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5年拍摄《刺杀小说家》,片中特效全部由国人完成 路阳:希望80岁还能拍出很酷的电影

南宁晚报 2021-02-26 06:46 大字

《刺杀小说家》导演路阳

拍有趣的电影,是导演路阳的愿望,于是,30多岁的路阳为电影《刺杀小说家》投入了5年时间,从满头乌黑变成了一大半白发,投入的过程也反映了国产影片视效制作的艰辛。

让路阳骄傲的是,《刺杀小说家》的视效团队主创100%都是国内人员构成,路阳希望通过更多的拍摄历练去弥补中国电影工业在体系和流程上的差距,“我相信如果努力的话,20年之内,我们也许可以做出不亚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而“相信的力量”也正是路阳希望在《刺杀小说家》中传递给观众的信念。

剧本大纲就花了15个月

《刺杀小说家》讲述异世界皇都,天神赤发鬼滥杀无辜。少年空文(董子健饰)因被赤发鬼追杀,决定复仇,在黑甲(郭京飞饰)的指引下,踏上了凡人弑神之路……这是小说家路空文(董子健饰)笔下的奇幻世界。没想到他写的小说,竟然影响着现实世界。大老板李沐(于和伟饰)察觉到,小说中赤发鬼的命运,决定了自己的生死。于是他派屠灵(杨幂饰)威胁关宁(雷佳音饰),去刺杀小说家。刺杀途中,关宁得知“小说能改变现实”的秘密,更意外在小说中发现了自己,一名红甲武士(雷佳音饰)。为了改写命运,他决定和空文一起,跟赤发鬼一决胜负。

路阳介绍说,他最初看到小说原著是在2016年,那时《绣春刀2》尚未开机,路阳看小说后非常喜欢,“觉得有很大空间把它拍成一个有趣的电影,里面有我非常关心的主题——关于希望和信念”。

路阳表示,无论拍什么内容,吸引他的前提是要“戳中”自己,“跟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在同一个频道上”,路阳说《刺杀小说家》打动他的是父亲和孩子的部分,“在小说里,父亲为了找到失踪的孩子,愿意付出一切,甚至会去相信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被这个情感打动,小说用亲子关系很具象地表现了人为什么要有信念和希望,而且有很大的类型片的创作空间,有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场面,我看完小说就觉得可以拍成一部非常有新鲜感的电影。”

路阳坦承改编小说的难度并不比原创轻松,我们需要用电影的叙事和语言去重新讲这个故事。2016年3月,路阳决定要拍《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就约了原作者双雪涛,还有编剧禹扬和陈舒,大纲创作持续到2017年7月,路阳介绍说,加上之前3个月编剧创作的时间,一共花了15个月时间。

不做好莱坞电影的仿制品

对于《刺杀小说家》,路阳可谓雄心壮志:“我们不做好莱坞电影的仿制品,我们要做一个中国文化感很强,非常新鲜非常年轻,有漫画感视效非常好的电影。”显然,制作这样的电影,都需要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巨大投入。

路阳介绍说,他们先要把47000字的剧本,变成镜头的拍摄方案,“所以,我们每天一边做镜头,一边跟不同部门在不停地碰。动作部门开始制作每场戏的动作方案,有的一场戏要设计五六套方案,每次要完全不一样地拍出来。特效部门根据美术和造型部门的概念图,开始初步建所有的素材。制片部门同时跟进所有部门的进度,他们要去看每个部门的工作是不是在时间表上,我们是不是能够在11月的时候可以开机。最后大概做了将近2100个分镜头”。

路阳透露:“我跟摄影指导每天大概从上午10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0点,做分镜做了整整4个月。然后由两位故事板老师根据我们的文字内容画出来。两套东西做好之后,特效部门会根据文字分镜和故事板来对重要的场景进入制作预览,会做一段动画片。3周之内,我们基本把所有的镜头拍摄方案全部定下来。摄影指导动作指导和特效指导,还有我,我们4个人往廊坊去找摄影棚,开始为期2个月的动作捕捉和虚拟拍摄工作。”

