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在剧作上到底做对了什么?

2019-03-11 10:38 大字

文丨何流

从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绿皮书》在国内上映10天,累计票房2.7亿元人民币。最终票房有望突破5亿。这个数据当然没法和《战狼2》《流浪地球》等影片创下的纪录相提并论。但考虑到这部影片的题材、情节都是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加上近几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中国市场票房整体表现欠佳,《绿皮书》的成绩就属于相当抢眼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口碑上《绿皮书》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豆瓣评分接近9分。关于《绿皮书》的成绩,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解读。笔者只想从影片的剧作层面来谈谈可供我们的创作者所借鉴的一些经验,亦可算作抛砖引玉,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窃以为,《绿皮书》在剧作上的成功大概可以从节奏处理、角色设计与价值观的传达这么三个方面来谈。接下来,笔者将结合片子本身,来和大家聊聊这部影片编剧上的高明之处。

精准把握的节奏处理

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好莱坞长期积累的制作经验,对情节节奏的把握几乎达到了教科书的级别。也就是说观众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其实早就在创作者的掌控之中。这样做唯一的缺陷就是熟谙欧洲文艺电影传统的观众会感到有些沉闷无趣。当然,要想让观众哭的出来,首先得能让观众笑。从这一点来看,创作者为本片增添的轻喜剧风格贡献很大。

片子甫一开始,创作者就让在夜总会工作的托尼面临“再就业”的困境,让他和唐的相遇有了合理性。同时,对托尼此时的家庭、工作等方面,没有拖泥带水,非常简洁地交代出来,包括他长年“混社会”的特质。当然,在托尼去面试一场里,我们看到了这两个人物彼此的不了解与不信任。这当然是为后面的情节发展打好伏笔,观众清楚他们必然会在共同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改变成见。尽管大多数观众能够猜到结局,但他们仍然被吸引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八周时间里,存在种族、阶层与文化差异的托尼和唐如何弥合这巨大的分歧,实现对彼此的认同。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悬念,帮助观众保持观影过程中的注意力。

然后,在剧情当中,每每托尼和唐的关系似乎要更进一步时,编剧就会制造一些障碍,这种欲扬先抑的做法虽老套但管用。比如那块让唐对托尼不屑一顾的“绿石头”,比如雨夜托尼出于义愤同样也是被警察的挑衅用语激怒而出手伤人导致两人入狱,再比如托尼接到电话,酒吧救下被种族主义分子围攻的唐,都是在观众顺着编剧思维的时候突然来了一点小小的反转。它既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又让观众始终觉得情绪有起伏。借用接受美学里所谓“期待视野”的概念,观众既希望自己的审美期待部分被满足,但又不希望完全被满足,否则就丝毫没有什么值得期待了。

当然,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虽然套路,却足够温馨。一般来说,好的剧本必然有一个有力且向上的结局。《绿皮书》的创作者十分沉稳,换成经验不足的新人也许直接结尾让托尼带着唐回到家,宾主相谈甚欢,就成了最俗套的happy ending。而在这部影片中,尽管唐内心已经把托尼看做朋友,当托尼发出邀请的时候,清高的他还是婉言谢绝。又是同样的欲扬先抑的做法。最后唐在自己豪华却冷清的房间,自己做出了决定。就像一部交响乐一样,完成了最后的音符。

各司其职的角色设计

客观来说,类似《绿皮书》的角色设计其实早在30年前那部《为黛西小姐开车》里已经用过了(有意思的是,那次《为黛西小姐开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同样被认为是艺术让步政治的选择,且同样没能入围最佳导演的评选)。纯粹就创新性而言,《绿皮书》并没有太好的表现。但创作者比较高明的是,选择了白人司机与黑人音乐家的双男主设定(个人认为饰演黑人音乐家的演员马哈撒拉阿里演技出众,且戏份与重要性完全可以称得上男主角,但最终在奥斯卡奖评选中仍然列入男配角的范畴)。在这样一个类似公路片的情境设定里,两个角色一路走来从陌生到熟悉,从偏见到理解,最终建立友谊,其实还是双男主的设定更能胜任,且又能与《为黛西小姐开车》有所区别。

