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的,600亿票房背后,还有“寒冬”和 “老赖”

2019-01-03 16:20 大字

文|bsshzbt

编辑|边域蝉

2018年12月29日,中国电影票房踉踉跄跄爬过600亿大关。

但这一时刻,却再不复2015年内地电影年度票房破440亿时的豪情万丈。一切迹象表明,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过去。表面上,年度总票房数字还增长,银幕数甚至在“大跃进”,但背地里的,业内人士已经在盘算清点过冬的粮食。

早些年吹起来的华丽泡泡——大量的外来资金、对赌并购;大量的新建影院、虚假票房;大量的偷税逃税、流量演员、IP噱头——正在逐一被刺破。

市场露出了它冷酷的本质。

内地票房增速连续三年下跌,相比北美票房总额差200亿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官方数据,2018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609.76亿元,比去年的559.11亿元增长9.06%。

按照第三方数据平台猫眼专业版的统计,2018年总票房是606.87亿,除去已计入的售票平台的服务费,净票房是565.74亿。去年,净票房是523.86亿。

2017年官方下令把“服务费”计入了总票房中,但它和真正的净票房没有什么关系。(服务费是电影院线、影院售票系统提供商和购票网站共同收取的费用。新的票补政策出来后,服务费将被严格限制在每张票2块钱以内)

如果按猫眼统计的净票房来算,2018年的票房同比增速8%,2017年14.6%,2016年3.73%。也就是说,自从票房增速从2016年断崖式下跌后,这三年来,根本就没爬起来。今年还不如去年,基本处于滞涨状态。

2011-2018北美电影市场详情,涨跌幅度在8%以内

2015年之前,中国电影市场狂飙突进之时,行业里经常有“追赶并超越好莱坞”的呼声。彼时,北美影市多年不涨,票房总额维持在110亿美元上下,涨跌幅最大不超过8%。

如今,中国和北美的龟速看齐了。票房总量上,折合人民币照北美还差约200亿,但超越的话,暂时不敢再说了。

银幕数“大跃进”,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虽然总体的票房容量与北美有差距,但在影院数和银幕数总量上,内地早已高居全球第一。

2018年,全国新增银幕9303块,银幕总数已达到60079块,同比增幅18.32%。

2011-2018年内地银幕数增长详情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全球电影产业报告》,截止2017年底,美国和加拿大的银幕数总和是43216块,年增557块,同比增速只有不到1.3%。

2017年,全球银幕总数169275块,其中中国的银幕数50776块,占比30%。全球银幕数一年增长了14229块,其中中国增长了9597块,占比67.45%。也就是说,全球银幕数的增长,基本上靠中国。

按照去年9%的增速,截止2018年年底,全球总银幕数预计会突破18万块,其中中国银幕数的占比会达到约33%。

这还不是终点,快速增长或许还要持续。

不久前的12月11日,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电影院,并对一些符合政策要求的影院提供资助,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

也就是说,按政绩要求,未来两年,还要每年平均新增10000块银幕。

影院竞争加剧:万达场均人次连续下跌、星美成“老赖”

再看观影人次,2012-2015年度观影总人次的同比增幅跟不上银幕数增速,整体的趋势是逐年在缩小差距。

到2014年和2015年的时候,观影人次增速超过了银幕数增速。尤其是2015年,观影人次增速51.08%,银幕数增速34.06%。这造成一种假象,建再多的影院,都是不愁客流的。

但从2016年开始,大好势头急转直下——连续三年银幕数的同比增速大幅度超越观影人次增速。

银幕数的快速扩张、供大于求,造成的结果是,影院分流,平均单块银幕产出下降。影院竞争日益加剧,有的现金流紧张,有的经营出现困难、亏损,甚至关停。

拿多年来票房保持全国第一的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来看,年观影人次在2015年之前一直是增长的,并于2015年达到峰值271万,之后是连续三年的陡降。场均人次也从81跌倒了43。

全国第一的影院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三四线城市竞争力差的影院。

根据淘票票专业版的数据,截止2018年10月2日,全国在营影院数突破1万家。而2018年全年,总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按票房分账规则,影院能分到约52.27%,即1045万)的影院只有420家。往前,2017年是485家,2016年是约500家,2015年是587家。这说明高收入的影院数量也在逐年递减。

再看影院投资公司和院线。

全国第一大影投和院线万达院线,年度总票房和观影人次遥遥领先。但场均人次从2015年到2018年也是连年下跌的,且跌幅不小——分别为40、32、26、22。

作为上市公司,万达电影(由万达院线更名而来,主体为万达影院资产)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只有0.31%,全年预计涨跌幅在-10%到10%之间。之前的2015-2017年,它的年度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8%、15%、11%,也在连年下跌。

2014-2017年,万达影院国内每年新增的银幕数分别为369块、570块、994块、1444块。2018年虽然增速放慢了,但前十个月还是新增了491块。

截至2018年10月底,万达共拥有直营影院573家,银幕5062块。大肆扩张的结果是单银幕产出不断下降,万达影投2014年的平均单银幕产出为260.42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到2017年跌为16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6倍。到2018年,单银幕产出可能跌破150万元。

