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是真 来往人已不是原住民 桨声灯影是真 江南梦已不是原生态 乌镇 真假辩证法 有人质疑商业开发破坏了乌镇的古韵 有人辩解商业开发成就了乌镇的繁荣

成都商报 2019-10-25 02:46 大字

长街 真与假

“最能代表乌镇风貌的东栅、西栅老街,是近二十年逐渐修复的。”青石板多是从周边的城镇买回来的“真货”。从2003年到2005年,西栅陆续移栽进了不少树,光各种金桂银桂就连续买了三年进行栽种。

居民 得与失

为了修缮西栅老街区,西栅的居民都迁了出去,现在只有几户西栅原居民以租住的形式住在景区里,“都是些老头老太,租金不贵,让他们住在故居,就当做是一道景色,也是景区的特点。”其他原居民如今返迁,他们帮乌镇旅游代为管理民宿。

古镇 旧与新

在西栅景区的老街背后,隐藏着多家现代化的酒店和民宿。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现代建筑建在小桥流水之上,在造型前卫的场馆之内,互联网大佬们探讨着通往未来之路。

10月22日,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

在互联网大会举办期间,整个西栅不对外开放,走在青石板小巷上的人三三两两,游客几近于无,西栅也依稀有了几分过去生活区的样貌。

“西栅都是假的……”可是,乌镇西栅外镇区拉客的三轮车车夫,会给刚刚跨入乌镇的游客这样说。

陈向宏是乌镇人。他也曾在微博上说,他的外公是乌镇镇上米行的少东家,外婆是镇上的大美女,两人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外公天天在大德桥上等外婆经过。然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期间,即便是熟知各个地点的志愿者,也无法为红星新闻记者在地图上确切地指出“大德桥”的位置。

但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吴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比起以前,她更喜欢现在的西栅,即便西栅被外界部分声音诟病为“假的”、被讽称为是“楚门的世界”。

被诟病的商业化“造假”

老街是假?

“最能代表乌镇风貌的东栅、西栅老街,是逐渐修复的”

1999年,乌镇在经历一场大火以后,陈向宏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转至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工作,担任首任管委会主任及公司董事长。

自那以后,乌镇各界及老百姓嘴上多了个颇有贬味的外来户“旅游公司”。在“旅游公司”刚出现的那几年里,吴姐的印象集中在了“严格”两个字上。

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很严,管理上很严格。以前我们在工厂做的时候,相对随性一些,它(指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镇旅游)管理上偏严格,开始有好多人会觉得很难,就不适应,其实熬下来就挺好。”

最初是居民们洗马桶有了变化,不再是个人去河边洗,而是所有居民统一放到外面,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忙倒掉,清洗干净。“如果上班早的话,能看到两边晒的都是马桶,全都洗干净了放在那里。”等到排污系统和地下管道铺设好以后,更多的变化悄然发生在了乌镇西栅的小角落里。

譬如,水泥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曾陪伴乌镇风雨百年的青石板,这些多是从周边的城镇买回来的“真货”。再譬如,至少到2003年,乌镇西栅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棵树。从2003年到2005年,西栅陆续移栽进了不少树,光各种金桂银桂就连续买了三年栽种,“最大的香樟树,是我咬牙花了当时天价5万元收购的,还有不少树,是厚着脸皮讨来的。”陈向宏今年植树节时在微博感慨。

即便身为乌镇旅游的总裁,他说起当年的情况也很直接,“我从不避讳现在最能代表乌镇风貌的东栅、西栅老街,是近二十年逐渐修复的。”

居民是假?

“几户西栅原居民租住在故居,就当做是一道景色”

早年,为了彻底修缮西栅老街区,西栅的居民都迁了出去,这也是外人诟病乌镇西栅“假”的一重原因。

有乌镇旅游的员工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现在只有几户西栅原居民以租住的形式住在景区里。“都是些老头老太,租金不贵,让他们住在故居,就当做是一道景色,也是景区的特点。”

除此以外,乌镇被人诟病的,还有民宿房东的“假”。即便房东们看似独立管理某一幢民宿,但整个西栅区内所有的民宿实质上都归属于乌镇旅游。

有民宿房东告诉记者,他们多是乌镇本地人,其中不少人是西栅原居民。在西栅进行开发时搬迁出去,如今返迁,他们帮乌镇旅游代为管理民宿。与之相对的,是他们获得民宿下一楼餐厅的经营权,餐厅的收入算作他们的工资——乌镇旅游对菜品的价格统一管理,他们不能将菜品抬出高价。

除了民宿房东外,西栅景区内还有不少经营店铺,售卖服装、饮品以及艺术品等。记者走访西栅景区内多家商户得知,除女红街上的店面对外出租,其他店面多是由乌镇旅游的员工进行经营。

某服装店的小妹告诉记者,她一个月虽然只休两天,其余时间都在服装店内“上班”,但关于进货等店铺运营问题她一概不管。如果发现某款衣服缺货,她只需上报给公司,公司自然会从工厂进新的货来。除了与游客买家交流、卖货,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每晚将当天的营业收入上交到财务后,再闭店回到南栅的家中。

陈向宏在其公众号透露,不管是隶属于乌镇旅游的员工,还是租房经营户,有80%以上是讲乌镇话的本地籍人员。

他们的确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究其根本,他们又是乌镇旅游的员工。在乌镇旅游的统一管理下,他们每天回到自己现在的家中睡觉,早上起来后又回到西栅区上班,每天都扮演着另一种角色,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

吴姐是乌镇人,她告诉记者,比起以前,她更喜欢现在的西栅。“大家以前住在这里都是居民,环境、管理肯定没现在这么好。”

古镇是假?

