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谈“大片记忆”

德阳晚报 2019-02-13 10:19 大字

□周建华

曾几何时,电影术语中新增了一个叫“大片”的词。凡是被称为大片的电影,观众都趋之若鹜,看过的朋友总是赞叹不已。一句话,大片就是好看。

若论好看的电影,小时候就看过很多,但那时候没有大片的说法。小时候看的都是坝坝电影,一到晚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提着板凳早早地到晒坝里等着。公社有专门的电影放映员到大队轮流播放,放的都是《地道战》《英雄儿女》等革命战争片。每个大队播放的电影有时不一样,就会引得一些胆子大的年轻人到临近的大队去看,深更半夜才摸着乡间的夜路回家。记得有一次,一个较远的大队放了《甲午海战》,有去看过的,回来神秘地告诉我们《甲午海战》里有洋人,是鹰钩鼻的。封闭小村的孩子哪知道洋人是什么样子,好奇心驱使我们天天期盼《甲午海战》快点轮到我们大队。

那时虽然是黑白片,但每部电影对我们来说都是好看的,很多电影都看过几遍。我们会为了某部电影或某个镜头期待很久,渴望看到从银幕里走出人物来的神奇。

后来,《少林寺》风靡全国,若当时有“大片”一词,《少林寺》当之无愧。“香港拍摄、宽银幕、彩色片、武打片”,每一个词都能让人迸发出全部的荷尔蒙。《少林寺》一票难求,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听大人传我们最后是以生产队排队买的票。那年月,小小的我也在拥挤的人流中懵懵懂懂地感受了一次好电影的魅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批美国电影被引进,极致的视听效果带来的那种冲击是改天换地式的。《真实的谎言》里,明知是假却极为真实的爆炸场面震撼人心;动画片《狮子王》让无数的成年人涌进电影院为之疯狂。一个新名词——“大片”逐渐流行开来,也似乎成了好莱坞电影的代名词。

到底什么是大片?其实并无定说,但我的理解还是好看。我收藏了很多DVD电影,如《星球大战》《终结者》《黑客帝国》《指环王》等,其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让电影的视角触及全球甚至宇宙,让人对美国文化产生一种文化仰视;炫目的特效,使得电影画面壮观宏大,观者身临其境;尤其是音效,全部采用环绕立体声,声音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置身其境,亲身感受每一块玻璃炸裂后划破长空的气息,每一颗子弹撕裂空气呼啸而过的凌厉。

我曾思考,为什么大片里都是美国人在拯救地球、拯救人类,难道中国人拍不出大片?今年春节,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横空出世,讲述了太阳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消亡。人类联合政府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要通过漫长的2500年,让地球进入到新的星系,找到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一群中国人挺身而出,在太空中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电影结束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大片吗?中国的大片。《流浪地球》展示的是放眼全球的文化大格局,将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人类文明作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而中国人勇敢地担当起了这拯救的重任;《流浪地球》展示的是胸怀宇宙的大场面,在五千米的地下建立起新的城市,在浩瀚太空重建人类家园;《流浪地球》展示的是充满梦想的大谋划,让地球进入新的星系运转,是对人类文明的珍重、是对地球文明的珍重……

《流浪地球》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大片。

新闻推荐

《宠儿》领跑 英国电影学院奖

据新华社伦敦2月10日电第7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简称英国电影学院奖)10日晚在伦敦皇家艾伯特大厅揭晓,英国剧情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