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一年中跟文学最近的时刻虽然还有一段距离

济南日报 2019-10-15 11:26 大字

只要愿意,总有一款书籍适合你。

□本报记者 李雪萌

感谢每年这个时候的诺贝尔颁奖礼,一年一度提醒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股票与楼市,还有远方的科技与文学。

虽然诺奖消息最近占据各版头条,但广大围观群众真正能感触的,只有一个文学奖。遗憾的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下,相较于谈论读过哪些作品,谈论自己没读过哪些作品似乎更容易些。比如两位新科获奖者——托卡尔丘克和汉德克的作品,多半很多人都说不出来个啥。

不管读过还是没读过,毕竟我们在关注。这种全世界都在热议文学的机会与情形并不多。

不大爱读名著是因为它们通常并不友好

《悲惨世界》《百年孤独》《红与黑》《尤利西斯》……这些响当当的作品,全都是书店里的“长”销书,经典中的经典,随便看当中任何一本的书评,都是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深沉壮阔,看完后手都激动得哆嗦;鸿篇巨制、百看不厌;波澜壮阔、深刻精到,越想越震撼,越来越认同;传世巨著,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和哲学思考让人深思……

这些经典名著的名字,没听说过的人恐怕不多。但从“一直听说”到“真正读过”,中间隔着好几个世纪。大部分名著对于读者来说并不友好,这些大部头通常都悬念不足、情节相对平淡,语言又显得啰唆。除了阿加莎系列、哈利·波特、东野圭吾等等(姑且都算得上名著)以外,现在能被打开的名著越来越少。如果说这些传统经典作品靠着多年来积累的口碑还能有些人气,像《长日留痕》《二手时间》《暗店街》《逃离》,别说去读,恐怕连书名都没多少人熟悉。而它们分别是最近几届诺奖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

相比之下,最容易接近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当属鲍勃·迪伦,感谢瑞典学院2016年选择一位摇滚歌手,毕竟听一首歌比读一部长篇小说容易得多!

响应这种“名著不理我、我也不理名著”的氛围,不少机构和个人推出了“不必读书目”“弃书榜”“最恨书单”以及“读书瓶颈调查”等等。结果显示,越是名著,越令人“恨由心生”,全世界的读者都是共同的感受。

在一项“你从来没读完的小说”评选中,《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独》等大名鼎鼎的作品悉数入榜。

本着不吐不快的“杠精”精神,大家吐槽“读不下去”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说,受不了《红楼梦》里复杂的人物关系;有人说,读完《百年孤独》,就真的孤独了;有人觉得,《瓦尔登湖》是本很神奇的书,“第一页翻了十遍,内容依然陌生”。至于长篇巨制《追忆逝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被人称作“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这里小编感到有必要现身说法一下:以“折磨文学院学生第一名”的《追忆逝水年华》为例,这个动辄花费30页篇幅描写主人公入睡前辗转反侧、随便一个句子繁复重叠长达十余行的“宏大交响乐”,其官方评语——出色的心灵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每一项都是当年英美文学课的噩梦。当年老师布置作业要求一个星期要读完,一个学期过去了,唯一能看懂的部分是它的序言。

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对于这些名著,普通读者的共同态度是:理想让我们打开,现实让我们放下。“太有名了一定要读——好像并没有什么意思——忍一忍毕竟是名著——算了还是下次再看吧”是名著版的莫比乌斯环。

名著高冷有它的原因

也有你的原因

名著为什么让人感觉都这么高冷?

首先,因为它们本来就高冷。任何一本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必然因为它有独特的秉性。而但凡称得上“独特”,肯定不会适应所有人的口味。别说咱们普通读者对很多名著接受无能,连很多自身就是名著作者的人,都看不下去很多名著。纳博科夫不喜欢加缪、泰戈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高尔基的评价同样不高:“(高的作品)全文没有一个生动的词,没有一句话不是陈腔滥调。”托尔斯泰曾公开表示,莎士比亚根本不懂得描写人物,连第四流诗人都算不上。康拉德评价劳伦斯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肮脏,除了下流什么也没有。”

其次,是时代的发展让名著们不得不高冷。很多传统名著的理念和故事原型确实已经过时,其节奏是适应没有手机电脑甚至没有电的生活,今天失去读者也顺理成章。复旦大学严锋教授说:“很多经典的意义,仅仅是一种历史意义,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照亮了人类的道路。但我们对之顶礼膜拜就可以了,今天就不用真的去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名著的高冷可能只是一种误解,别的书更高冷。任何一本书都不是给所有人看的,如果文学名著算得上高冷,那么其他作品更是冷酷到了世界尽头,比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这是中文译名,原名《关于诸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或根据牛顿原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机械起源》)。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悲惨世界》中写滑铁卢战役的那五六万字可爱得多了?

老舍在《读书》一文中说,跟自己无缘的书有好几类,其中一类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

如果从自身找原因,读不下去名著还有一个可能,是读者水平不够经历太少不足以承受名著的重量(太虐心了有没有?),简单地说,就是你的储备还配不上你准备要读的书。那么如果一个人不够优秀,配不上想要追求的女神怎么办?可以放弃女神,也可以努力让自己优秀起来,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书,原因实际上非常多样。比如外国文学读不下去,有可能是你遇到的是个翻译很差的版本。这个简单,换个版本就行。

该怎么读书?爱怎么读就怎么读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中,读书、尤其读名著,是件奢侈的事。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心境,要聚精会神,要逐字逐句,甚至有一种仪式感。但这又是最容易达到的奢侈,算得上普通人跟奢侈离得最近的途径。

文学存在一定的门槛,好在是一个比较容易迈过的门槛。试一下去迈过它,会发现一个广阔的宇宙。读什么书取决于我们的兴趣,同时又塑造着我们的兴趣。在不同的阶段,会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对书也一样,曾经读不进去的,后来可能会相见恨晚,所以并不必给自己下一个“读不进名著”的定语。

如何选择名著,不少人也给出了很多建议,不妨拿来借鉴。

按老舍的说法,第一,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第三,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存在我自己心里。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读书无一定之规。作家毛姆说:“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词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在浩瀚的书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构造自己的罗盘。

网友小秋葵说:觉得《百年孤独》名字多,那就看《飘》啊,翻来覆去才几个人;《飘》太厚了就看《包法利夫人》,薄薄一个下午就能看完;觉得《包法利夫人》太平淡了就看《三个火枪手》,气势磅礴有情节。觉得故事太长前面联不上后面就看《十日谈》,一个故事才几页纸;觉得《十日谈》宗教氛围太浓郁,中世纪的东西看不懂,就看中国四大名著……

人类文学史发展这么多年,只要愿意,总有一款适合你。所以,试一下两位新科诺奖得主的《白天的房子 夜晚的房子》或者《形同陌路的时刻》吧,或许正是你喜欢的那一款,还顺带赶上了眼下最热的风潮。特别是汉德克的那本《痛苦的中国人》,虽然跟“中国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至少第一感觉不那么遥远。

新闻推荐

彼得·汉德克: 他就是《柏林苍穹下》的编剧

彼得·汉德克(PeterHandke),1942年出生,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197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