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国影给力

半岛都市报 2019-01-04 02:13 大字

官宣年度票房破600亿,国产片崛起包揽前三

根据国家电影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这也是中国影市首次跨过600亿元的关口,全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有82部,包括国产电影44部。国产高票房影片崛起,是最为明显的趋势,共有20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9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票房TOP3分别为,《红海行动》以36.51亿元的票房和0.93亿观影人次拔得头筹;《唐人街探案2》以33.97亿的票房紧随其后;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以30.7亿票房位居第三位。

可以说,凭借本土化的叙事、接地气的表达及现实题材的崛起,国产影片逐渐具备了与进口片抗衡的实力,再加上中国电影产业在人才、技术、制度方面不断完善,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加基础的保障,同时,国内观众对国产影片的品质认可的提升,更是为国产电影发力带来极高的市场需求。

现实主义抢占C位,黑马频出成就逆袭佳绩

2018年现实主义题材终于迎来大爆发。虽然影片内容各不相同,却毫无疑问都切中了时代的命脉或者观众的某个痛点,从而激起观众的共鸣,引起全民的追捧。

与之相提并论的是,有许多“超级黑马”电影带给我们“超预期”的感动,票房逆袭频频上演。从《无问西东》突破文艺剧情片传统体量拿下7亿票房,到《红海行动》逆流而上夺得年度票房冠军;从《我不是药神》引起全民观影狂潮,以9.0高分进入华语电影豆瓣排名第8位,到《无双》上演票房逆袭,连续24天登顶单日票房冠军,再到《无名之辈》单日票房击败好莱坞大片,票房预测总额从七千万涨到5亿,堪称奇迹。还有《超时空同居》《快把我哥带走》等中小体量影片,没有大制作加持,甚至在上映前都没有多少宣传,却能一路凭借着口碑走出流畅的逆袭曲线,也从侧面证明中国电影的观众正在走向成熟,鉴片的能力日渐增长。

新锐导演扛起票房大旗,爆款之作获观众打call

同时,中国电影新力量规模崛起,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新的技术人才逐步进入电影创作生产的主力阵容,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导演在年度票房Top20影片中贡献了41%票房。韩延的《动物世界》、忻钰坤的《暴裂无声》、鹏飞的《米花之味》等,他们用新锐的电影语言和更鲜明的个人风格为电影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苏伦的《超时空同居》、黄渤的《一出好戏》等导演处女作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演而优则导”放在今年仍未过时。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及水涨船高的观影品味,市场上缤纷多彩的诉求,给了电影新力量崭露头角的机会。市场的良好反响不但给了创作者尝试更多题材和风格的底,也给了各个制片方深度挖掘新鲜优质内容的理由。

口碑左右影片命运,这届观众真的很严

据猫眼研究院2018年度电影市场观察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观影人次增速放缓,但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更多30岁以上观众走进电影院,为观影人次增长贡献约3.4个百分点,看电影从年轻人时尚消费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

业内都说这届观众很严,这让很多质量差的影片无所遁形。以往只要有大IP、大明星、大制作就能取得高票房的案例在今年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体量中等但质量上乘的口碑佳作。观众会在猫眼豆瓣等互联网购票平台、评分网站自觉为电影打分,这就形成了一部电影的口碑。从今年整体趋势来看,口碑对票房的影响进一步提速,口碑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观众的观影决策参考。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助推下,口碑扩散的速度在加快,甚至只用一天就能决定影片的命运。

取消票补、规范“退改签”,净化市场保行业健康

2017年年底,在所有人都展望2018年电影市场变化的时候,没人会想到票补和税务会成为2018年的一个大问题。票补的问题由来已久。伴随着线上票务平台的崛起和电影宣传的需要,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成为票补,众多9.9元、19.9元的低价票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国庆档正式取消票补。当市场顺风顺水的时候,票补的存在只是锦上添花,当真正考验影片质量,需要观众付出高价的时候,票补缺席就对票房有很大影响了,从而挤压了市场泡沫。而影视行业“阴阳合同”等税务问题,范冰冰补税、罚款累计金额超过8亿,从而波及整个行业,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

