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姻不再美好 真正有力量的是女性

澎湃新闻 2019-11-22 08:32 大字

原创:一条

《热带雨》是今年10月平遥电影节的爆款,

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

迷影选择荣誉等大奖。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近40岁女人的中年危机,

阿玲结婚数年无法生育,

丈夫对家庭的态度越来越冷漠,

她的教师事业发展也不顺利,

和自己的学生产生了一段暧昧感情。本片在平遥上映的时候,观众爆满,

把台阶占满,没有人提前退场。

评委会认为这部新加坡电影

“精炼地展现了

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情感悸动,

具有穿越地域限制和文化隔阂的魅力。”《热带雨》的导演陈哲艺今年35岁,

这是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

6年前他凭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横空出世,

在金马奖上打败同台竞争的

王家卫、蔡明亮、贾樟柯、杜琪峰,

包揽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新导演等大奖。

此外,此片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2013年,美国《综艺》杂志将他评为

“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位导演”之一。陈哲艺

他被誉为华语影坛的第二个李安,

处女作之后,他并没有趁热打铁推出新作,

而是蛰伏了6年,安心当家庭煮夫,

在柴米油盐间积蓄创作的能量。陈哲艺与妻儿及《热带雨》剧组在今年9月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图片来源:《热带雨》官方Instagram

我们专访了陈哲艺,

他独自一人来到中国大陆,

采访的时间地点等琐碎事务都亲自沟通,

“电影其实拍的就是人,

我希望永远非常简单、非常谦卑地过生活,

以最卑微的、人的角度去看人。”

自述 | 陈哲艺 编辑 | 倪蒹葭《热带雨》剧照

2013年11月,一部新加坡电影,爆冷拿下了第50届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同时入围的有蔡明亮的《郊游》、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还有贾樟柯和杜琪峰,这四位名导都拿出了他们几年来最巅峰的作品。

当年的评委会主席李安透露,喜欢《爸妈不在家》的评委最多,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片子,有一组人极端喜欢。

《爸妈不在家》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背景,讲一个新加坡中产家庭的小孩,爸妈忙于应对生活无暇关注他,他和来自菲律宾的家佣产生越来越深厚的感情,后来,家佣似乎代替了母亲的角色。《爸妈不在家》剧照

剧本是原创的,陈哲艺写了两年。电影获奖那一年他才29岁,并不觉得自己是一鸣惊人,“这部长片之前,其实我已经拍了十年电影了!”

新加坡是一个电影小国,一年只产出10-1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还是喜剧片或类型片。《爸妈不在家》当年在新加坡的票房位列年度第三。这之后,资金和电影项目开始不断向陈哲艺涌来,他不止一次地聊起:“我不要再自己写剧本了,太痛苦了,消耗太大了,接下来我可能会跟别人合作剧本,或导演一些已经写好的故事。”

然而人们等他的第二部长片问世,一等就等了六年。这一次《热带雨》的剧本还是原创,他写了足足三年。

他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拍一部不个人的电影”,“有人说我的作品看起来非常地赤裸,因为我真的把自己一些情感掏心掏肺地交出来,所以每次完成一个作品,其实是很痛的。”他特别擅长拍女人戏,“新浪潮之母”、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夸他“具有细腻的情感与过人的洞察力”。《爸妈不在家》里,最动人的两个角色就是妈妈和家里聘请的菲佣。

妈妈怀了二胎,工作又很忙碌,没有功夫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菲佣为了赚钱,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出来打工。两个女人都是母亲,却都在自己孩子面前呈现出一种“缺席”的状态。“那个时候,我在探索母亲这个身份,对女性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

演了他的女主角的杨雁雁说,他笔下的母亲,就是大家在马路上、公车上会看见的女人,“压力特别多,包袱特别大,但是脸上不怎么忧愁,就是一种默默的、很平淡的一种感觉。不管怎么样挤压,她还是没有爆发出来,他写出这种女人的力量。”

