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螺蛳壳里的青春
□王文珏
【关键词】人生发射前的黑色时刻
科学家曾经介绍,火箭发射最危险的时刻有两个,其中一个是起飞状态,因为所有发动机启动着,多种系统复杂交错,其中任何一个不正常,都有可能产生瞬间爆炸。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发射和长途飞行,最危险的时刻,你觉得是哪个?我觉得是中学时光。
所有感官意识都打开了,启动着,充满电量地疯狂负荷着。可是,完全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也不理解这世界的构造和逻辑,更不懂如何释放掉那些充满破坏力的电荷。
这样的时光,回首或许充满诗意,但经历时却危险而困惑。今年跻身美国电影学会奖十佳片的《八年级》,讲述了一个初三迈入高一门槛的女孩,内心的焦虑艰难。平朴的故事,令人心中微颤。
凯拉跟着父亲生活。从初中开始,她每天自录一段视频,上传到朋友圈。里面是她对生活相当“有条有理”的观点,一会儿鼓励人生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会儿讲述如何理解尝试与失败。但她的朋友圈没有人点击,唯一的点击是她自己,偶尔还有父亲。这不奇怪——她没有朋友。
凯拉不喜欢社交,或者说恐惧社交。这是许多小毛孩的通病?在家一条龙,出门一条虫。她在毕业典礼上荣膺“最安静小姐”,在班里一种近乎不存在的存在。不管心里多么有想法,渴望交流,高大驼背的身躯,就是那么不配合的僵直着。偶尔被邀请去泳池派对,紧张的只想闷在池子里,永远不出来。
《八年级》表面讲述着凯拉的成长琐碎,投射的却是所有青春年少的焦虑,被困住的惑。一切想得到的和得不到的,骄傲和卑微,形成的巨大矛盾,让少年拿起手术刀般的利刃,向着自己的灵魂不断切割。这是作出修改的时刻,每次成长都有如突围,甚至散发出青春的血腥。当人们从童年的温暖窝第一次爬出来,看到外面的天地,展开属于自己的半成人式社交,却发现世界遍布筛选,自己很可能被拒绝。
凯拉对自己的厌弃和对自我的珍惜,都表现的恰到好处。在朋友圈孤独发消息的她,像一颗没人理睬的小行星,自我旋转;白天背着书包的她,畏于各种交流,她也尝试过,却被更多“质优”少年刻薄地嘲讽回来。当第一次拥有一个高年级“朋友”,她激动地削足适履地去迎合,完全看不出情谊的含金量。对于青春的自我限定,影片进行了一场最好的展示,一个懵懂女孩儿如何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为了这个世界与周遭交战——这场战争实际上不是征服,而是如何让自己投降。
故事让人再次触摸到年少时所有的玻璃幕墙,边边角角,冷硬横亘。人们虽然后来都将破墙而出,但它依以各种新旧形式存在——小团体对个体的排挤,优势对于弱势的嘲笑,不合时宜者的羞耻感,所有人对社交圈的极度依赖……依然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
钱钟书老先生说,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而对于那些过于懵懂的成长,细看也是充满尴尬的残酷。所有狂妄和卑微,都源于对自我和世界之间不真实也不平衡的称量。影片就把那些最尴尬的瞬间,最痛苦的早慧,最能引领成长的伤害,轻轻放置在面前,让你细细打量。这种视角不是成年人带着“过来人”的批判看少年,而是让成年回到少年,在少年的内部,重新感觉那些沉重的真实,不知所以的渺小悲欢。
少年的成长是近年热门题材。2014年《少年时代》,2017年《伯德小姐》,用很消光的手法讲故事,都屡获大奖。《八年级》算得上结构最微小的一个,但它不拒细小,螺蛳壳里的真实更显真诚。它让所有“后成长”人类,重新感受到灰色厚茧的闷气,也惊觉少年走上前打一声招呼的勇气,并不亚于如今的翻山越海,逆水行舟。对茧壳内曾经忍着疼痛,对自我认真又执着地探索,由衷赞叹。
新闻推荐
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康斯坦斯·吴、杨紫琼、亨利·戈尔丁等演员出演,改编自全球畅销小说的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