五一档《后来的我们》虽然票房突破13亿,却陷入注水、造假等疑云。随着对事件的深入调查,业内迅速展开一场对电影票“退改签”的讨论,也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极大重视。当年9月18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下发《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方优化“退改签”流程,简化手续,充分体现公平合理、亲民便民的原则。

泡沫消散金主退潮,生存规则正在改变

2018年也能感受到资本热钱撤离、IP泡沫消散后的冷清,电影市场上在悄然变化着生存规则,往年“大导光环”“小镇青年”“档期效应”等不绝于口的热词,今年都悄然沉寂。电影不再唯娱乐化,市场不再是商业片占主导,这都是正向发展。所以即便增速放缓,也是正常规律的范畴。退潮后留在岸上的投资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反思,电影人也需要好好修炼内功,共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多元化格局缤纷呈现,文艺片纪录片迎春天

从类型上看,也更为多元化,除了喜剧、爱情、战争、悬疑等传统商业类型保持市场吸引力外,文艺片、纪录片也获得了市场的更多关注与认可。国产文艺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无问西东》收获7.5亿票房,《江湖儿女》《你好,之华》票房虽未过亿但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同样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影片通过镜头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大规模的航拍镜头记录下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此外,该片还用细腻温情的视角讲述了“大国”与“小家”间密不可分的深切情意,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道路上的不懈奋斗。

头部效应继续增强,结构性隐忧愈发明显

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催生了《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这样体量超过30亿票房的大爆款,但是留给中等体量票房电影的生存空间在变小,头部效应继续增强。根据艺恩数据,在2017年的时候,前十影片的市场集中度仅为36.4%,而2018年前十的电影票房高达42.4%,占了截至目前总票房的近一半。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一定不是胜者全拿的状况,在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隐忧愈发明显。

或临阵脱逃或浑水摸鱼,优胜劣汰抑制行业乱象

今年暑期共有超过20部影片改档或撤档,堪称是史上最混乱的一届暑期档。先是《爵迹2》因“制作原因”宣布撤档,随后是号称7.5亿投资的《阿修罗》公映三天后撤档,票房仅有5000万,成最大话题。

IP、炒情怀、回忆杀……这些都是高票房低口碑作品的惯用宣传套路,在今年也输得很惨。《爱情公寓》的次日票房跌幅达50%、《欧洲攻略》跌幅超70%,前者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后者则是粉丝电影不再吃香,市场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

互联网加速试水电影业,2019年春节档势头较猛

腾讯、猫眼、淘票票等互联网平台,深度介入电影出品的上游环节,每个档期都有重度投资出品或主导发行的影片上映;尤其是电影导演、新制作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积极性明显,推助电影新势力崛起。

此外,互联网影业公司在2019年春节档势头较猛。爱奇艺影业和“成龙专业户”耀莱影视(文投控股子公司)共同出品《神探蒲松龄》。阿里影业主投《小猪佩奇过大年》,分羹《熊出没》系列,主导春节档低幼市场。

□半岛记者王悦

2018年的中国影市有丰收有惊喜,有痛点有思考。这是频繁创造纪录的一年,609.76亿的年度总票房足以载入史册;这是市场净化回归理性的一年,资本退潮、票补取消、后流量时代,只有高品质、精神内涵丰富的作品,才能获得观众认可,赢得口碑。复盘一年的市场气象值得回味,而票房增速放缓之下,产业链的如何升级,是2019年乃至更长时间需要面临的问题。

新闻推荐

2019年 这些电影值得期待 复联4》《哥斯拉2》《疯狂的外星人》等电影来袭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提供的权威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总票房为609.76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2019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