及至《热带雨》,他开始关注那些没有成为母亲的女性。她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想要成家,想要小孩,却往往不能如愿,他对这些女人的处境“非常的着迷”,女性的自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爸妈不在家》剧照,灵感源于陈哲艺的童年经历

其实陈哲艺非常年轻,出生于1984年,他说自己是非常典型的白羊座,很固执。因为是新加坡长大的孩子,从小表现得乖巧,但其实又非常叛逆,所以才会违背父母的意愿选择去念电影学校。

他从英国的电影学院毕业,定居伦敦12年,“虽然我电影技术是在西方学成的,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创作灵感是非常东方的。”

他喜欢看家庭片,喜欢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喜欢李安早期的作品,还有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热带雨》中阿玲和她的公公、学生三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似乎组成了一个家庭。

《爸妈不在家》和《热带雨》都是十分细腻的家庭题材。《热带雨》探讨了三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怎样构成了家人般的关系,家的边界在哪里?家人的意义是什么?

他接下来的计划,是要把一个英国小说改编成电影,也是一个家庭剧。“哪怕有一天我去拍科幻片,我觉得还是会讲到家,我的电影永远离不开家。只要是华人,我们永远是把家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

以下是陈哲艺导演的自述:

我是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刚刚完成了我的第二部电影《热带雨》。

电影的女主人公叫阿玲,她已经快40岁了,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白天她工作繁忙,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她偏瘫的公公,做饭、喂他吃饭、给他洗澡、换衣服、送他上床睡觉,然后再洗碗、收拾家里,周而复始。

她的先生早出晚归,很少在家。生活的重担基本都是阿玲一人承担。她几乎完全没有个人的时间,也没有社交生活。多年以来,她一直想要一个小孩,怀孕却总是不成功。她等于是被困住了,婚姻、家庭、职业发展都陆续陷入了危机。

整个电影其实是以她的视角去讲的,这个女人怎么重新找寻自己的位置,走出困境。 《热带雨》剧照,女主角阿玲

我心目中的阿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儒家女子,有一种母性的温柔的气质。片中有很多戏份讲她和丈夫为了要小孩,去进行医疗,做人工授孕。

实际上,我和我太太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遇到了生育问题。我们不断地去看医生,其间压力非常大,结果反复无常。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手经历。

很多妇产科医生都告诉我,夫妇做人工授孕三年以上还不成功的话,基本上有一半都会面临离婚。因为一个婚姻里面,碰到太多挫败的时候,已经没有美好可言。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写《热带雨》的剧本,写一个想要小孩而不得的女性,她遭遇了什么样的痛楚和挑战。

很神奇的是,等我拍完这部电影,我和太太有了一个小孩,是一个男孩。就在片子完成全部剪辑的那一天,他出生了。我是一个不信神的人,但我一直觉得,电影可能是神迹的某种显示。阿玲做身体检查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对女性题材感兴趣。我这个人蛮敏感的,很多人看不出来的细节我都会注意到。比如女生剪了头发,很小的修剪,隔天别人通常都不大看得出来,我就能看得出来。

《热带雨》是我对女性的一种观察,但是它也是我通过自己和男性朋友,看到男性的缺陷。男人有时就是逃避,不去面对。

片中,阿玲和丈夫一直怀不上小孩,阿玲还想继续尝试,丈夫却不愿意行房,觉得像功课,想要逃避。人工授孕不成功,丈夫连医院都不愿意去了,生孩子明明是两个人的事,丈夫却推给阿玲一个人去解决。阿玲独自在医院

有一场戏是阿玲一个人去医院做人工授孕,没有新鲜的精子,就用丈夫的冷冻精子。这部电影全片都没有配乐,但是这场戏我选了背景音乐,是亨德尔根据莎士比亚剧作创作的歌剧《裘利西斯·凯撒》。

