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主要有哪些
据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张莹)4月以来,印度新冠疫情反弹迅猛,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引发全球高度关注。专家认为,变异新冠病毒的出现和扩大传播是印度疫情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印度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主要有哪些?具有哪些特性?目前传播情况如何?
据印度卫生部3月底发布的公报,由10个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组学联盟”在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一种新的变异病毒,携带E484Q和L452R突变,可能导致免疫逃逸和传染性增强。
这种起初被媒体称为“双突变”病毒的变异病毒已被科学界正式命名为B.1.617。印度阿育王大学特里维迪生物科学学院院长、病毒学家沙希德·贾米勒博士近日接受印度《西隆时报》专访时介绍说,“双突变”病毒的叫法不够准确,B.1.617总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发生在病毒刺突蛋白上,其中3处比较关键。
据介绍,L452R和E484Q两处突变均发生在刺突蛋白上与人体细胞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的区域,L452R提高了病毒侵入细胞的能力,E484Q有助增强病毒的免疫逃逸。刺突蛋白上另一处突变P681R也能使病毒更有效地进入细胞。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传染性增强,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
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该数据库最早于2020年10月收到B.1.617样本测序结果,目前它至少已传播至全球18个国家或地区。已提交该数据库的1000多份B.1.617样本测序结果有786份来自印度,317份来自英国,109份来自美国。
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尚未将B.1.617列入“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
B.1.617变异病毒在印度传播令外界担忧,然而多位专家强调,它并非导致印度近期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激增的主因。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中心主任拉凯什·米什拉博士说,B.1.617在印度已测序新冠病毒样本中仅占约10%,即使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也仅占约30%,虽然“它的足迹正在一天天增加”,但它只是疫情加剧的部分原因。他认为,造成印度第二波疫情的主因是公众防疫态度松懈,没有严格遵循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规定。
印度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免疫学家维妮塔·巴尔博士认为,B.1.617本身似乎不会引发更严重疾病,然而印度患者数量的迅速增加正导致卫生基础设施崩溃,这可能造成死亡率升高。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印度研究人员还从西孟加拉邦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B.1.618的变异新冠病毒,目前它主要在该邦传播。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基因组与整合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维诺德·斯卡里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说,B.1.618是一种在印度发现的新变异病毒,它携带能增强病毒免疫逃逸能力的E484K突变。此前在南非出现的变异病毒B.1.351和巴西出现的变异病毒P.1也均携带E484K突变。斯卡里亚表示,目前关于B.1.618引发二次感染以及突破疫苗保护引发感染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未知之处,需要更多试验数据来评估新冠疫苗针对这种变异病毒的保护效力。
巴尔博士强调,无论是针对哪种新冠病毒,“接种疫苗总是让你处于一个有利位置来对抗感染”。
新闻推荐
《我的姐姐》海报。《哥斯拉大战金刚》海报。《明天会好的》海报。《第十一回》海报。清明节你去看电影了吗?经历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