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1984

澎湃新闻 2020-12-22 06:36 大字

原创 简单心理APP 简单心理电影《神奇女侠1984》今天上映拉。

我已经去电影院欣赏完了。故事本身比较规整,符合爆米花和幻想鸡血的预期。

难得一见的好莱坞超英大女主,盖尔加朵一身讨人喜欢的英气,让人觉得她就是神奇女侠本侠。正如外媒早先的点映review,反派的刻画也是亮点——两个邪恶但矛盾、令人心碎的恶棍,芭芭拉和洛德。他们拥有人性,而不是扁平的、不由分说的恶。

他们之所以成为恶棍,不过是觉得“一个普通的、籍籍无名的自己”难以忍受。在这里我们会略略剧透一下梗概。如果你介意,可以先码后看

故事背景发生在80年代。研究员芭芭拉得到了一块“许愿石”,但它是有毒的,实现愿望的同时会剥夺你最珍贵的东西。

芭芭拉是个无名之辈,她非常羡慕戴安娜强大、性感、受人欢迎。于是向石头许愿成为了“顶级掠食者”,放弃了自己宝贵的人性和同情心。而洛德许愿让自己变成了“许愿石”,用无穷的欲望把世界搅乱。

因为他觉得,“变强大、变成功”才是个体唯一的价值尺度。只有富可敌国,才能成为一个好爸爸,让儿子觉得骄傲。这两名反派,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刷屏的刘瑜演讲,“请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她在里面说: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说起来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图/NPR

大致意思是,不要抵制普通,而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与一个心理学的底层概念有关:“无条件的自我接纳(Unconditional Self-Acceptance)”。

你可能会误解这个概念,认为自我接纳= 软弱/安于现状/不知进取。

学术上,“自我接纳”的准确意思是:

个人完全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不管ta是否明智、正确地行事,无论别人是否赞同、尊重或爱ta(Ellis,1976)。

它是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的,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有能力之人”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

芭芭拉和洛德,都像极了今天“成功学的受害者”。他们拥有单一的成功标准、不能忍受普通、不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生活中的许多人,都是与自己较劲的芭芭拉

不妨回忆一下,你是否赞同过这些话:

这次必须考到班里前10名,爸妈才会喜欢我;

朋友犯错你觉得正常,自己犯错就会鞭笞自己:你怎么这么弱,这样会被大家讨厌;

小地方的人不要抱什么幻想,只有北上广的人生才精彩;

我必须成为一个年薪500万“成功人士”,有大金表和小汽车;

你永远不允许自己休息。即使是周末在沙发上刷一会剧,都会觉得好浪费时间。

……

通过“比较”来确认自我价值,的确是一种普遍的需要。但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受到某种负面偏见的困扰。

我们有一类无意识在做的举动,就是“不断为自己打分”,然后批评自己哪里不对劲。图/MyTechFood

即:不能承认自己有缺点。一旦接受了缺点,就无法忍受这些缺点。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认为,这种“为自己打分”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因为没有客观的依据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准确或真实的自我打分似乎不可能实现”(Ellis,1976)。

不仅如此,当不断评价自己时,我们会把那些严厉的批评内化,对自己产生深深的“不信”。不认为是某些事情“不适合自己”,而是认为“自己有很深的缺陷”。

遇到不如意,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有时负面情绪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自己覆盖了一层“羞耻感/自我攻击”的滤镜在上面,却不自知。

而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接纳”,就是让你揭掉这层滤镜,认识自我,并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接住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是教你认命

有种(以储殷教授为代表的)普遍误解认为,“自我接纳”就是让大家要看开,看淡,不要搞那么残酷。巧的是,刘瑜不是个普通人,也不是普通家庭。

所以说到底,“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不是真的让你看开,而是教你认命”。但是,自我接纳既不是自私、自恋,也不是傲慢、或自我放纵,不是认为一切都是好的,不需要任何改善。

1)自我接纳不是“阿Q精神”

“阿Q精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用自嘲、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方法实现“精神上的胜利”,但安于现状不作改变。

“阿Q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自我缺点的逃避和防御,与自我接纳所说的“承认”是背道而驰的。

2)自我接纳也不是“自尊心强”

自我接纳(Self acceptance)和自尊(Self Esteem)是两个概念。虽然它们的确有相似之处——即:强烈地避免负面的自我评价。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区别:是否回避过高的自我评价。研究发现,高自尊与自恋呈正相关,而自我接纳与自恋不相关。图/breath Magazine