里面的一个女声是凯撒的情人,凯撒战死了,她接获消息,爱人已经离世,于是把心中的痛唱出来。其实它代表阿玲内心中的呐喊,她希望挽回自己和丈夫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华人社会里面,男生都很喜欢做一家之主,但是婚姻或者家庭碰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躲起来的往往都是男生,真正有力量去勇往直前或者面对问题的永远都是女人。马来西亚的阳光

太阳不出在新加坡

我一开始就知道片名叫《热带雨》。大家对新加坡的印象就是大太阳照着,很炎热,但其实新加坡也有雨季,通常是在年尾,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

我觉得雨非常适合形容阿玲心里面的世界,就是灰灰冷冷、有点冷漠,就像我这两年对新加坡的一些感受,整个社会的冷漠疏离。

我和声效师花了很多时间,用不同的雨把情绪带出来。整部片子除了阿玲坐在车里听电话一场戏之外,所有的雨景都是人工完成的。

电影的时间设定在2012年,阿玲是马来西亚人,嫁到新加坡,等于是往高处走,家里人希望她就势留在新加坡。阿玲的中文课不受学生们待见

新加坡华人年轻一代,几乎不讲中文。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很实际的社会,念完中学以后可能就再没有机会用中文,大家就不注重。 我在新加坡长大,从小我在家里面跟我爸爸妈妈都是讲英语,我们家里连中文报都没有,只有英文报。

反而因为马来西亚华人是小众的,他们还有华语学校,保留了华人的文化传统。

伟伦是阿玲的一个学生,中文课学得很认真。表面上,他给的理由是父亲希望他以后能接家族产业的班,去大陆做生意。实际上,是因为他对阿玲产生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情愫。他的父母常常出国在外做生意,他一个人住。阿玲可能是伟伦想要的一个朋友,或者他想要的一种家庭的温暖。

阿玲一直想要做妈妈,伟伦是不是她想要的一个孩子?阿玲的先生总是缺席,伟伦是不是也替代了先生的位置、寄放了阿玲的眷恋?

他们是恋人吗?感觉又不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一个人产生情意结,是因为太寂寥,都需要一些温暖。有一场戏,阿玲和伟伦对看,他们一直被榴莲的味道所引诱。榴莲是我这部电影里面的禁果,因为两个人的暧昧,在社会上可能是大家觉得禁止的一种关系。

电影里是有出太阳的,但是太阳不出在新加坡,是在马来西亚。阿玲在新加坡十多年,一直没有换掉护照,她最后选择回家,回到一个有人情味、有温度的地方。

从母子情到师生恋

杨雁雁和许家乐,在《爸妈不在家》里面饰演一对母子,在《热带雨》里面饰演一对师生。

很多人觉得他们就是我的御用演员,其实不是,真的是气质感觉对了,才决定合作,找演员的过程其实非常漫长。《爸妈不在家》中的许家乐

有一天我在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一张男孩的照片,觉得他的样貌感觉好像很适合,我就给我的制片看,请他去搜一下,制片说,这就是你之前《爸妈不在家》的许家乐。

我没有认出来,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从一个11岁的小男生,长到了17岁。然后我就把他带进工作坊,和其他人一样,做一些即兴表演,他的表现非常亮眼,就是完全没有包袱地去表演,我就决定要用他。

他真的是有一种天分。他从来没有演过戏,从《爸妈不在家》到现在,六年多了,始终保持着一种很单纯的东西。

这种纯通常在很多年轻人身上会被抹掉。因为新加坡小孩很早就成熟了,很早就被迫说,“我问你一个问题,那你必须要怎样答,才是标准的答案。”杨雁雁在《爸妈不在家》中饰演家乐母亲

决定用许家乐的时候,我想说不可能用杨雁雁,会太别扭了。但是我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翻天覆地去找能够演阿玲的演员,甚至看了已经息影退休的演员,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最后我打电话给雁雁,请她看一下剧本,我们试了几场戏,就决定一起完成这个作品。

这几年来,雁雁和家乐其实一直都有保持联络,偶尔约出来喝茶什么的。家乐得知要跟雁雁姐一起演对手戏(床戏),就直接跟我说,你干吗要我跟杨雁雁那样!那么多人可以选,你干吗选她?