还有比万达老大哥更惨的,比如星美。星美曾经也是王牌影投之一。2015年仅次于万达、大地、金逸,年度总票房在影投公司里排第四。

到了2018年的时候,星美已经严重掉队,原因是资金链危机:拖欠片方的电影分账款,影城房租、物业费,拖欠员工工资、社保等,成了欠钱不还的失信“老赖”,大量影院被迫关停。

星美的垮掉也和快速扩张脱不开关系。

2015年星美控股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影城增至130家,银幕数超过1000块。截至2017年底,影城增加到365家,银幕数2290块。也就是说,银幕数两年半增长了2.3倍。而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15年-2017年只增长了不到19%。

年初时,星美实控人覃辉还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会从365家增加到450家,但愿望还没实现前恶果已经长出来了。

影视公司亏空,利润大跌债务高企

相比之下,依赖项目的制作和发行更惨。

过去风光的公司已年关难过:比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唐德影视、印纪传媒、文投控股等上市公司;基美影业、唐人影视等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以及像乐视影业、福建恒业等未上市的公司。

就披露的业绩来看,华谊、唐德、印纪传媒、文投控股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同比下跌幅度分别是-45.38%、-17.77%、-253.72%、-93.34%。光线的净利数字是同比大涨的,那是因为卖了新丽传媒给腾讯的股权收益增加所致,除去这部分投资所得,光线前三季度主营业务的净利润跌幅约为-36%。

新三板的基美影业就惨了,这家深度绑定法国名导吕克·贝松,曾参与出品过《超体》、《别惹我》、《飓风营救3》、《玩命速递4》、《勇士之门》、《星际特工》等大片的公司,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2.65亿、5.41亿;2018上半年亏损7846万,两年半合计亏损8.84亿。

这还只是表象的数字。影视公司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链危机。前几年市场火爆的时候,疯了似的抢购IP,囤积项目,高价签名导、明星,到处拿地做影视旅游小镇。市场冷却后,各路曾蜂拥而至的热钱迅速撤离,银行也因为风险过高放贷意愿变弱。本来就是空壳的影视公司,更加变成了空空壳。

截止2018年10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主流的21家影视类上市公司,有15家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质押股权套现,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唐德影视、北京文化、欢瑞世纪等,平均质押率高达80%,这跟其他行业比是偏高的。

剩下没有质押的,只有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五家,都是以影院/院线资产为主或占很大比重的,有实体资产和现金流支持的公司。

比如行业里的“明星”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的质押率分别为93.97%、97.81%,基本上是“这个公司已经不是我的”。外面找不来钱的话,只能变卖个人资产,以及通过不断赎回到期的旧质押,再作为新的质押出去,以此来续命。

华谊二王质押爆仓区间预估为3.02-7.01元。股价最低的时候跌倒过4元,目前在4.4元上下。A股还处在熊市趋势中,非常不稳定,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华谊兄弟总债务规模为69.15亿元,将面临较大的债券到期偿付压力。此外,华谊前期收购项目较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誉,中诚信国际将持续关注收购项目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及其可能引发的商誉减值风险。

虽然华谊表示公司各项业务正常有序进展,现金流正常运转,运营一切正常,并有信心全力筹措资金进行偿付。但外人信不信,就要看它兜里真的有没有钱了。

因为成为老赖,已经有很多先例。比如乐视网的贾跃亭,比如印纪传媒的肖文革。

比如同样做影视业务的印纪传媒。经统计,实控人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印纪华城、印纪时代涉诉事项累计涉诉金额高达78.85亿元。而目前印纪传媒股价在2.8元上下,总市值只有约50亿。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印纪传媒66.92%股份,已基本全部质押,且已全部触及平仓线。而这些股份,也因涉诉早已被法院全部冻结和轮候冻结。

“轮候冻结”的意思就是多个债主上门,讨债轮流来,即使最后资产被强制清算,很多债主可能都轮不上了。

财报显示,印纪传媒2018年三季度净利润-6点44亿元,预计2018全年净利润为-12亿元至-8亿元。这表明其公司经营方面已经彻底垮掉。

这家曾参与好莱坞大片《环形使者》、《钢铁侠3》一战成名的广告公司,2014年借壳做猪肉生意的高金食品上市,实现财富大增值——也是当年各行各业来影视业“抢热钱”的一个缩影和经典“成功案例”。

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潮水褪去后,那些裸泳的“健儿”,都会被一个个晾在沙滩上。

氪娱----专业、犀利、即时剖析影视行业热点

—————————————————————

声明:独家原创稿件,禁止转载!

新闻推荐

《海王》继续称霸北美周末票房榜

据新华社洛杉矶12月30日电2018年最后一个周末,北美票房成绩前三甲与前一周没有变化。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的奇幻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