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过亿的仅两部,纪录片高口碑与低票房的魔咒何时才能打破?

2018-08-04 23:24 大字

近期,聚集慰安妇题材的国产纪录片《大寒》发布定档信息,影片将于8月14日重新公映。此前,这部纪录片曾在今年1月12日上映了一个月,然而因排片低,票房也只获得143.1万。如今这部影片的再次定档,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国产纪录片这一话题的关注。

其实今年国内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并不算少,除了《大寒》,《厉害了,我的国》、《出山记》、《海龙屯》以及《您一定不要错过》等多部纪录片也都已经上映,然而无论从票房上还是关注度上,只有《厉害了,我的国》和《您一定不要错过》这两部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票房上前者获得4.8亿,后者即便是有崔永元坐镇也仅有524.8万的尴尬成绩。

在八月档期里,除了《大寒》的再次重映,还有《大三儿》、《最后的棒棒》等两部纪录片将要上映。对于这几部纪录片的命运,【话娱】记者觉得前景似乎并不明朗。虽然《二十二》在去年暑期档上映时曾获得1.7亿的票房成绩。然而这样的数据和个案的成功并不能掩盖这几年国产纪录片市场整体遇冷的事实。国产纪录片的寒冬依旧漫长。

票房之惨:过亿影片仅有两部过千万不到10部

在我国每年上映的影片里,纪录片这一类型是一种极为尴尬的存在。不仅每年上映的数量少,而且能够被观众熟知并获得可观票房的寥寥无几。

【话娱】对2000年后上映的国产纪录片的票房进行了梳理并制作成表格,通过历年纪录片票房排序可以看到,目前国产纪录片票房在一亿以上的仅有两部,分别为今年的《厉害了,我的国》以及去年的《二十二》,二者票房分别为4.8亿与1.7亿。

而票房在一千万至一亿区间的仅有6部,分别是《我们诞生在中国》、《重返·狼群》、《五月天追梦》、《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永远的焦裕禄》这6部。值得一提的是,《五月天追梦》为五月天音乐影片,严格意义上已经与纪实性的纪录片相隔很远。

此外,还有19部影片票房在100万—1000万区间。其中既有近几年知名度颇高,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天梯:蔡国强的艺术》、《舌尖上的新年》、《摇摇晃晃的人间》、《生门》等纪录片,也有《我就是我》、《一路逆风》、《火力全开》等以歌星为噱头的演唱会,甚至还有趁着当时《小时代》系列票房大火而将拍摄花絮剪辑而成的《最好的我们》。

而在这些影片之外,还有大量的纪录片的票房均在100万以下以及更多的纪录片无缘于院线的残酷现实。

矛盾之深:佳作和市场脱离票房差不是因为作品不行

【话娱】注意到,相对于每年上映的故事片,纪录片虽然上映的数量上少但口碑往往不错。抛开个别为响应政策歌颂人物或时代献礼的影片以及以明星为噱头的圈钱影片,多部纪录片的口碑均让人眼前一亮。

在近三年上映的18部纪录片里,豆瓣评分在7分以上的达到了12部,而评分在8分及以上的也有8部,评分在7分以下的仅3部,另有3部暂无评分。

然而即便是多部影片评价均比较不错,但票房上多不理想。即便《二十二》票房上过亿,《我们诞生在中国》、《重返·狼群》、《旋风九日》、《喜马拉雅天梯》等影片票房过千万,仍旧掩盖不了《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摇摇晃晃的人间》、《舌尖上的新年》、《生门》这4部评分在8分以上,票房不到300万的现实。

这其中《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对于对于个人梦想的执着追逐,《摇摇晃晃的人间》对于个体改变命运的呼唤,《生门》父亲对于新生命的艰难选择,相对而言,影片中这些内容的展示并不差,然而这几部影片无一例外都遇上了票房上的尴尬。

