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真的死透了吗?他绝不相信
或许正如堂吉诃德本人一样,需要经历漫漫无尽的旅途冒险,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导演们也是如此,在上下求索的拍电影征程中,付出了不少艰辛。电影的拍摄之旅未必比17世纪的游历之路更好走些。(文末福利)
比如早在五十年代,令人尊敬的奥逊·威尔斯就已开始尝试拍摄这位西班牙骑士的伟大旅程。自编自导自演,一直断断续续坚持到七十年代。可惜,这版《堂吉诃德》直到奥逊·威尔斯去世七年后的1992年才最终问世。
奥逊·威尔斯版《堂吉诃德》
另一位同样有着如此抱负的导演,则在影片《谁杀死了堂吉诃德》中投注了二十多年心血,那就是特瑞·吉列姆。
拍摄堂吉诃德的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989年。事实上,特瑞·吉列姆未必不是拍堂吉诃德的上佳人选,倘若你还记得他在《妙想天开》中的非凡想象和嘲讽功力,或者是《巨蟒和圣杯》中对亚瑟王传奇无厘头式的改编。
《妙想天开》
《巨蟒和圣杯》
光是凭借这些固有成就,就足够让人翘首以待了。特瑞·吉列姆将如何把堂吉诃德这场荒诞而又理想主义的游历,变为博君一笑又惹人深思的旅程呢?最初的最初,谁也不曾想过,这部电影竟会成为“有生之年”系列。
天不遂人愿,影片在未开拍前就遇上了筹资困难。好不容易在新世纪伊始开始拍摄,西班牙片场却因暴风雨带来的水灾而被毁,原本一拍即合扮演堂吉诃德的法国演员让·雷谢夫也因病退出,不得不另觅人选。
电影尚未完成,这些悲惨的遭遇就被剧组成员拍成了纪录片《救命呐!堂吉诃德》。这部纪录片甚至比影片本身更早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同)可(情),连一向毒舌的伍迪·艾伦都给出了“极端有趣”的好评(同时他也说,这绝对是每一个电影导演最惨的噩梦)。
《救命呐!堂吉诃德》
然而坏运气还没有就此打住。因为版权的问题,特瑞·吉列姆和制片商打起了官司,他险胜。就差一点点,媒体和观众就无法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欣赏到《谁杀死了堂吉诃德》这部闭幕片了。
终于的终于,这位身处发达电影产业时代却依然屡屡受挫的导演,将这部极为“难产”电影如愿以偿搬上了大银幕。
正如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的故事中埋下了自己理想失意的自嘲一样,特瑞·吉列姆也同样将这四分之一世纪的辛酸投射在了《谁杀死了堂吉诃德》之中。
影片开头,功成名就但也恃才傲物的导演托比(亚当·德赖弗饰)在西班牙拍摄一部颇不顺遂的商业片——又一个堂吉诃德的荒诞故事。
在这个“发达”的电影产业链条内,他必须同时做到把握拍摄节奏与进度、控制庞大的剧组、小心翼翼应对自己的老板(投资人)甚至“游刃有余”地应付老板妻子的邀请。所幸托比似乎对此已经十分熟练,或者说,过于熟练。
实际上,这个拍摄地也是托比电影处女作的诞生地——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但不同的是,曾经那是一部怀揣着热情和梦想的学生作业,虽然最终也成为了托比进入好莱坞的一块敲门砖。
拍摄间隙,托比故地重游,却发现自己那部备受好评的学生作业并未给当地人带来什么福音,反而打乱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其中最为糟糕的是,扮演堂吉诃德的老人无法“出戏”,一厢情愿活在自己是堂吉诃德的幻想之中,甚至将托比认作了他忠实的仆人桑丘。
出于某些误会,托比只能一边恨恨地念叨着“WTF”,一边半自愿地和老人走上堂吉诃德般的艰难旅程。
影片前四十分钟,这极富反思意味的自我指涉,或许正暗合了特瑞·吉列姆的苦笑,以及他心底对好莱坞发达电影产业的不满和讥讽——以造梦为目标的电影工业,却是以梦想的泯灭或他人的“牺牲”为代价。
在这样看似“发达”的产业中,理想注定都会在资本或别的什么要命的东西“要挟”之下逐渐远去。这使得影片在暗讽之外,又蒙上了一层心酸的情绪。
不过,随着旅程的不断深入,这样明显的情绪基调并没有被一直延续下去。在游历开始后,影片回归到了商业类型片传统,打造出了托比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的“英雄之旅”。
托比一开始当然是屡屡尝试逃离这段荒诞的冒险,虽然内心也怀着对堂吉诃德和那些被他的作品毁掉生活的当地居民的愧疚。随着他曾经的女主角、因为他的处女作而前往大城市追逐明星梦却因此堕落的女孩再次出现,托比重新思考起他的电影所带来的后果。
当托比和女孩又一次面临危机,准确地说,是又一次面临“资本要挟”乃至性命之虞时,潜藏在托比身上的“骑士精神”终于悄然觉醒了——他开始想办法拯救痴迷堂吉诃德的老人和被生活胁迫的女孩。
平心而论,由于影片前半部分那种具有相当自反意识的调性在后半部分的缺失,导致影片看上去有些许分裂。但也许恰恰可以说,正是这种割裂,更加证明了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孤立无援。
特瑞·吉列姆也曾自比堂吉诃德。在如此发达的电影产业链中,或许理想主义者本身就是一例注定处处受到“胁迫”而悲喜交集的存在。
二十多年才拍成的一部影片,投资了如此巨大资金的一部影片(甚至有财经网站专门列了一笔账),如果特瑞·吉列姆当年能有更多的妥协,这部《谁杀死了堂吉诃德》或许都不会如此难产。
所幸,影片后半部分的商业类型模式中,也依然不缺乏诡谲的想象力,间或掺杂着梦境与某种意义上的搬演。观众稍一走神,也许就进入了这位“疯癫”的堂吉诃德编造的亦真亦假的世界之中。令人动容的是,特瑞·吉列姆依然保持着他独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当年,堂吉诃德在逝世那一刻才明白自己的荒诞,而影片中疯癫的堂吉诃德也终于在临终之时醒转过来,对着托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电影的结尾,托比导演再一次拍摄了堂吉诃德战风车的场景。而这一次,成为堂吉诃德的是托比自己,当然他并没有疯——从最初的事不关己,到尽其所能拯救他的堂吉诃德和女孩,骑士精神已然流转到了他自己身上。
这便是这部影片童话般的结尾,“谁杀死了堂吉诃德”的问句也有了一个宏大的转折。堂吉诃德死去了,可是骑士精神呢?骑士精神之上的理想主义呢?或许,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回答。
作者| 松原;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新闻推荐
如今,你永远也猜不到,谁会因为什么成为下一个网红。前两天,克里斯托弗·诺兰跟温子仁突然上热搜。原因竟然是大家发现他们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