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死边缘的命运突然降临

济南时报 2020-03-06 14:07 大字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1917》与此前上映的《决战中途岛》截然不同。后者全景式展现了一场战役的过程,情报、战斗、阴谋、壮烈,看完影片你会对战役本身有一个了解,当然,你也能在那“俯冲式”的空战场面中获得极大的观影愉悦;前者个体化地呈现战争中两个士兵的经历,只有他们的遭遇和内心,没有对整体战局的表现。就像我们看过的对任何一个大事件的描述,《决战中途岛》是“综述”式的历史描述,而《1917》是个体化的生命经历。

这是表现战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各有其特长和优点,因此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比较。而《1917》被广为赞誉的“一镜到底”的技术手段,是因为它契合了从个体角度拍摄战争的这一方式本身,“技术”完美地匹配了“内容”。我们很难想象《决战中途岛》或者《血战钢锯岭》这样的影片也去“一镜到底”——果真如此,那么战场上的壮烈恐怕就会变得无比沉闷,或者变成一团乱麻。

《1917》的故事极为简单:一战已经持续3年,战斗无比激烈,“前进一寸都需要付出惨烈的代价”。德国军队突然后撤,前线英军于是决定追击,然而这却是德军的一个圈套,如果追击,则英军1600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千钧一发之时,两个16岁的士兵奉命传递取消追击的命令。任务突然来临,时间只有8小时,武器弹药有限,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更为危险的是,他们必须孤身进入死亡地带,随时都有被敌军击毙的危险。生死边缘的命运突然降临。

正如《1917》的一张中文海报上所写——“一镜到底,无间置身战争现场”,长镜头确实让人身临其境,主人公的所有行动和情绪,你都能近距离感受得到。过断桥时的枪击,断墙残壁间的追逐等等片段,都扣人心弦。尤其当主人公被一枪击中头盔时,银幕突然黑屏,随后随着水滴脸上的声音镜头逐渐变亮,是将观众的情绪和主人公的感受最大程度“并置”在了一起,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共情。

很多人都觉得影片虽然技术出色,但故事太过简单,因而略显平庸。我觉得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看了太多《血战钢锯岭》类的战争片而产生的。《1917》的故事确实简单,但简单不是寡淡,简单也并不意味着对审视战争的缺失。成堆的死人固然能表现战争的残酷,废墟之下的女人和婴儿,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头上淌着血,正走在生死边缘的士兵,面对婴儿展露笑容,还有什么比这更动人。而战争中的人性呢?两位士兵其中一人在中途牺牲,恰恰是为了救一个被击落的敌方飞行员。一个简单的细节透露出的是丰富的人性和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但我觉得更让人沉思的是两个16岁士兵面对突如起来的命运时的表现。因为一个命令,他们瞬间进入生死边缘的极限状态,瞬间进入一道生命的窄门。除了略微的犹疑和担心,他们迅速跨进了极限状态。迅速去做,咬住任务。如果中途被打死怎么办?没有办法。影片接近尾声,主人公终于找到前线部队,第一波进攻已经展开,为了阻止箭在弦上的第二波进攻,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力气奔跑起来,一个为了救人而狂奔的士兵与为了胜利跃出战壕的那么多士兵之间,每一次相撞都是那么惊心动魄。

当你被迅速置入生死边缘,你会如何,这或许是导演在《1917》中抛出并企图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超越了某一场战斗、战役,可以进入人类面临的任何一场灾难。而个体视角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真切表现了人在大事件下的生命状态。人们很喜欢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话深沉而悲怆,说得非常好。但当一座山压下来的时候,除了倾尽全力顶上,我们还能怎么做呢?就像《1917》那个狂奔的士兵,只要自己还没死,他就要去传递命令,去救那1600人。

新闻推荐

受疫情影响 多部大片改变上映计划 全球票房收入损失至少50亿美元

007影迷呼吁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出演007的《007:无暇赴死》推迟上映。按照惯例,现在是做3月观影指南的时候,目前看来3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