创作之痛:视野小题材局限市场远未成熟

【话娱】认为国内纪录片普遍票房不高主要有这几个因素。一是影片自身特性。相对于其它影片类型,纪录片这一类型比较特殊,它不会给观众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也没有什么戏剧冲突,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纪实的风格也不会让它有太多的镜头剪辑,从而带来节奏很慢。

而目前国内的主流观众看影片更多还是奔着看一个精彩的故事,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娱乐占了很多成分,这也导致观众要不通过喜剧影片获得快乐的心情,要不通过爱情电影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要不通过好莱坞大片获得视听上的享受,很明显纪录片并不满足以上几点,这也导致其市场毕竟有限。

二是相对于国外纪录片题材的丰富,国内纪录片在题材上还是很狭窄。在欧美,纪录片是一个很常见的影片类型,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风光探险,也有动物环保,也有战争纪实,多样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既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也为这一市场培育出更多的受众。

然而在国内,因为没有专门的资金雄厚的纪录片公司,纪录片的创作更多还是个人或团队创作,在资金,在画面上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导致国内的纪录片制作上以小成本为主,播放渠道上也没有欧美等国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整个市场空间又不大,从而带来国内纪录片创作者整体上比较艰难。

三是视野上也没有国外的宽阔。像近些年,以《我就是我》为代表的明星演唱会,以《您一定不要错过》对老电影的情怀追忆,《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将火爆的电视节目搬上大银幕,这些或走粉丝路线,或是贩卖情怀也反映出当前国产纪录片格局小等问题。

其它像国产记录片的内容表达形式也有不少因素。目前国内的纪录片更多的偏向于个人情怀或社会事件,如《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生门》,整体风格上要不与观众距离遥远,要不在表达上比较沉闷压抑,这也导致很多观众觉得纪录片“不好”看,从而带来了纪录片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此外,像目前还未建立起成熟的纪录片市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在院线上,对纪录片排片低,因为制作成本低宣传不到位,无法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到纪录片,这也带来其发展的瓶颈。

当然纪录片整体上生存空间小,并不代表这一类型无作为。像近三年的《二十二》、《我们诞生在中国》、《重返·狼群》的日渐崛起也让人看到纪录片也可以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的。当然这三部影片的火爆与内容表达以及市场等都有着诸多的关系。

《二十二》虽然涉及到慰安妇这一沉重的话题,但创作者没有揭露伤疤,也没有走向煽情或苦情,个人与家国在内容上能够引起国人的强烈认同;加上冯小刚、张歆艺等诸多明星宣传造势,上映日期8月14日又是国际慰安妇日,次日为日本投降日,内外多个因素导致这部影片实现排片和票房的逆袭。

《我们诞生在中国》的票房火热一是内容表达上主打中国几大特色动物,内容轻松活泼;二是陆川导演,周迅配音,这部纪录片无论从内容还是主创阵容都远胜于一般的国产纪录片,影片最终获得6000多万的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返·狼群》胜在情怀和自然生态上。影片以个人的视觉探讨了与狼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内容上别具一格,同时将“狼”这一特性拍出了感人的一面,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狼“凶残”一面的认知,也赢了不少文青的眼泪。

可以说以上三部在纪录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创新,也更有利于观众的观影,这同时也给今后的纪录片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当然国产纪录片靠明星站台宣传并不现实,而根据内容题材或是找到轻松有趣的表达方式,或是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有新的解读,也不失一种方向。这对于即将上映的《大寒》、《大三儿》、《最后的棒棒》也同样如此,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放下过于自我的表达,方能与观众有很好的交流。

作者:雪夜我独行

责编:贺永标

副主编:金宇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新闻推荐

李冰冰这身长裙真是太美了,旁边的外国女星露胸也没比过她

由李冰冰、杰森·斯坦森等人主演的电影《巨齿鲨》将于8月10日在全国上映。今日,电影在北京举行中国首映礼,各电影主创都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