自尊是暂时的、有条件的、随环境而变化。比如:在工作中得到认可、身体健康、恋爱顺利,都有助于你更积极地认识自己。但反过来,失业、超重、离婚都会打击自尊。

与自尊不同,自我接纳是稳定和无条件的。尽管你有缺点、失败和局限,也还是接受自己。当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时,你就不会感到羞耻或害怕暴露,也更能克服内疚感,整个人都可以变得更放松。

举个例子:

一个考了60分的学生A,不断骂自己是个废物。认为只有考到90分,才是个有出息的人。所以A一边自我攻击,一边熬夜学习,最终考到了90分,取得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另一个考了60分的学生B,承认这次没有考好,但并没有指责自己,因为B知道自己是个慢热的人,对刚学的东西容易忘,这不代表ta是个失败者。而是集中在没有掌握的错题,提醒自己下次的目标是90分。

A和B,最终都有可能成为90分的好学生,或是60分的普通人。

区别在于,A不懂得“自我接纳”,ta的奋斗之路充满了自我厌恶,因为ta的原动力是“不接受、我不满意、我必须……”;而B的内在动力是,“我想成为……,但不管如何我能接住自己”。

遗憾的是,A就是当今无数不幸福的“小镇做题家”的缩影,ta做不到“自我接纳”,可能是因为:

1)从未得到过“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接受自己的程度,就是父母接受我们的程度。

研究表明,在8岁之前,我们缺乏形成清晰、独立的自我意识的能力,而是由看护人负责传递给我们“自我意识”。

父母的积极评价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些行为,而负面评价遏制一些行为。但不幸的是,父母的评价常常远远超出了对特定行为的反对,而让孩子认为这是“自己的缺陷”。

父母还告诉孩子,只有得到100分,你才配得到我们的爱,才有在这个家里存在的必要。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孩子在有条件的爱下成长时,评价外源会更强,为了追求认可,很容易产生“必须让大家喜欢我,否则我就不值得被爱”的死板想法。

久而久之,孩子们学会了消极地看待自己,童年被拒绝的感觉造成了自我批评的倾向,这就是“痛苦的内化”。

心理学认为,责怪自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羞耻等情绪困扰。而自我批评永远比承认更容易。图/《伯德小姐》

2)“良药苦口”、“丛林式竞争”的打压教育

在中国人的信念中,要获得成功,是一定需要吃苦的。良药苦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苦”当然包括了自我的陪葬。它让许多人误以为,“自我攻击”十分正常,只有不断的自我批评/牺牲,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重申一下,“普通人得过且过就算了”(认命)和“有勇气成为普通人”(自我接纳)是两个概念。

后者是一种把自己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的能力,包括优点和缺点。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重视自我。它是一种有效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能力,而不是让错误破坏心理健康。

自我接纳,本质上是允许自己成为人。因为我们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我们也没有一个人是可怕的。

它不是教你认命,而是教你“去除自我内耗层面的磨损”,改掉不断评价自己的习惯,抚平内心的冲突。

也就是说,容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完美,并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基本可接受性(essential OK-ness)”。在爱自己的同时,得到更好的结果、更强的幸福感。从“不接纳”到“接纳”,一个人会发生什么变化?

1)一个接受自我的人,会从内外混乱的状态中走出来。

Ta不会习惯性地回避当前的现实,抑制自己的情绪,或因为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处于防御状态。

“消极”情绪也许会有,但不会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统治着ta的内心世界。图/《听见她说》

2)Ta往往拥有一种“底层自信”。

Ta不会回避内心的声音,强迫自己像“标准”一样思考和行动。因为ta知道这会造成一种谎言感,让自己没法得到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管发生了什么,ta的“底层自我”始终是稳定和温柔的,因为内心存在一个无条件接纳的坚定盟友。这让ta更能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将注意力放在目标上。

3)摆脱“受害者心态”。

这是一种强烈、持久地认为自己是“人际关系中的受害者”的心态。

在回想一件事时,不会只记住消极的,或总是将负面归因于他人。不会认为反对、批评自己的人是不道德和不公正的。

Ta会对别人的苦难怀有同情心,不会觉得自己受到的伤害,总是比别人大得多。

4)Ta能够真正地享受成功。

一个能够接纳自我的人,往往可以真正地庆祝成功,因为ta对自己没有苛刻的评价,承认自己的优势。

Ta对自己的认可不是“挣来的”,也不是一种“努力的结果”,因为这是有条件的。

而不能自我接纳的人,即使今天得了100分,工作得了A+,也只能挣得暂时的喘息机会——因为ta觉得自己的价值只等同于最新取得的成就。5)Ta掌握了一些“能使自己得到照顾”的事。

当ta们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会做一些“照顾自己”的行动。比如睡个好觉,吃有营养的食物和定期锻炼,坚持那些“能让自己好一点”的日常。