我说你做得到,就去做吧。我的剧本都写得很细,就是要把剧本里所有的细节都演出来。他最后还是脱光衣服就演了。陈哲艺在片场

“基本上我的电影已经和

我的人生完全结合在一起”

我的第二部短片是《阿嬷》。我那时候在当兵,因为新加坡所有男生必须要当两年的兵。我在兵营里接到电话,说我奶奶进了医院,脑内出血,然后也不可能开刀,开刀很大几率会变成植物人。我们全家在病房里,非常漫长的一两天时间,看着阿嬷慢慢地衰退、离去。

阿嬷很疼我,我跟她也很亲,我后来就写了一个短片剧本。我感觉必须把这个东西拍出来,不然很难整理自己的一些心情。

花了很多精力拍完,也没有想说参加影展,很巧地它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拿了特别表扬奖。《阿嬷》海报

《爸妈不在家》灵感来自我小时候的很多回忆。比如我小时候也会玩电子鸡,有一次我爸爸带了一些小鸡,我就在阳台上养鸡。小鸡长大以后,我的女佣就真的把它宰了,然后煮鸡饭给我们吃。

拍《爸妈不在家》时我20多岁,现在我30多岁。上个月,我刚刚庆祝了结婚十周年,最近这一年也生了小孩。

《热带雨》里面,主人公面对的家庭问题、想要有小孩的问题,其实这几年我和太太都经历过。所以其中的伤感、失落和煎熬,我是可以深深体会的。这个片子,也代表着我人生的一种成长。所以为什么拍一部电影(别人)感觉很简单,我一拍拍六年,因为里面所有的细节我必须自己理清楚。如果我不相信、不理解,我也拍不出来。

《热带雨》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比《爸妈不在家》还要细致差不多10倍、20倍。影片结尾有一场戏,是阿玲回到老家,她走进来,叫一声“妈妈”,当时一直拍不到我想要的,拍了五六次之后,我记得我遮上眼睛,开始哭了。

我的副导演吓坏了,支开了所有的工作人员,我说如果拍对的话是多么感人,为什么一直拍不到。最后花了一个下午,终于拍到这个镜头。阿玲给公公喂饭

我担心现在的电影越拍越直白。其实只要你雕琢对人物的形态,不需要很多的对白和交待。

比如阿玲和公公的关系,只是通过一个喂饭的动作,你就完全能了解他们到底经历了多久的时间,多久的生活,他们的亲密度是多少。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场戏,阿玲的丈夫和他自己的父亲在房间里,很简单地一个对看,里面只有一句对白:爸。阿玲的丈夫和自己的父亲

爸爸和儿子的很多话其实尽在不言中,其实你做过什么事情我都看在眼里,你的愧疚我也知道,你的痛处我也知道。

基本上我觉得我的电影跟我自己的人生已经完全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自己其实也挺担心的,会不会接下来越拍越煎熬,越拍越痛。

不拍电影的时候,基本上我每天都在家里买菜做饭,我希望可以每天做饭给我的家人吃,比如我现在在中国,太太孩子在伦敦,我会担心说他们晚上吃什么,会吃得好吗?太太不在家,带着宝宝去参加电影节闭幕式

在外面跑宣传,我也蛮害怕去住大酒店。如果跟家人或者社会隔了一大块距离之后,我会很担心我就拍不了电影,必须贴近生活,才能感受。

因为电影本身拍的就是人,人的情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不希望有朝一日我会变成大师,我想永远都非常简单、非常谦卑地过生活,永远都是以最卑微的,人的角度去看人。

原标题:《他为中年女性拍出爆款片:当婚姻不再美好,真正有力量的是女性》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勇敢者游戏2》强森归来“再战巅峰”

作为最有中国观众缘的好莱坞明星,“巨石”强森在这个贺岁档又要回来搞事情了———由杰克·卡斯丹执导,“巨石”强森、杰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