西栅老街背后,隐藏着多家现代化酒店和民宿

事实上,除了员工们的“角色扮演”,乌镇西栅景区内最让人诟病的,是老街有部分建筑是新建的。在西栅景区的老街背后,隐藏着多家现代化的酒店和民宿。

一旦游客从老街进入酒店,看到的景色立刻从古香古色变为现代化的富丽堂皇,常人恐怕难以想象这两者是如何兼容的。

不过,这显然很容易被游客接受,自媒体号“阿甘叔”在爆文《乌镇是假的》中这样评价乌镇的“假”:“小镇民宿的外貌可以古朴,但是床单被套浴缸马桶可不能古老。我愿意在残垣破壁前感怀世事变迁,回到酒店我一样要求获得凯特王妃般的品质服务。这,才是真正的游客诉求。”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友曾评价称,乌镇和迪士尼乐园异曲同工,为什么大家愿意接受人造的迪士尼乐园,却不愿意接受“假”的乌镇?

不管是迪士尼乐园还是乌镇,售卖的都不仅仅是景致,还有一层娱乐生活方式在其中。

2017年,陈向宏受邀给某房地产集团的高管授课。他说,“我做的小镇与你们造的小镇有点不一样,你们是做了品质与景观卖房子,我是造了房子成为景观卖生活。”

对于外界质疑的假,陈向宏写道:“我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在领导一项浩大而违规的‘造假’工程,想得更多是至少要回到我小时候的乌镇……至今,乌镇的老街还在,乌镇的小河还在,乌镇水乡特有的气息比原来浓厚了。”

“真作‘假’时‘假’亦真。”陈向宏这样回应。

被渴望的文化重建

木心回归乌镇

“想有更长久的未来,就要做文艺复兴的事情。”

著名画家、作家木心是乌镇人。

在阔别乌镇五十年后,木心曾在1995年的元旦回来过。面对故乡的人是物非,他在散文中写下:“永别了,不会再来。”

直到1999年,西栅老街上老的石桥因为通车拆了,只剩下五座,老街街面上已经没有一块老石板铺面。不仅如此,西栅老街的原存民居不到六万平方米,而且残破不堪。

正如木心眼中只看到面目全非的乌镇故乡,陈向宏自7岁离开乌镇,多年以后回来工作,他说:“已经看不到任何江南文化重镇的活力,只有衰败。”

陈向宏在得知木心也是乌镇老乡以后,就动了心思。但四处打听,也没有人知道联系木心的途径。直到2001年,王安忆向陈向宏介绍了木心的学生陈丹青,这才算是搭上了线。

此后,从2001年到2006年,陈向宏和木心的通信持续了近5年。陈向宏称,在此期间,他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消木心的顾虑,请他不必担心有任何商业企图。乌镇在这件事情上是纯粹的。2006年,木心正式从纽约搬回乌镇。陈向宏跟全公司的人讲,“我们是认了一个爷爷回来,完全是家乡人民对一个漂泊在海外多年的艺术家的尊敬。”

陈向宏回忆木心的文章里,曾提到木心说过的一段话。木心说,在生前不愿意被大家过多地关注,过世以后,希望大家能够读懂他,理解他。

2011年,木心去世;四年后,木心美术馆建成。及至今日,木心美术馆已经成为游客到乌镇必去的地点之一。他的一首《从前慢》,也吸引了无数懂他的游客前来。

而陈向宏仍然记得木心讲过的话,乌镇要想有更长久的未来,就要做文艺复兴的事情。“他说所谓的文艺复兴,就是对生命、对生活和对人的兴趣,我相信他的智慧。”

在过去几年,乌镇尝试着在转型。在关于西栅的发展设想中,他们从保护文化的角度出发,但要加入新的可能。乌镇戏剧节就是一个新的尝试。

从2013年备受质疑的第一届乌镇戏剧节,到如今即将举办的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它已经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戏剧节。

10月22日,在第六届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后,整个小镇再次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不消多时,老街上已经挂满了乌镇戏剧节的刀旗,而周边的文艺青年们也正在准备着,奔赴这一场盛会。

不得不说,乌镇已经走出了独属于它的一条路。

开发与传承如何平衡

当你向旅游公司买好票、进入西栅以后,你以为你脱离了旅游公司?

错,哪怕是西栅景区内的服务标杆民宿房东,也不过是乌镇旅游统一管理的员工。游客所看到的,都是乌镇旅游精心策划、设计出来的。景区内少有的几户人家勾勒出的江南生活,是乌镇旅游为了炮制一道景色,将房子以低额的价钱租给西栅原居民的。

陈向宏以一己之力盘活一个景区,也备受“造假”争议。

一座古镇的魅力,是在开发建设中有着守住传统的坚持,是在日新月异的产业里有直达原生态的“从前慢”,是在车水马龙的背后有着不愿离开的生活依恋……在新与旧、快与慢、得与失之中始终需要寻求平衡。

对那些来到古镇的游客们而言,从旅途中获得满足感才是核心。而评价一个景点的好坏,还是要看去哪里的人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享受景区优质的服务,或许乌镇模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俞瑶 陈成 袁野

新闻推荐

大片+红酒,来一场法式浪漫 法国电影周开幕 近10部法国以及中法合拍电影将为市民免费放映

本报10月21日讯21日下午,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南区人民政府、中欧电影人联盟共同主办的2019法国电影周在1907光影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