小说改编的《2001太空漫游》、飞利浦·迪克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银翼杀手2049》,又或者像阿瑟·克拉克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改编的《独立日》那样,从扎实的原著中展开一段新维度的探寻。

但是,观众又如何能够奢求一步登天呢。过去,中国科幻文学一直贴着“小众”标签,更受欢迎的是古装仙侠与都市甜宠,前者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和神鬼文学,后者则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职场和情感的代偿心理,这是无需烧脑的“快消品”。直到《三体》横空出世,科幻才真正跻身大众流行文化,时间尚短,因此在中国影史票房榜的前十榜单上,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是科幻电影唯一的门面,小而美的它尚不能撑起大局,更别说“《流浪地球》刚刚打开的一扇大门,很快又被《上海堡垒》关上了”(网友评论)。

或许,国产科幻需要一场渐进式的突围,以小成本的成功案例,累积大制作的壮志雄心。豆瓣评分高达8.5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仅屋内和屋外两个场景,全片成本不过区区两万美元,这是典型的创意取胜;而维伦纽瓦是循序渐进地走过《降临》与《银翼杀手2049》,才有了后来的厚积薄发。在抵达新天地之前,中国科幻电影也需要穿过幽谷,重建自己的内部秩序,从江湖旧梦中走向星辰大海。

在电影《沙丘》中的最后一幕,一行人渐渐向沙漠深处走去,剧中人物说“这才只是个开始”。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三体宇宙”登陆大银幕、与《星战》系列交相辉映的的观众,这同样“只是个开始”。

新闻推荐

好莱坞影星汉克斯嫌贵拒绝贝索斯太空邀请: 花2800万美元过12分钟太空瘾?不干!

据美国太空网站4日报道,美国好莱坞影星汤姆·汉克斯在节目上证实,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曾邀请他前往太空旅行,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