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日本导演,重新定义了爱情电影

2019-03-14 22:38 大字

看死君: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愈渐临近,在众多确认参展的影片中,有一部日本电影十分抢眼,便是滨口龙介导演的《夜以继日》。影片讲述一个女人与两个外形神似的男人之间的三角恋,由东出昌大和唐田英里佳主演。

作者| 德卡的羊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初闻《夜以继日》这部电影,还得从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说起。本片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按当时的场刊评分来看,似乎是一部很普通甚至有点差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以及后续各大影展的相继放映,评论界开始给予这部电影高度的赞誉,更有人称赞此片为新世纪最好的日本电影之一。这恐怕是2018年发生最大反转的一部电影了。戏外这么有趣,那么电影到底如何呢?

笔者自从看过本片之后,心中仿佛也一直都存在着一个梦魇,久久不能忘怀。

本片导演滨口龙介出生于1978年,还是位比较年轻的导演。《夜以继日》作为他的第四部剧情长片,同时也是他的第一部商业片,便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实在是很亮眼的表现。

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是《夜以继日》,但笔者更喜欢的是英文名《Asako Ⅰ&Ⅱ》,很明确地交待出作者意图讨论的内核:分身,女主角Asako在片中几乎是以两种情感形态出现的。有趣的是,本片的港台地区译名《睡着也好醒来也罢》同样对本片的剧情是一个高度凝练的表达,因此本片也可以看作一部讲述现实与梦境的电影。

有观众说,这部作品的文本是狗血的。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诚然本片诸多部分有一些戏剧化巧合,但整体上的故事是一种对日常提纯化的特殊展现。

影片情节上的联结与转换看似荒诞,但在具体陈述时又显得极为收敛与克制,并且没有去规避自然环境,而是直面时间与空间,仅仅去除了社会环境。所以,影片所带来的现实感远远不输于任何一部纯现实主义的影片。

在故事的构建上,滨口龙介导演用爱情类型片的“温暖外壳”去包裹一个常人难以接受的议题,用极具节奏性的浪漫事件来完善文本,可以让观众一方面有所触动,一方面仍然保持思考。但很明显,它不仅仅只是一部爱情电影。

其实说起来,这部电影也有点类似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魅影缝匠》。从常规的情感角度而言,都好像是违背常理或者反传统道德的,但正因如此,观众们才能够用旁观的视角去审视,而非过分投入情感体验,最终迷失。

当然了,这样的故事与人物关系还是非常迷人,而且非常Drama的。

有人说女主角的人设很渣,但笔者认为这就是此角色建立的基点。女主的内心世界其实非常纯粹,但同时又有着邪性的气质。她作为全片的绝对主角,导演很巧妙地将她与整个故事相结合,最终塑造出一个异常特别的人格。

而两位男主的长相完全一样(由东出昌大一人分饰两角),这其实是不具备现实性的。但正是基于此般的虚幻性,可以让作者更好地进行抽象化讨论。还是那句话,不会让观众过分迷失。

两个男主,一个是神秘而难以捕捉的,一个是赤诚而触手可及的,人物设置有着对立的矛盾。但是在Asako的选择里是没有逻辑性的,并不是因为对应的人而产生爱,是因为迷恋那个“形象”而去爱,是因为得不到而去爱,甚至爱的不一定必须是这两个人的形象。这恰恰是用人物本身呈现出的剧作的魅力。

而Asako与Baku共同出现的场景里,角色的各种行为几乎是“非人类”的,对应着“夜”与睡着。无论是开场爆竹中的对视,Baku的一夜未归、两人的公路”翻车“拥吻,都是略显”癫狂“与极致浪漫的状态。以及后半段Asako在车里的那句“梦醒了”,则充分道出了梦境本质,超脱于现实之外。大部分镜头使用,是昏暗甚至完全处于黑暗中。

Asako与Ryuhei共同出现的场景里,都是极生活化的、极具感情的,对应着“日”与醒来。外出参加活动、朋友间的活动、地震后的寻觅等诸多生活细节,赋予这对关系以生命与现实感。而他们的镜头是明亮而带着光的。

这部电影的最精妙之处,便莫过于Asako1和Asako2的差异化表现了吧,通过不同影调与光色的处理,达到了近乎表现主义的效果。

而回归整体再去看,会发现几个角色的关系近似于一条伤害链条,BakuAsakoRyuhei,包括几个配角的关系也有所印证(当Baku离开时女二号那绝望的吼叫),然而正是基于人物的选择,才会形成伤害。不得不感叹,作者对于故事整体的构建实在过于精密。如果夸张一点,我想说,导演几乎重新书写了爱情电影的拍法。

基于导演强大的掌控力,影片中的每一场戏都显得很高效,近乎完美地探讨了什么是爱情,以及爱情关系的各种可能性。在导演眼中,似乎爱情永远都是不对等的,爱都是自私的,即使爱情框架内的人是流动的,也永远都存在施虐-受虐的预置关系。

影片的拍法有点近似于恐怖片,也让我想到了黑泽清,同样都会赋予电影以“幽魂感”。黑泽清导演是用恐怖片的外壳来探讨其他的东西,滨口龙介导演则像是以爱情片的外壳来传递恐怖感。

影片中的大量镜头都是固定的,并且有不少特写,以窄画幅为前提,通过对角色面部细微动态的捕捉,以此传达凝滞感。类似于卡萨维茨的情绪滞后感,Asako的每一次凝视同样没有面部情绪,但是通过心理向后传递,涌动的情绪便会自然展开。

影片剪辑上的语法也相当精准,没有多余的废笔,利落有效,达到了“刚刚好”的水准与冷静的第三人姿态。

开场的美术馆以及馆外的爆竹相遇戏码,是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幕。那场戏,以高度静态化的人物与运动化的物体彼此配合,并以配乐与爆竹声构成丰富的听觉空间。人物四目相对时的情绪是凝炼与精准的,既是罗曼蒂克的,也是空前诡异的。导演太清楚如何讲故事与营造氛围了。

当视线返回馆内,值得注意的是Asako所欣赏的摄影展来自“牛肠茂雄“,而展览手册的封面是一对并排站立的女孩,再度暗示了本片的”分身“与双重状态的本质。

而“水”作为影片中一个绝对重要的意象,被反复提及,拥有极强的能量。几场雨水、面向大海、城河、河流,都是人物情绪的重要积蓄点。影片中的水,就像直接的情绪能量,注入成为一个角色。

影片最后,两个人面向镜头那一幕,简直如神来之笔。不仅有着充沛的凝滞感、角色的视野扩张,更将那汹涌的情绪无限延长并传递,打破了基础的影像空间,以一个最有力的外化作为全片收尾。你难道没有被击中吗?在我看来神乎其技。

配乐方面,同一段主旋律一共响起了四次。前三次是在Asako与Baku相遇时响起,最后一次是在人物心态转变后响起,皆为主角的“幽灵”状态。这段奇诡的旋律,对于鬼魅感的营造相当有效。

拍电影毕竟需要能力,更依赖天赋。在我心目中,滨口龙介导演成功拍出了一部堪称爱情电影2.0版本的杰作。而他接下来的电影作品,据说会是一部法国电影,无疑令人万分期待。从长达317分钟的《欢乐时光》到重新定义爱情电影的《夜以继日》,滨口龙介无疑是当下最值得长线关注的又一位日本导演。

作者| 德卡的羊;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新闻推荐

除了《流浪地球》还有什么? 听科学家谈他们喜欢的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惊艳登场让众多影迷欣喜,其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的想象力比科幻要疯狂得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