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也浪漫 从《流浪地球》说起

安徽日报 2019-02-15 10:18 大字

关于这部话题度极高的电影,各路写手的各种评论与解读已然爆棚。提笔之际,总觉得有赘述的嫌疑。不过我想先从一个非科幻迷的角度先说说《三体》,再来说《流浪地球》。

非科幻迷读刘慈欣的作品,起初是跟风而为。我们担心的是书能不能读懂,大量硬科学的存在是让我们读书时如沐春风还是如坐针毡?我们从刘慈欣了解到阿西莫夫在科幻文坛神一般的存在,而不是从阿西莫夫的作品来俯视刘慈欣的功力。直到读完刘慈欣的《三体》,非科幻迷们才明白,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但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却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这是一个以人物命运为核心的故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点评《三国演义》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中国的小说典范历来是非常推崇写好、写活人物的。换个角度说,如果你很不幸看不懂硬科技,单看人物命运的铺陈叙述,这也是一本令人感怀的佳作。幸运的是,大多数非科幻迷,就算看不懂硬科技,也能感受到作者充沛的想象力,奇妙的是,那一页页我们“看不懂”的科学阐述停留在脑海中,会形成一帧帧宏大瑰丽浪漫的画面。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对于我们以往的阅读体验来说,是顺应的,又是颠覆的,这就够了。这样的阅读体验足以让非科幻迷们惊叹。

说了题外话,要去看这部电影,是不是跟风而为,似乎已经不重要了。电影产业需要更多观众“跟风”,新的类型电影需要观众“跟风”支持。但我也真诚地认为,读过《三体》的读者,可以更好理解原作者的情怀。实践证明,只有非科幻迷们的观影体验与阅读体验是一致的,这部电影才能满足其作为大众化娱乐项目的基本要求。

自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后,中国科幻电影领域的一潭死水被激起千层浪花,不少短篇、长篇科幻小说改编电影纷纷立项,中国电影进入科幻元年的说法层出不穷。但《三体》电影一波三折最终未能如愿与观众见面,还好,有了《流浪地球》的如约。中国的科幻电影最终出发了,不管是哪一个故事,终究满足了普通观众对于中国科幻从纸本到银幕的期许。

电影版不是原著的完整呈现,也无法完成一个完整叙述,它选择了原著小说中地球通过木星引力加速离开的这一小段故事展开情节铺陈,从屈楚萧饰演的儿子刘启在地球上帮助恢复地球推进器,吴京饰演的父亲刘培强则在导航太空站上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两条线索分别展开叙事。前文说了,中国的小说家强调要写活人物,再回溯中国古代文学的漫长历程,中国的写作者们最擅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所浸润而出的神话与玄幻,而那些神话故事中,基本要素同样是有一个个清晰的、真实的神或者说是人。时至今日,我们尚未建立一套独立的科幻思维与科幻文化,但并不影响我们按照中国式的思维进行幻想。比如影星陈坤之前也将该片称之为“如夸父的浪漫”。不愿意放弃家园,带着地球一起逃离,这种对家对故土的情怀在超强脑洞的支撑下,可谓浪漫至极。这一设定具有独特的美感,同时也降低了硬核指数,降低了观影门槛。

正因为如此,存在它是否为硬核科幻片的争议。专业人士表示,硬科幻的侧重点在于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这种作品一般会涉及很多技术性问题,有很强的理论依据。电影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就属于其中的代表性作品。电影的整个世界观的设计和场景、特效都符合观众对于硬科幻的理解,但本剧剧情情所探讨的内容却更接近于人文角度的家国情怀、责任感。科技只是一项推进剧情,完成导演与编剧目的的道具,这终究是一个拯救地球,同时完成父子救赎的人间故事。

但是,就像非科幻迷们阅读《三体》无妨,非硬核科幻电影流行亦无妨。对于多年来几乎一片荒芜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流浪地球》出发了,莫问前路。中国价值观下的末世冒险与太空救援的科幻故事,在强大的视觉冲击的辅助下,充满了共鸣感动的观影感受,我们姑且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中国人的试水之作,希望后来者可以更加优秀。

新闻推荐

硬核科幻、中国风、好鸡汤,《流浪地球》一锅乱炖

《流浪地球》在今年的贺岁片竞争中是当之无愧的赢家,口碑、票房双赢,更收获了“国产科幻大片里程碑”的荣誉。在北美登陆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