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年后 银河系撞仙女星系? 放心对地球影响甚微

华西都市报 2019-03-05 05:13 大字

放心对地球影响甚微 卫星拍摄仙女座星系:银河系“近邻”的瑰丽漩涡。 图片来源NASA

以色列“创世纪”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艺术构想图)。

图片来源:太空网

《侏罗纪世界2》中就有霸王龙。

火星上古老的河谷网络。

图片来源:欧洲空间局网站

2月26日,美国国家地理发了一条简短的微博:大约45亿年以后,我们的银河系将与临近的仙女星系撞到一起,请大家做好准备。

这听起来比《流浪地球》中太阳系被吞没还可怕。记者带着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科学家早就预言了此事。

星系相撞 到底是真的吗?

科技日报此前报道称:据美国趣味科学网近日报道,科学家此前推测,银河系将于39亿年后与仙女座星系相撞,但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两者将于45亿年后相撞,这意味着,银河系的寿命“被延长了6亿年”。

延长了相撞时间,表面看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我们地球也在银河系中,不过看这意思是最终……该撞还是要撞的。

据科技日报此前报道,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银河系运动。它与银河系的相遇相撞将发生在30—40亿年后,60亿年后将并合、融合成为一个星系。

在天文学家看来,相撞这件事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毕竟其中一个星系是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所以看到这个消息,可是急坏了大批网友,特别是联想到最近中国大火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难道要流浪太阳系、流浪银河系吗?

有人还没从《流浪地球》的剧情中出戏,相信剧中人物“刘培强”会拯救地球的。

星系相撞 对地球影响大吗?

对大部分人类来说,最关心的恐怕还是地球的安全,就算我们这一代人赶不上,也还是要替以后的子孙考虑的。

两个星系相撞,对地球会有什么影响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二者的相撞对地球的影响并不大。

天文学家曾经对此做过精密计算,发现当星系相撞的时候,虽然二者的碰撞、合并不可避免,但恒星直接相撞的几率竟然几乎为零。

这听起来有点不合常理?实际上,这是因为恒星的密度太低的原因造成的。虽然恒星的体积在人类眼中已经十分庞大,但是恒星与恒星之间的空隙却要比恒星本身大得多,比如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公里,但是太阳与最近的比邻星却隔着4.22光年,其他的恒星比这要更远。

以万公里为单位的直径对比光年,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才会出现科学家们测算的情况,当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恒星都会在相互的空隙间穿插而过,直接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过,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Roeland van der Marel表示:那时候,我们的天空中绝对会上演绚烂壮观的“灯光秀”。当两个星系彼此靠近时,仙女星系将会在夜空中变得越来越大。当银河系的引力拖住仙女星系时,后者将最终扭曲成一个残缺的螺旋。之后,当两个星系开始绕着彼此回旋并相互合并时,压缩的气体会诱发众多新恒星诞生,爆发出亮光。

“那时的天空看起来一定很美。”Roeland说。 中新社

古生物学家发现霸王龙始祖

生物学专业期刊“通讯生物学”日前刊发研究文章称:古生物学家在美国犹他州发现霸王龙始祖的化石。

《自然》杂志下属期刊“通讯生物学”网站发表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林赛·赞诺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团队将一具发现于犹他州中部的暴龙化石命名为“厄运的先兆”,并称经过十年的发掘和研究发现,它是霸王龙的始祖。

文章显示,它是北美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暴龙化石,死亡时年近7岁,接近成年。它生活在96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体重约170磅,高度为3至4英尺。而霸王龙生活在侏罗纪时期。

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数十年来,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霸王龙是巨型捕食者的后裔。此前曾有学者猜测,霸王龙是异特龙的后裔,但这并不正确。对于这项研究,迦太基学院的古生物学家托马斯·卡尔称,这项发现十分重要。长期以来,霸王龙的进化史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北美大陆一直缺少1亿5000万年前至8000万年前之间的暴龙的骨骼化石。这是北美地区首个暴龙进化为霸王龙的古生物学化石依据。

这份研究指出,这类暴龙出现在1亿45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它们身型小、动作笨拙、脚步却灵敏。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时期巨型肉食性动物之间,能轻易击倒猎物,同时避免与其他掠食者发生对抗。在成为侏罗纪时期的“暴君”前,霸王龙的祖先因为身型小,只是白垩纪时期食物链中的“平民”。

文章强调,这类暴龙“以冲刺般的速度”进化成为霸王龙,共计花费1600万年的时间。不过,它们的体型是如何变大的仍然是一个谜。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表示,这类暴龙的形态与生活在亚洲的白垩纪早期的暴龙十分相似。研究团队猜测,其祖先或从亚洲通过阿拉斯加陆桥穿越至北美洲。中新社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欧洲空间局(ESA)“火星快车”拍摄的最新图像表明,火星表面曾存在一个支流众多的古老河谷系统,进一步支持火星这颗红色星球“过去比现在更温暖湿润”这一观点。

图像显示,这个河谷就像地球上形成的河谷那样,当时有大水流穿过。但由于对火星过去气候了解不多,科学家们目前无法分辨它来自何处——究竟来自地下水、降水、融化的冰川还是其他未知来源。

现在的火星是一个寒冷而干燥的世界,但过去几年的研究获得的充足证据表明,火星曾经拥有一个更厚、更浓密的大气层,能够锁住更多温暖,可以为液态水在火星表面之下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科学家们派遣的探测器看到了曾经有水在火星表面活动的明显迹象。“火星快车”拍摄的新图像也揭示了这一点。

明年,欧空局将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合作,推出“火星太空生物”任务,其主要目标是解开“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这一有关火星的最大谜团。

“火星太空生物”任务包括一辆最近被命名为“罗塞林德·富兰克林”的漫游车以及此前已发射的“痕量气体轨道器”。漫游车将钻到火星地表下以寻找生命迹象——这是此类任务中的第一个。与此同时,轨道器将继续比以往更详细地分析大气层,特别关注可能与生物或地质活动相关的气体,并确定可能存在水冰或水合矿物的地下位置。 新华网

创世纪号升空 追寻月球起源

以色列“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近日发射升空,其重要任务之一是了解月球磁场,从而帮助人们掌握月球的起源。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欧戴德·阿哈龙森将领导团队跟踪探测器在月球上的着陆过程,以及随后的探月行动。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初期时其核心非常热,这种能量导致表面上的一些岩石被磁化。然而,月球核心产生的较弱磁力造成一些岩石或区域出现波动性的磁场。阿哈龙森表示,如果能够测量这些岩石的磁性,就可了解这种磁性是如何以及何时产生的。

据悉,“创世纪”号在着陆之前、期间和之后都将执行月球磁场探测任务。当它围绕月球运行时,将试图辨别月球表面区域的磁场;在持续大约15分钟的降落过程中,将测量接近地面时磁性的变化频率;着陆后,将对月球岩石进行密切分析。“创世纪”号将提供很多关于月球磁场的情况,综合多方信息,有助人们了解月球的起源。

探测器上安装了用于测量古代火山岩磁场的设备,以检查月球岩石的磁场强度是否与设想的测量强度相等,揭示这个领域何时活跃以及何时不再活跃。此外,探测器的测量任务还包括分析月球陨石坑的磁场,从而了解陨石坑的磁力是否与撞击月球的小行星带有磁性物质有关。

《科技日报》

新闻推荐

你以为《乡爱》出海了?错!

近日,网上曝光九张《乡村爱情11》(下文简称《乡爱》)海报,分别配上日、韩、泰、英等文字。网友感到新奇的同时,以为《乡爱》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