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中国式探索 文/张漫子
拍一部视觉震撼的科幻大片,是中国电影人和观众长久以来的愿望。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于大年初一上映,仅6天就突破了20亿元人民币票房,成为中国内地最卖座的科幻片。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兼监制刘慈欣、导演郭帆等主创人员怎样用电影表达中国人独特的宇宙情怀,释放中国式的想象力?
中国文化内核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希望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寻找新的星系家园。
“有历史片般的厚重感。”原著作者刘慈欣在看过该片后评价道。《流浪地球》摒弃了美式科幻大片中“太空探险”的套路,基于中国的语境,在片中渲染了中国人眷恋故土的核心情感。这种情感为本片注入了一个中式灵魂,也推动了人物的选择——“带着家园去流浪”。
这也是导演郭帆选择拍摄《流浪地球》的原因。“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看上去是奇思妙想,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那就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许多西方同类型的影片里,当地球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和灾难时,通常的思维是放弃地球离开,寻找新的家园。而地球代表着我们所有的历史、所有的文化、全部的情感、所有传承的根。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难以割舍这些东西。
在情感的塑造上,从“家庭”到“家国”再到“家园”,《流浪地球》通过“流浪”到“回家”的叙事,以中国人熟悉的情感结构和审美方式完成了一个关于科技、时空、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式的亲情关系和根植中国人心中的故土情怀,同时表达了人类敬畏太阳、敬畏地球、敬畏人类文明、深爱土地的情感。
在人物塑造上,《流浪地球》也与西方科幻片有明显区别。整部影片看不到哪怕一个美国式超级英雄。在灾难面前,代表着勇敢人类的主角团不放弃希望,甚至不惜为了那渺茫的希望牺牲自己。如果说,科幻电影中“科学与人性”的关系是科幻片中最深层的一组关系,那么《流浪地球》给出了一组中式答案。
搭建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美学
《流浪地球》电影的改编难点在于,把一个高度概念化的外壳落地成一个具象化的故事,在保留原著价值观内涵的同时,打破常规科幻电影可能遇到的文化壁垒和瓶颈,让观众觉得“可信”。
而更难的一点是,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现成的科幻片制作成功路径。项目初期,郭帆和他的团队在《流浪地球》的类型定位上有过相当的困惑。“我们不知道中国的科幻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只有一点非常肯定,一定不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样子。同样是肉、菜、面粉,我们要做的是肉夹馍,不是汉堡。”
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和中国英雄背负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截然不同。“面对地球灾难,大家不仅难以对《钢铁侠》那种一人拯救全世界的故事产生共鸣,还会对钢铁侠头盔打开后出现一张中国脸的场景感到违和。”郭帆说,不论是文化语境,还是视觉审美,都不允许我们“拿来主义”。
“世界观的编写是创作最初期的工作。整个世界的形态、秩序,从微观到宏观,都要有我们文明的基因。”郭帆和他的团队对太阳危机出现以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做了重新梳理,编写了长达一百年的编年史。
除此之外,该片中的工业美学建构也是一个“庞大工程”。其中的机械、仪器设备是什么样的?地下城、运载车、太空站具体由什么组成?外骨骼和气囊球的细节怎么体现质感?
“美学方面,包括画面、音乐、声音,都要朝中国观众习惯的审美方向去做。比如片中出现的从北京到苏拉威西经过上海这段路上的山,我们需要将它‘中国化’,不是仙侠片中的感觉,也不是欧洲那种类似《指环王》里的山的模样。最终我们呈现了跟泰山附近的山基本类似的设计。”视觉总监丁燕来说。
从置景到道具,中国科幻片需要保证美术创造的世界在视觉上的可信和讲究。丁燕来介绍说:“在地下城的设计里,我们需要考虑一个‘家’的概念。比如春节的时候,许多场景里有灯笼、彩灯,有烟火气,这只有在中国才有。”
为了保证细节的扎实,视效团队先后给出了3000余张概念设计图、8000余张分镜头画稿、10000余件道具制作、100000余平方米的实景搭建,让中国式想象一步步变成现实。
中式科幻片的未来
四年多连轴转不停歇的项目周期,让郭帆团队觉得,中国科幻的探索之路比想象中还要漫长。
一部优秀的科幻片,不只有炫目的视效、精美的道具,更涉及一整套的标准流程和产业体系。“我们跟好莱坞相比,还差得太远。”《流浪地球》的制片人龚格尔认为,“除了时间和预算等问题,我们目前在技术实力、人才储备、工业配套、创意等多个方面与美国有10到15年不等的差距。”
制片管理方面,在拍摄前用合理的预算完成视效的准备工作;在拍摄中让视效进入现场、配合其他部门协同工作,为后期打好基础;在后期统筹视效分包团队,在一条工期时间线上多线程多任务提交合格品……这些在好莱坞如同空气般存在的基础,在中国科幻片领域随着《流浪地球》的杀青才刚刚实现零的突破。
在刘慈欣看来,西方科幻电影有它辉煌的历史,也诞生了许多经典之作,它们在工业体系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在电脑特效等方面的技术和表现值得中国学习。然而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脑特效的发展,西方科幻片开始围着特效转。加上电影投资越来越大,资本越来越不敢冒险,所以这些年的科幻电影,为求保险,很大比例都是旧IP的续集,失去了活力和新鲜创意。“不论是美国观众,还是中国观众,迟早会厌倦好莱坞那套生产线属性特别明显的大片,而这刚好就是中国科幻片的机会。”
“科幻文学创作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都不明朗。这是一个全球面临的创作问题,不是科幻电影的繁荣发展能够刺激和反哺的……现在人们对科学已经失去那种神奇感了。”刘慈欣说。
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会怎样?很少有人能给出答案,但一种共识正在达成。“首先特效不能差,观众的胃口已经提升到了一定高度,没有质感的话,观众不买账。其次,你的故事必须好,足以打动和震撼观众。接下来,我们还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让市场打开,让更多的人才进入电影工业的细分领域,用本土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标准流程。”龚格尔说,“这些需要时间,需要本土电影人不断地试错、尝试、摸索。”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实施“阿波罗计划”,并于60年代末成功登月,催生出美国《2001:太空漫游》《人猿星球》等科幻影片。郭帆认为,如果没有综合国力的增强,没有科技的突破,没有航天技术的领衔,国产科幻片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宇宙空间站、航天服时会有违和感,故事会失去可信度。
《流浪地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起飞”的作品,一些影评人也指出了它不成熟的地方,例如,科学依据还有争议,角色塑造有待进一步加强,观众期待未来中国能拍出更多国际一流水准的科幻大片。(来源:《环球》杂志)
新闻推荐
《亚当回归》封面《蚁生》封面《追杀K星人》封面王晋康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不仅让市场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