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解释 这就是今年最好的电影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惊悚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电影世界也有版图。
举例来说,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占据了全球电影工业的大头。一旦美国出品,即使是独立制片的小成本影片,也有机会被全世界各地影迷热议与欣赏。一位学生导演,可能一不小心就一跃而成商业大导。比如最初凭借《电锯惊魂》上位的温子仁,正是现在最火的《海王》的导演。又比如今年备受瞩目的“桌面电影”《网络谜踪》,一下成了全世界影迷谈论的对象,导演说不定之后立刻就会晋升为工业体制中的宠儿。
《网络谜踪》海报
一炮而红的小制作固然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在美国之外,比如欧洲,每年也有不少让人惊喜的佳作涌现。摒弃掉“艺术”、“小众”、“沉闷”等刻板印象,其中一些佳作堪称商业性、创意与深刻主题的最好结合。可惜的是它们并不多为人所知,也难以获得与其高质量相匹配的全球口碑。
如果仅仅跟着热点推荐影片,那么就会错失更有乐趣的事业:找到一部真正被埋没的好片,推荐给大家。
比如这部《罪人》。
《罪人》海报
这是一部丹麦小成本影片。无论对于导演或演员,我们都知之甚少。只知道导演也是本片编剧,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本片于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公映,获得不少好评。
大约有人写过这样的推荐语“一个寻人故事,精彩堪比《网络谜踪》”。然而我认为本片比《网络谜踪》还要优秀。
这就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简单来说,本片以1:1的时间,描述了发生在一个半小时里,一个警方接线员通过电话试图营救求助者的故事。然而实际展现的场景,我们能看到的,却只是一个人不断接电话的过程。镜头始终对着接线员,甚至几平米的房间场景都显得过大了,夸张点说只需要一人一桌一台电脑和电话足以。一切外部事件的进展,我们和接线员一样,都只能通过电话里的声音,完成全部想象。
然而扣人心弦的紧张感,始终在维持着。
这就是影片的全部场景。两个接电话的房间,几个充当背景的演员。
当然,电影发展了一百多年,几乎没有任何创意是凭空而来。类似小空间,韩国拍过以电视主持人为背景的《恐怖直播》,故事大部分只在直播间里完成;英国有一部《洛克》,全部情节就是主角一边开车在高速上飞驰,一边讲电话,串联起他生活的各个侧面;而描述一个人被关在棺材中的《活埋》,空间场景之狭小,也成了让观众难忘的一次体验。
如果光着眼于小空间拍摄的技法,《罪人》也并不是最令人惊叹。然而,本片相比其他同类影片,却在真实感、戏剧性与节奏的张弛有度上取得了最好的平衡。
因为无论是“人被活埋进棺材里”,“电视直播中恐怖分子打来电话”,或是“通过电脑桌面弹窗了解父亲寻找失踪女儿”的全过程,都是“假定性过强”的设定。“假定性”,是个戏剧理论用语,大致表达的是“戏就是假的”。然而电影,更侧重于“拟真性”,越是真实,观众代入感越强,也越引人入胜。“假定性过强”的戏,往往因为剧情设置太过离奇,或是导演铺垫人物状态不够写实,看着就有不少编造的痕迹,让人难以采信并投入自身,于是观众也就难以投入其中了。
《罪人》所做的,是充分在小成本空间内,从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理解的常态——“警方接线员的工作”开始,渐渐转入到极为戏剧性的情境之中。接警电话的工作,必然会遇到不少紧张状况,然而要把事件拉长到一个半小时的长度,需要的是编剧精密的编织能力;而仅仅通过电话的画外音完成全部想象,更是某种电影艺术技巧的高超运用;影片的情节发展没有什么陈词滥调,保持了节奏的高度统一,更是同类型小成本的集大成者。
影片故事,主线描写的是一位女士报警求助,自己正被人绑架挟制,开往不知何处的目的地。虽然被绑状态下还能打电话,这点略有奇怪,但很快我们就通过接线员收拢信息得知,绑架者就是她的前夫,两人显然是纠葛中产生争吵,前夫一怒之下绑走前妻。而他过去入狱的背景,更是让人对事态走向产生担忧。一桩看似常见的家庭情感问题,眼看就要升级为骇人听闻的暴力犯罪。
巧妙的是,在接听电话的间歇,通过主人公接线员的只言片语,我们得知他是一位因为工作失误暂时调配来接电话的警察。于是他超过一般接线员的侦查能力,或是对受害者施加援手的强烈责任感,都有了说服力。即使行动已经超过了平常接听电话的工作职责,我们却仍然相信,这是拥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警察应该做的。而他所对抗的,恰恰是现代社会过于分工明细的官僚体制,每个环节似乎都完成了职责,然而却远没到全力以赴的程度,也由此会放任犯罪和冷漠。
危险来临时,如果我们都不能相信警察会尽心尽力,那么我们还能信任谁呢?
受害者6岁孩子的出现——哪怕只有声音,更是强化了主人公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他甚至动用自己过去的私交,不断求助上级和同事,让他们超越常规程序,希望能找到更多有用的线索,救下这位身处危险之中的母亲。这是警察对孩子必须履行的承诺。
这一过程,构成了影片紧张的故事主体。能救出人吗?不断想办法,却不断碰壁,影片证明了原来警匪片的节奏张力,不需要通过外部动作戏,仅仅是对白和环境的想象,一张一弛,或温情或震动的情绪变化,就能够塑造出来。影片刻意减少了视听冲击,我们反而更加关注于剧情和人物的塑造。这是类似“极简戏剧”那样的“极简电影”。
而意外和隐情,悬念和设计,永远也是警匪片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相比于大多数影片“为戏而戏”的廉价翻转,本片故事却由于转折,进入了更为深刻的层面。当警察明白自己并非从电话中听到了全部真相,震撼之下他对自己过去的行为也开始反思,于是之前对他生活工作的铺陈剧情,看似闲笔,有了全新的意义。我们能看到他检讨自己个性和行为缺陷,并促成人物在最后剧情中的转变。
这是更为扎实的,戏剧性的冲突。如果说在《网络谜踪》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父亲始终对女儿强烈的爱护,那人物前后的变化也仅仅是爱的方式有了改变。而本片中,人物的转变,却达到了“赎罪”的级别,这也是影片《罪人》二字的真正含义。
如果剥离开警匪片的外壳,类似所有北欧电影苍凉肃穆的风格那样,影片的主题实质上是在探讨权力执法的边界,询问何为“正义”,司法程序的合理性等等,这些极为严肃的社会命题。难能可贵的是,引人深思,却并不沉闷。
为了避免剧透,只能介绍这么多了。说到底,小成本拍摄、空间限制、画外音代替画面都只是形式。人物和故事设计,才是影片真正的核心。在这个快餐时代,也许很多人适应通过看图说话、旁白讲述“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而不是“真正去看一部电影”。然而,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误解。电影的魅力,在于亲自去看,去感受,而不是仅仅觉得“我知道了这个故事”。
这样一部好片,就值得去亲自找来看一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巨慧临近年末,国内影市也将迎来“期末大考”。据统计,12月票房超过37亿元就可以让2018年的总票房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