首先,人物性格的背后关键在于人物性格的发展。在性格方面,黑人音乐家唐更为成功。一方面出身被歧视的种族,他却器宇不凡,有一股艺术家的清高劲儿,日常生活中也是上流范儿十足。作为黑人,他对自己族裔的文化并没有太多了解。但这样的表象背后,唐内心深处很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甚至潜意识里是有一种浓浓的自卑感。对他来说,这次和托尼的南方之旅也算是一次自我发现的旅程。而片中人物的成长也可以理解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从唐这个人物来看,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他在托尼的引导下,最后打开了自己,不再是固守在艺术象牙塔里那个敏感脆弱的形象。有论者认为唐的人物弧光说服力不够,最后的转变也比较生硬。笔者不认同这种说法。因在本片中,唐和托尼其实是互为对方的“精神导师”的。

其次,好的人物,背后一定有着大量丰富且鲜活的细节设计。这一点好莱坞影片可谓老练至极。比如托尼教唐尝试吃肯德基的炸鸡,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泰坦尼克号》中杰克教家道中落的贵族少女露西吐痰的情景。再比如唐指导托尼给妻子写信。其实这些细节既有趣,又进一步丰富了人物性格的侧面。还有最开始黑人工人上门维修,托尼把那两个工人用过的水杯扔掉这样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让人物变得格外真实可信。反观不少国产影片,人物的行为举止总是缺少逻辑与情感的支撑,细节设计上的失败应是原因之一。

巧妙的价值观传达

价值观的传达其实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一大强项,而这也正是当下多数国产影片比较薄弱的一项。大部分商业电影主要是为了给观众营造幻梦,这并没错。但如果观众看完一部电影,只是做了一场白日梦,那就太不值得了。《绿皮书》的成功,个人觉得在价值观的传达上还是做得相当到位。当然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少观众看完后对片子从头至尾浓浓的“政治正确”意味还是颇为不适应。

其实,所谓“白人救世主”的说法并不成立。这部片子里托尼与唐算得上是互相成全,互相引领。看完影片,起码能感受到人性中所存在的共通之处,是能够跨越种族、文化、阶层等等障碍的。这种普适性的价值观传达,是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需要深刻学习的。

当然,与鲜血淋漓的历史相比,《绿皮书》在价值观上确实是过于温情了,这一点与斯派克李的《黑色党徒》以及他本人20多年前那部《马尔科姆 x》(中文又译为黑潮)比起来缺乏批判力度。但商业电影首要任务并不是搞历史教育,《绿皮书》在温情背后还能让观者有所思考,也就足够了。

曾几何时在全球电影市场“独孤求败”的好莱坞近些年来可谓是“疲态尽显”,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其长期以来积累的剧作经验,包括对人物塑造以及受众接受的理解,都还是值得处在上升期的中国电影学习借鉴的。有业内人士认为好莱坞的杀手锏只剩下所谓“高概念电影”(即主要以大卡司、特效来吸引观众的影片),《绿皮书》可以说是好莱坞自黄金年代以来高效的类型电影叙事模式在当下仍有号召力的一种证明。正如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所说的“故事是人生的隐喻”那样,没有种族问题切身体验的观众依然能看到跨越阶层的友谊有多么可贵,以及人与人的相互理解。《绿皮书》的成功再一次证明,无论技术发展到哪一步,电影最终还是要通过讲好故事来打动人心的。

责编 |马天舒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微博|豆瓣

|知乎| 简书| 一点资讯| 企鹅媒体

新闻推荐

中国电影新力量像阿甘那样奔跑

□倪自放1994年,汤姆·汉克斯主演了他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影片中的阿甘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