当做到自我接纳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多面的人,更能够平静地面对挑战,因为你意识到这并不能代表你的一生。

也会更容易感到理性和快乐。即使当行为和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经历极度的自恋或自我厌恶。

自我接纳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

一个自我接纳的人是“可怕的”,因为ta不能被战胜,也不能被完全摧毁。几个帮助你进行“自我接纳”的方法

1)当你完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你要自鸣得意。

一个被消极内心掌控的人,常常是没法很开心地庆祝成功的。光明的一面似乎比黑暗的一面更可怕。

所以,向前一步接纳自己,需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不要认为自己的成功是想当然,或者单纯是“运气好”。

细细品味你的成就吧——我们总是太快地就进入“下一件事”,忘记外界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忽视那些积极的评价,形成“不允许自己过于优秀、快乐、性感、魅力、有才华”的习惯,被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吓倒。图/《我不能恋爱的理由》

2)随时抵制自我贬低。

这是人们在无法接纳自我时的一种惯性思维模式。当面对不利事件(如羞辱、拒绝、失败)时,无意识地认为:我是个失败者。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你需要暂停一下,对自己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当消极的事情时,积极的特征不会被抹去。

你可以写下一件过去让你感觉沮丧的事,练习重新叙述当时的场景,问问自己“这是否属实”、“我的感受是……”、“情绪强度有多大”?

3)解释整个自我的复杂性。

在练习自我接纳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自己。

下面我们简单列出6个问题,你不可以回答“从未有过”或“我不知道”:

别人说我擅长……

别人说我需要提高……

我觉得自己擅长……

在……方面,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些改进

我做过的一件好事是……

我犯过的一个错误是……

4)从自我同情开始,练习自己的“善良肌肉”。

自我同情是一种健康的自我接纳形式(Neff,2003)。

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来反思一下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批评”。用日记把它写下来。比如说,当你遇到挑战时,你会说什么?写下你所做的任何自我判断,并仔细检查:

它们是真的还是仅仅是苛刻的判断?

什么是更具同情心的方式来看待所发生的事情?

最简单的3个步骤:

一旦你意识到自我批评,就停止思考(如果可能的话大声说出来);

对自己道歉——当你妨碍到别人的时候,会对别人做的那样;

把negative self-talk换成更有同情心的说法。

例如,你在一段感情中被拒绝了,不要轻易地说“我不可爱”,而是“虽然没有成功,但我很高兴为自己争取过”;

当你负责的一个项目黄了,不要说“我是个失败者”。而是创建一种新脚本,比如“这次的项目失败了,但我得到了一些以后也有用的东西”。

当你注意到自我判断和自我鞭笞时,列一张单子。分为两类,看看这些批评是如何在以后转化为接受的。

5)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存在”。

如果你觉得在“接纳自我”中始终有困难,可以想象对面有一种“存在”(比如一个小精灵),具体想象出它的大小、形状、外观。它永远接受你,把你的幸福当作首要目标,爱你。它是你的一部分,永远与你同在。

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就可以呼唤它。想象一下,它会说什么安慰和支持你?

6)拥抱我们的“影子自我”。

自我接纳也包括我们愿意承认自我的一部分,比如学会接受你的缺点,或是那些不正当或反社会的冲动,而不是逃避或压抑。

即:芭芭拉的疗愈,需要包括承认自己内心那一部分“成为顶级掠食者的自己”。

它代表了我们本性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我要成为一个整体,必须实现“功能上的整合”。当你越能接受自己不喜欢、拒绝和批评的部分,就越能创造个人自由。

有了自我接纳,我们就可以肯定自己是谁,拥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弱点。任何只关注“更高更快更强”的问题在于,这种导向不可避免地会使自我接纳成为“有条件的”。如果自尊心依赖于“一个完善的自己”,我们就永远不会感到完全安全或足够好。

自我接纳是以现在为导向,而不是面向未来。自我接纳是指你已经很好了,没有任何条件。这并不是说我们忽视或否认我们的缺点,而是认为它们与我们的“基本可接受性”无关。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勇气”。

当我们只是一个不会飞的普通人,不会从屋顶上跳下来而不打石膏——我们也能够接住自己不破碎,在内心深处不进行“自我欺凌”,始终将他人的判断和自我判断分开。

最后,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芭芭拉:

“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原标题:《“受到夸赞还不开心的人,是很难幸福的”|神奇女侠1984》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韩国导演金基德去世 顶级名导为何“毁誉参半”?

金基德的意外离世让影迷震惊。12月11日,有两条关于韩国电影的新闻上了国际头条,第一是《寄生虫》超过《黑豹》《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