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美电影:总票房815亿破纪录,“超级英雄”成印钞机

2019-01-04 12:48 大字

文|深渊上的火

编辑|边域蝉

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再创新高,达到417亿美元。

推动全球票房增长的第一大引擎,不是中国票房,而是早已停滞不前的北美票房。

2018年北美上映影片数量破纪录共814部,比2017年多出70多部。全年票房报收118.6亿美元,合人民币815.2亿,较2017年上涨7.9亿美元,增速7.2%创造历史新高。

近10年内,北美票房一直在110亿美元上下徘徊,今年终于第一次无限接近120亿美元。若非圣诞档的几部主力影片票房不如预期,2018年的北美大盘有望历史性冲破120亿美元大关。

对比内地电影市场的滞涨,今年的北美影市焕发出了新活力——整体票房、平均票价、上映影片数量全部创下最高纪录。

北美本土票房前十:《复联3》《侏罗纪2》等续集翻拍垄断,原创无空间

氪娱(keyumedia)回顾了2018年北美电影的三大榜单,分别是北美电影的本土、全球、和内地票房前十名。

先看北美电影的本土票房榜,可以发现,是完全被续集、翻拍和衍生的“IP电影”垄断的一个名单,没有原创电影的容身之地。

今年的榜单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黑豹》《复仇者联盟3》《超人总动员2》组成的“迪士尼三杰”,单片达到6亿美元+;第二梯队由《侏罗纪世界2》和《死侍2》构成,相比各自的前作,这两部续集影片票房均有下滑,但仍分别保持在4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高水准;第三梯队为榜单后5名,票房都在2亿多美元。

《黑豹》加冕北美票房最高的单人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3》打破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保持3年的北美影史开画票房纪录,《超人总动员2》则创造了皮克斯北美单片票房纪录。

《绿毛怪格林奇》北美票房逼近3亿美元,成为照明娱乐出品的又一部爆款动画片,只是由于该系列作品本土属性过强,海外票房表现一般。

《蚁人2》北美票房比前作实现了2600万美元的提升。阿汤哥“拼命”上演的《碟中谍6》创造了系列最佳的北美单片票房。《游侠索罗》成为首部亏钱的星战电影,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影片依然打进北美年度票房前十。《毒液》则是索尼影业2018年的意外之喜,映前一直被看衰,映后却逆袭成为迄今最成功的超英衍生电影。

全球票房前十:超级英雄屠榜,中国海外票房贡献高

再看2018年度北美电影全球票房前十名单,值得一提的是《毒液》,其在中国票房的炸裂表现,使之不仅意外拿到全球票房年度第五,更一下子将好莱坞超英电影的海外票房占比提升至75%的历史最高水平。

《海王》票房表现与《毒液》有所类似,只不过亚特兰蒂斯国王的北美票房人气更高一些。相比之下,北美票房更占优的《死侍2》,只因未能在中国上映,全球票房败给了《毒液》。

皇后乐队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唯一的一部非“大片”和原创电影。影片以7亿美元+刷新了《妈妈咪呀》保持10年的音乐电影全球票房纪录。

中国票房前十:清一色视效大片

中国现在稳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其对好莱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中国观众的观影偏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好莱坞最顶级工业大片的创作方向。可以说,以前是好莱坞拍什么,中国观众看什么;以后或许是中国观众看什么,好莱坞拍什么。

不仅是十年布局的《复联3》把超级英雄电影内地票房天花板提升至24亿人民币。而且《毒液》《海王》的两连爆,意味着即便是超英单人电影,如今在内地也可以拥有20亿的票房体量。

2018年北美电影的内地票房前十是清一色的视效大片。其中,《巨齿鲨》和《摩天营救》都带有大量的中国元素。《摩天营救》中国票房占全球票房的比例高达38%。《巨齿鲨》则成为有史以来商业上最成功的中美合拍片。经过《钢铁侠3》《长城》等多次试错,好莱坞在运用中国元素上面似乎终于找到了正道。

好莱坞的印钞机!超级英雄电影势不可挡

2018年四家好莱坞制片厂一共制作了9部超英电影,无一例外地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只有《毒液》烂番茄新鲜度低至28%,其余口碑都不错。有6部打入年度北美票房和全球票房前十,就连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票房年度三甲也被超英所垄断。超级英雄们在各地的票房榜上空前屠榜,势不可挡。

超级英雄比印钞机还好使。全年9部超英电影累计北美票房超过30亿美元,全球票房近80亿美元。

好莱坞历史上,从未有哪一种类型片,能够像今天的超级英雄电影一样,如此受观众青睐,似乎怎么看都不会厌倦。鼎盛时期的西部片不行,歌舞片也不行,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动作片更加不行。

