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话题炒热“最冷”电影节

澎湃新闻 2019-02-08 16:37 大字

当地时间2月7日晚,第69届柏林电影节拉开大幕。由于柏林电影节每年都是在天寒地冻的二月举办,论红毯的星光度,要比五月的戛纳电影节和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逊色不少。不过,鉴于一贯的大胆作风,论话题性,柏林电影节向来不输人后,今年也不例外。

新老交替

当晚,包括开幕片《陌生人的善意》(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的女主角佐伊·卡赞、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法国女星朱丽叶·比诺什等演员的亮相,为红毯增色不少。不过,今年开幕典礼上最受瞩目的明星还要算是即将卸任的电影节掌门人迪特·科斯里克(Dieter Kosslick)。在他走上舞台的一霎那,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令见多识广的科斯里克十分动容。

迪特·科斯里克  本文图片均来自新华社记者单宇琦

迪特·科斯里克从2002年开始执掌柏林电影节,包括今年在内,共十八届。在他治下,柏林电影节的规模和地位都大有上升,每年的制作成本达到2600万欧元(其中有820万欧元来自政府拨款,其余由电影节自行负责),电影交易市场的规模目前已达到全球第二。在开放性上,每年将近50万人次的普通观影人群,使之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节,完全有别于戛纳和威尼斯将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拒于门外的做法。

回顾自己的柏林掌门人生涯,科斯里克本人表示非常满意。如果非要说遗憾的话,一是2003年时他曾邀请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来柏林电影节参加奥利佛·斯通新片《指挥官》(Comandante)的红毯仪式,卡斯特罗原本都已同意,最终却被“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外交部长给劝退了。另一件事则涉及2004年的《老男孩》 ,朴赞郁的电影原本送的是柏林,负责选片的人员都很喜欢,但科斯里克觉得它实在太过暴力,最终拍板将它拒之门外。结果,《老男孩》转赴戛纳,拿到了评审团大奖。

从下一届开始,柏林电影节将采用双主管制:由来自意大利的卡洛·查特里安(Carlo Chatrian)担任艺术总监,荷兰出生的玛丽埃特·李森比克(Mariette Rissenbeek)担任营运总监。后者此前在德国电影促进局工作,将会负责电影节的商业营运,而她也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第一位女性掌门人。不过,她的任命在去年德国文化界引发了很大争议。因为当初负责遴选科斯里克接班人的工作,由一个三人委员会决定,这三人包括了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古鲁特斯(Monika Grutters)、柏林市前议长布约恩·波宁(Bj?rn B?hning),而第三位不是别人,正是玛丽埃特·李森比克本人。结果,负责选人的委员把自己选了上去。尽管德国文化部解释说此举非常公正、公平,完全就是举贤不避亲,但多少还是引来了不少非议。相比之下,此前长期担任洛迦诺电影节艺术总监的卡洛·查特里安还算是众望所归。他会具体负责选片工作,在双掌门人制度中更具话语权。不过,查特里安据说不谙德语,德国最大电影节的联合掌门人不会说德语,当初也曾引发些许抱怨。

政治性

相比戛纳和威尼斯,这些年在科斯里克治下的柏林电影节,最深的烙印之一就是其政治性。各种新闻发布会上,常有电影人就政治话题发表敏感言论,畅所欲言。而在选片上,他也敢于给予诸如《关塔那摩之路》(银熊奖)、《海上火焰》(金熊奖)等政治议题的作品机会。

就在上月,媒体曝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写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一封长信,希望德国政府停止再为柏林电影节拨款,理由是柏林电影节长期支持巴勒斯坦,杯葛以色列。对此,科斯里克态度十分强硬:“我知道我们放的一些电影他不喜欢,这很正常,我们也不喜欢他做的一些事情。”

另外,针对德国社会去年以来愈演愈烈的右翼排外情绪,科斯里克也特别在今年的影展上安排了一部纪录片的特别展映——美国电影人罗贝塔·格罗斯曼(Roberta Grossman)执导的纪录片《谁来写我们的历史》(Who Will Write Our History?)。该片运用大量档案材料,再现“二战”时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惨痛历史。科斯里克表示,“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该去看看,尤其是德国选择党(AfD)的每一位成员。你们去看的话,我负责给你们买票,我自掏腰包。”