路阳介绍说,2018年,国产电影还没有尝试过完整地使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结合拍摄,去构建一个数字角色。《刺杀小说家》要做的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动作捕捉就花了1个月时间。我们在一个摄影棚里面,全方位安装了100多个摄像头,演员身上有很多小的跟踪点,跟踪点就是在这个环境里面的坐标,摄影机把每个跟踪点的坐标记录下来,采集之后,就是一个演员的动作数据。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好之后,绑定到之前我们做好的数字模型上,靠这些动态的数据驱动那个模型,那个模型就会动起来。然后,我们把模型放到虚拟的引擎环境里,就能看到在那个世界里面的角色开始表演了。”

特效镜头全部出自国人之手

《刺杀小说家》的视效制作花了2年多时间才完成,最多的时候,整个特效团队有800多人。其中赤发鬼、红甲、黑甲三个“异世界”角色全部用数字技术制作完成。

赤发鬼是全片中最难最贵的角色,路阳透露光这个角色,就做了将近2年:“赤发鬼反复修改的细节有很多,包括胖瘦、皮肤质感、汗毛颜色,以及面貌是帅气还是魁梧?神性如何体现?做一个雕塑很简单,但是做成模型,这些全部要去推敲,工作量非常大,有很多的设计工作,所以前后搞了将近2年。”

让路阳骄傲的是,《刺杀小说家》中有将近2000个特效镜头,每一个镜头都是中国人自己做的。在后期制作期间,主创会为2%的参数变化效果反复调试,“每一帧画面中2%的细微变化,聚集起来就产生了质的变化”。

路阳介绍说,在一年的筹备时间里,“我们要整合有不同资源、技术、流程和环节的公司,把他们都装在大的流程里,变成一个有机链条。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来做,但是必须是一个可操作的,可以达到我们需要呈现的效果这样的方案”。

如此复杂艰难的过程,路阳坚持用本土特效团队来创作,而不是找技术成熟的外国团队,“我希望国内团队能够不断成长,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去追赶国外优秀品质的电影工业和他们的作品”。

路阳希望通过不断拍摄这样的商业大片,逐步把电影工业化流程丰富起来,让它越来越完善。而中国电影也需要借由这样类型的作品,进一步快速地工业化以及丰富地市场化,“虽然我们距离好莱坞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已经开始追赶他们,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赶上他们。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好作品,通过经验去弥补行业、工业在体系和流程上的差异。我相信如果我们努力的话,20年之内,也许可以做出不亚于好莱坞的商业大片”。

人生苦短,希望多拍一些电影

从筹备到上映,5年时间转瞬即逝,路阳说体力上很辛苦,但是心不累,“头发确实一直在变白,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年龄在增长,但拍摄时会有同事说,‘唉,你刚才又露出中年老父亲的表情’,虽然听着觉得很不舒服,但是要慢慢去接受”。

说起拍摄《刺杀小说家》的困难模式,路阳感慨可谓贯穿始终,在拍摄的第一个月,因临时变化,剧组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尽快把拍摄计划往前赶,确保进度不超期,“剧组里面有几百个同事,有的同事在工作的时候很疲惫,在现场就睡着了,我的想法就是你只要不打呼噜就行,累的时候就去休息。我们也提倡在每个部门里,同一个岗位上有不同的同事换班,如果今天不舒服就赶紧休息一下,明天再去轮换,用这样的方式在保证拍摄的同时,让大家不会太过辛苦。好在1个月之后,我们顺利地调整回该有的节奏,当时还说‘拍完某某场戏,我们前面就是一马平川了’,实际上我们都清楚,每一次后面都有更难的戏在等着我们”。

路阳感慨人生苦短,“有时候会觉得我们的时间太短了。一部电影要花5年时间,算一算我们还能拍几部。我希望能拍得更多,我拍第一部长片的时候快30岁了,现在剧组里很多同事很年轻,我们年龄差了十几岁甚至20岁,不是一代人,有巨大的差异”。

面对“代沟”,路阳说自己会尝试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很年轻的,可以给更年轻观众看的,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感受到震撼、沸腾,我认为这是一部很酷的电影。我之前看《疯狂的麦克斯4》,那部电影太酷了,导演和摄影师的年龄加起来快160岁了。我希望我80岁甚至更老的时候,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那是我追求的”。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电影《你好 李焕英》总票房达42.5亿 超“复联4”

红星新闻2月23日消息,作为今年电影春节档最大“黑马”,由贾玲导演、编剧、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创造的票房神话还在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