平均票价破9美元,影院和银幕数低于中国

今年,北美院线的观影人次达到13亿,较去年上涨4.8%。这一数字不敌2015年的13.2亿人次和2016年的13.15亿人次,与2002年15.76亿人次的峰值更是相去甚远。北美院线观影人次持续走低的大趋势不变。

本年度北美平均电影票价升至9.14美元,首次“破9”。从80年代的2、3美元到破9,北美电影票均价逐年上升,无一年例外。

不同于中国,北美票房本质上是一个存量市场:虽然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总数在增加,但影院客流却在流失,票房大盘得以螺旋式上升,完全是依靠票价的上涨。

2018年北美影院数量稳定在5700家,银幕总数约4.5万块,两项数据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仅少于中国。

与此同时,电影发行公司的数量却在减少,由2016年前的160多家减少到145家。这也反应了北美影市的行业集中度在提高。不仅大型制片厂的日子不好过,独立片厂更是生存艰难。

回顾今年北美五大电影档期,冬季档产出19.17亿,秋季档产出12.9亿美元,分别创造历史最佳成绩。春季档票房为19.76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属历史第二高。暑期档报收44亿美元,相比2017年暑期档大涨15.1%。

2018年,北美票房传统上的七个重要档期当中,冬季档内的总统日档期凭借《黑豹》的炸裂表现,周末大盘创造了历史同期最佳的2.86亿美元。

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档期、复活节档期、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独立日档期、感恩节档期和圣诞节档期等七个档期,票房表现都一般。2018年北美票房大盘能够创造新高,主要依靠秋冬两个冷档同时超水平发挥,而非这些传统的热门档期。

2018年有四个月份(分别是2月、4月、6月和10月)的北美票房大盘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2月和4月均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这也是打破月度票房纪录最多的一年。

热档不热,冷档不冷,是2018年北美票房的一个写照。

好莱坞六大时代落幕,迪士尼将迎战Netflix

再看六大制片厂,本年度迪士尼电影业绩继续大涨:总票房高达31亿美元、市场份额26.3%,齐创历史纪录。

迪士尼延续少而精的路线,全年发行10部影片,平均单片票房高达3亿美元,令人咋舌。

环球影业则通过一年30部的片海战术,以及旗下《侏罗纪世界2》《绿毛怪格林奇》《月光光心慌慌》等几部主力影片的良好发挥,将华纳压在身下,升至第二。

华纳缺乏3亿级别的爆款,年度头牌《海王》年末才上映,好在《一个明星的诞生》和《摘金奇缘》两部成本不到4000万美元的小片双双实现了以小博大,票房分别达到2.0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

索尼影业收获《勇敢者的游戏》和《毒液》两部超级票房黑马,突然多出两大系列,总算走出低谷。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影业虽然发片数量最多,但其中一半是来自印度等地的外语片,难有大的票房作为。

自传出被迪士尼收购的新闻后,福斯的业绩就一蹶不振,只有《死侍2》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两部影片拿得出手。这也难怪,人心思变。也许2019年,福斯和迪士尼的票房就并表了。

在维亚康姆集团内斗阴影中的派拉蒙依旧一副自甘堕落的样子,产量少,单片票房低,靠《碟中谍6》独撑门面。狮门影业爆款匮乏,业绩骤减。片厂新秀STX正常发挥。

早已离开发行圈多年的百年老厂米高梅,则率《奎迪2》《虎胆追凶》等3部影片重装归来。路边引力首次打入前十,这家独立片厂在2018年发行了爆款福音电影《超乎想象》,单这一部的票房就达到8348万美元。

自2016年起,迪士尼已连续3年称霸好莱坞。2019年,随着对福斯的收购完成,迪士尼的霸主地位将更加巩固,其北美票房份额将轻松超过三分之一,无可撼动。

迪士尼吞并福斯,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存续了三十年的六大格局正式成为历史,好莱坞从六大轮流称霸的春秋,走进迪士尼一家独大的时代。

现在,迪士尼已经放眼好莱坞之外,整顿旗鼓,准备迎战从互联网跨界而来的流媒体“异鬼”Netflix。也许,这才是它的使命。

氪娱----专业、犀利、即时剖析影视行业热点

—————————————————————

声明:独家原创稿件,禁止转载!

新闻推荐

2019年 第一份片单来啦

崭新的2019年来了。1月的内地电影市场,由于临近春节,重量级影片纷纷抢占2月贺岁档,所以1月的国产电影阵容稍显冷清,但高口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