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你能读书否 □武梅

淮河晨刊 2019-03-29 07:20 大字

有一部美国电影,叫《春天不是读书天》,讲述的是中学生菲利斯与女友思朗、好友凯伦一同逃学并在芝加哥市内到处游玩,被老师围追堵截的故事。

撇开剧情,就现实生活而言,在很多人看来,春天,确实不是读书的最佳时间。因为,窗外,高照的艳阳、和煦的春风、招摇的柳枝、扑鼻的花香、婉转的鸟唱、嗡嗡的筝鸣,都像长着无形的手,牵引着人的身和心往外走。于是,人心躁动了,即使人在屋子里,思绪也早已飞到明媚的春光中去了。所以,战胜美景的诱惑,是需要意志力的。

其实,如果能克服这一点,春天便是读书的绝佳时间。无须抵御寒冷的侵袭;不用忍受蚊虫的叮咬。静坐窗前,捧一本爱书,把一盏香茗,伴着窗外婉转的鸟鸣莺唱,嗅着扑面而来的泥土和春花的芬芳,清新中透着惬意,整个身心都受到了全方位的洗礼:还可以手捧书卷,信步在田间小路上,让田野中拔节萌动的生命旋律,为你的朗读伴奏,让绿草红花为你的阅读作背景,那更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在张潮看来,春天宜读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因为这时万物发生,鸟语花香,读来生机盎然。我很赞同张潮的看法,春天的生机与喧腾向上的气息,与文学作品的清新、激昂、美妙、向上的精神格调是很搭的。

所以,春季读书,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件极其愉快的事情,我的写作爱好,也与春季读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时候,家境贫寒,冬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极长的黑夜,母亲又舍不得灯油,只能早早地把我们摁进被窝里;夏季炎热,蚊叮虫咬,课余时间,还要到田里放牛、割草,没有闲暇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大忙季节,帮着母亲烧饭洗衣,到田里拣拾遗穗,都是女孩子必做的事情。只有春天,皴裂的皮肤愈合了,冻僵的四肢舒展了,黑夜早早地醒来了,风软了,日暖了,农活尚不忙,随处都是读书的好场所。尽管有时母亲督促我们挖野菜以度春荒,但挽着竹篮出门时,也可以随身带上一本书。我虽没有长一双葱葱玉手,但挖野菜却总比别人都快。看看别人还没挖半篮子,我的篮子却快满了,我便坐在田埂上,沐浴在春光中,尽情地读一会书。母亲也从没发现我的“怠工”。只有一次,从同学那里借得一本《欧阳海之歌》,因同学限定的时间太短,所以,刚挖了半篮子野菜,我就急不可耐地坐下读起来。读着读着,我就被欧阳海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等同伴喊我回家时,才如梦方醒。回到家,我被母亲狠狠地骂了一顿。“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虽然挨了骂,但因为在同学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了喜爱的书,所以也并没感到多少委屈。

春天读书,其实还要克服春日精神的倦怠。春天是最容易滋生慵懒的季节。俗话说:春困、夏乏、秋盹、冬眠,这是自然规律。春日渐暖的天气会使人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宋·曾巩《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诗中说“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叶圣陶先生《城中·微波》中也有:“此外完全寂然,什么东西都在春困呢”的句子。这说明,春困会让人疲惫无力,恹恹欲睡。

所以,春日好读书,这是春天赋予人们的最好赏赐;但能否读书,还要看你有没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

新闻推荐

韩国影史票房新冠军!这部吃鸡片又赢了

去年,韩国有一部现象级电影《与神同行2》,在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跃居韩国影史第二。关于《与神同行》系列,两部电影我都已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