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流浪地球》8个重要细节,电影远比你看到的更感人

2019-02-11 01:01 大字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票房遥遥领先,截止到2月10日下午累计票房已近19亿,最终票房很可能超过50亿,逼近《战狼2》,有望与之争夺一下票房冠军的位置。

能在春节档八部电影的竞争中遥遥领先,原因不外乎几个方面:

首先,《流浪地球》是第一部值得观众自豪的国产科幻片,刘慈欣同名小说为基础,让国产电影跨入科幻新纪元;

其次,电影制作精良,剧组建造了大量场景和道具,并集结多家公司带来出色的视觉效果,让电影看起来不输美国科幻大片;

还有一点,《流浪地球》有东方人的思维内核,特别是在亲情的表达上,完全从中国观众的本土观念出发,并没有玩好莱坞的那一套,也因此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感人的泪点。当然,在这部分的表现上,有很多细节呈现的都非常到位,下面来做一个盘点,电影这八个“彩蛋”,在硬科幻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了观众的情感诉求,让科幻迷以外的观众也乐于走进影院并给电影好评,也看出了编剧和导演的细心打磨和良苦用心。

细节1:空间站窗户上的圆圈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刘启的父子关系,其实是整个电影故事开展的驱动力,刘启因为母亲去世对父亲怀恨在心,知道父亲将退役回地球为了不和他见面,这才让韩朵朵偷了爷爷的车卡,想到另外一个地下城生活,这才开始了整个故事。

但与之相对的,是在空间站的刘培强对亲人的期待,他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每天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像日历一样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电影没有太多煽情的台词,这个画圆圈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另外有一个小细节是,窗户旁边挂了《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电影里最终小李回了家,这也表达了刘培强对回家的渴望,细节真的很到位了。

当然,那些圆圈也是一个伏笔,最后刘培强在窗户上找不到了木星,马上知道了moss要“叛逃”。

细节2:被冻死的黄明

王磊那条线,最初的任务是要把推进器用的火石送到杭州,遗憾的是后来任务宣告失败,在王磊的坚持下,周倩开枪把火石打坏了,让王磊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这里应该是删了一部分细节,用来解释为什么周倩要打坏火石,但有一个细节还是能找到答案的。

当时他们的队员之一,黄明被活活冻死在户外,说明他穿的防护服已经没有保温功能,在那种极端严寒的天气下,防护服保温靠的不是皮革或棉花,而是电,保温和氧气都需要电来维系。黄明去世的镜头中,有一个细节是他身上用电缆连接到了火石,这说明要保持火石正常状态就需要有电量维系,黄明将电分给火石一部分才把自己冻死。所以周倩打烂火石说不能再有人死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任务继续下去,就要牺牲下一个人来维系火石。

而后来刘启找到了另外一辆有火石的运载车,会发现火石是在货箱的一个装置里的,那个装置能供电保持火石的正常运转状态。

细节3:老何烟盒里的字条

《流浪地球》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富起来,作为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头盔去机房检查线缆,点燃了“珍藏”的香烟,其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他打开烟盒的时候,给了一个字条的特写,字条是妈妈留给他的,让他注意身体,天冷记得穿秋裤。

这里是让人感动的一个泪点,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

细节4:王磊救韩朵朵

电影中,作为地面行动中的最高指挥官,王磊一直保持他的清醒和理智,当然,换个说法就是很无情,他为了火石可以牺牲自己,也不太在乎别人的心情,把任务作为第一目标。

其实因为片长关系,电影删掉了半个小时,其中就包括王磊的人物侧写,原来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死在了杭州,所以他才那么执拗的要赶到杭州救人。这个铁血汉子一直在压制自己的悲恸,将任务放在第一位。

另外也删掉了一些他和韩朵朵相处的细节,在相处中,王磊已经把韩朵朵看做自己的女儿,所以最后舍身救了朵朵。当然,即便没有这些铺垫,最后舍身救人的这一幕也还是挺催泪的,谁能想到,这个始终冷静,将任务放在第一位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义举?到了这里才发现,王磊始终都是将心思放在救人上,让这个人物愈发高大起来。

细节5:刘启和韩朵朵

点燃火星后,重大的冲击波和密密麻麻降落的陨石给地球带来又一场灾难。朵朵从高处坠下,刘启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追上朵朵要救她。这和前面姥爷告诉他,要保护妹妹前后呼应,彰显了令人感动的兄妹情,当然,刘启不是送死,而是因为他身上还有随时能弹出来的保护球,让两个人都活了下来。

但是接着又被高处坠下的汽车划破了,头盔破掉的刘启为什么没死?这里也有一个细节,刘启在极低温闭上眼睛之前,看到了发射器成功喷射,能有效的提升周边环境的温度,也救了刘启一命,但他的脸还是被冻坏了,所以三年后的戏份,能看到脸上有冻伤留下的痕迹,剧本真的很用心了。

细节6:刘培强的眼泪

吴京的眼泪,关闭消防系统,手动停掉了空间站转动,人造重力消失。

最后刘培强和儿子对话时,流下的泪水飘在半空中,这里处理的非常到位。编剧龚格尔说,最开始导演决定让吴京出演刘培强,也担心过他面对如此重要的情绪输出时,能不能把握的好,没想到试戏时,吴京的眼泪说来就来,非常厉害。但是吴京这场戏是有一个细节的,他手动停掉了空间站的转动,于是人造重力马上消失,整个人就在失重的状态下,所以眼泪凝结成一个个小水珠漂浮在半空中是对的。

另外,刘培强用白酒点燃moss之前,还有一个关闭消防系统的细节,所以电脑被烧着才没有应急灭火装置工作,逻辑很严谨。

细节7:刘培强的“321,抬头看天”

电影最大的泪点,无疑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在最关键的时刻牺牲自己,拯救地球,这也是他和儿子刘启的感情转折点。刘启在那一刻理解并原谅了他。父子间的情感有全片最大的呼应和伏笔,电影第一场戏就是刘培强告诉刘启,他要去执行任务,让他喊321,抬头看天就能看到自己。

当时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天文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看到这一幕,很多观众都流泪了。

细节8:刘启胸口的徽章

刘培强牺牲之后,电影的最后一场戏是3年后的地下城,摆脱火星引力之后,“流浪地球”计划继续进行。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刘启的特写,他胸前别着的那枚翼形徽章。这个徽章本来是在刘培强的休眠仓的,所以这个细节也算是前后呼应,表达了刘启对父亲刘培强的纪念,另外,能拿到这枚徽章,说明空间站休眠仓里其他人员都获救并安全返回地球,刘启才能拿到父亲的遗物,这算是电影给出的相对圆满的结局了。

这八处细节你看到了吗?如果有其他有意义的细节也欢迎评论补充。

新闻推荐

《疯狂的外星人》票房破12亿 没想到电影里的猴子也是特效

大年初五,由宁浩导演执导,黄渤、沈腾领衔主演的“疯狂系列”第三部作品《疯狂的外星人》再接再厉,累积票房成功突破12亿元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