Netflix来袭

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主办方与Netflix闹得不可开交,最终一拍两散。但稍后的威尼斯电影节,却全面拥抱这家流媒体巨头,不光将金狮奖授予了由其出品的《罗马》,就连最佳剧本奖也由同样被Netflix出品、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夺得。但是,意大利电影放映协会当时也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认为Netflix不设“窗口期”的做法,严重影响到了传统电影院的生存空间,而且剥夺了普通观众观看到这些影片的机会:必须成为Netflix用户才能看到《罗马》等获奖作品的做法,完全就是不公平的文化垄断。

很快,德国电影放映协会也表示附议,绝对不欢迎Netflix参与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此前,柏林电影节确实与戛纳电影节一样,表态不会接受Netflix出品的电影参加主竞赛单元。但是,当2019年的参赛片名单公布之后,大家发现还是出现了一部Netflix作品——西班牙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Isabel Coixet)的《伊莉莎与玛瑟拉》(Elisa & Marcela)。这部讲述西班牙历史上第一对正式结婚的女同性恋故事的话题作品,就此成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部来自Netflix的参赛片。对此,科斯里克也表示,“世道已经变了,电影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剧变,我们且行且看吧。个人而言,我相信这两者将会长期共存,电影节的重要性,不光不会变弱,反而会越来越强。”

朱丽叶·比诺什出席评委见面会

比诺什为韦恩斯坦“求情”

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也在2月7日召开了首次记者见面会,最大的话题就是主席朱丽叶·比诺什在被问到韦恩斯坦的问题时,并未如业界所期待的那样大加挞伐,反而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这位如今已臭名昭著的大制片人,让媒体大跌眼镜。

她表示,“我本人跟他相处得始终很好……作为制片人的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大好人。我觉得他是一位伟大的制片人。我们绝不能否认这一点,哪怕这对于某些导演、演员,尤其是女演员来说,确实很难接受。我希望他能心平气和一些,静待法庭做出判决。”

1996年、2000年和2006年,比诺什曾先后与韦恩斯坦合作过《英国病人》、《浓情巧克力》和《解构生活》三部作品,还凭《英国病人》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有趣的是,昨天的记者见面会上,比诺什也提到了这座小金人,说它质量并不怎么样,拿回去才过了几周,外面的金颜色就开始脱落了,露出了下面的灰色。“我衷心希望柏林电影节的金熊,质量能比它更好一些。”

有别于好莱坞习惯于将“问题”电影人一竿子打死的做法,欧洲电影界似乎一向主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品归作品,私德归私德。为韦恩斯坦说话的情况,即便是与柏林电影节相关人士中,这也并非是第一次了。早在去年,科斯里克的前任,曾执掌柏林电影节长达二十载的莫里兹·德·哈德恩(Moritz de Hadeln)就曾公开撰文力挺韦恩斯坦,称他是“好莱坞少有的真正热爱电影的制片人……他正在经历的私刑审判,根本就让人觉得恶心”。他认为,媒体和大众不该扮演司法机构的角色,不可未审先判地将韦恩斯坦踏翻在地。

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陌生人的善意》导演隆娜·谢尔菲

女性导演比例上升

继威尼斯和戛纳之后,柏林电影节今年也将承诺力争实现男女导演作品50比50的平权目标。其实,今年柏林电影节的17部主竞赛单元参赛片中,已经有7部来自女性导演,比例达到41%,远胜威尼斯和戛纳。为做到这一点,科斯里克在各单元的选片委员会上想了不少办法。最终,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所有选片委员中,女性比例高达81%,早已提前超额完成了两性平权的目标。

当然,想要真正实现参赛片导演男女各半的目标,三大电影节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戛纳电影节的掌门人蒂耶里·福茂去年就曾抱怨:明明全世界的女导演数量,只占到全体导演数量的7%,硬要电影节选片时做到50/50,实属本末倒置;应该从源头上多想想办法,由电影学院,由大学里开始,就要多培养女导演才行。不过,稍早时候公布的今年戛纳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八人名单中,也有四位是女性。

新闻推荐

2019圣丹斯电影节 这6部最有“神片”相

杰克·吉伦哈尔(右)主演的《天鹅绒圆锯》走惊悚悬疑路线。于1月24日开幕的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今年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