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起跑线》?

2018-04-06 20:51 大字

来源丨一起拍电影

作者丨魏建梅

这一次,我们的确又被打脸了。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当下国内很多家长的“共识”。《起跑线》直面的就是有关孩子“起跑线”教育的这一话题。

对,还是印度电影。中印两国相同的社会问题,但又一次让印度电影抢了先机。

上映三天,《起跑线》的影片口碑一如既往地位居高位。目前,《起跑线》猫眼评分9.0,豆瓣8.1。

其中,猫眼有80.2%的用户给出了9-10分的评价,豆瓣中也有80.5%的用户都给到了4分以上。而“符合国内社会环境,但国内拍不出”的类似言论在豆瓣评论区也比比皆是。高口碑的加持,《起跑线》最终能走出票房长线,预测其票房最终可以达到2亿左右。

其实,每逢印度电影上映,国内总会掀起一波自我批判浪潮。但尽管如此,国内电影市场似乎并没有形成改观大势。大部分国内电影人仍然始终游走在安全领域,对于真正能触碰到社会痛感的敏感题材仍然畏手畏脚,不敢靠近。

这不禁让我们再次发问:我们真的不能拍不出《起跑线》吗?印度电影在国内接连爆发,真的有触碰到国内电影人对于电影的赤诚之心吗?我们离印度电影究竟还有多远?

印度电影在国内的接连成功,

在于国内电影市场人文关怀作品的断层

《起跑线》讲的是一对新兴中产阶级父母,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尝尽各种方法要把女儿送进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的故事。故事可以说既简单又套路,但最耐人寻味的还是隐藏在故事之中的,印度电影一贯敢拍敢言的人文关怀。

与《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起跑线》也将视角对准印度畸形的教育体制。不过,这次影片的主角不再是深处困境的学生,而是同样饱受体制危害的家长。

影片中,号称月光集市“商业大亨”的拉吉和太太米塔,为了顺利把女儿送进德里文法学院,跻身上流社会,可谓绞尽脑汁。买学区房,参加父母面试培训班,甚至企图通过贿赂、走后门等非法途径获得入学资格。最后,拉吉和米塔通过“做苦工装穷人”的方式赢得了这场“幼儿园招生”大战。

作为“望女成凤”的典型父母代表,拉吉和米塔为这场战役尝试的所有方式似乎都不为过。但成功后的拉吉和米塔却为此深感愧疚。因为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剥夺了真正穷人孩子的受教育权基础上的。

这样的结果对于拉吉和米塔来说,同样也是始料未及。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原本就已经病态百出的印度教育体制。另外,在这畸形的教育体制背后,阶级固化、种姓制度等社会问题也不断蔓延滋生。这些也都在影片中被毫无保留地揭露。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中那一群穷人所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那种为朋友女儿筹学费,不惜借机碰瓷的单纯,那种即使自己孩子没有被录取,也要含笑为朋友庆祝的善良。也正是因为他们,拉吉和米塔才真正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并勇于回到原点,送女儿进了去往公立学校的校车。

人文关怀的凸显是印度影片的一大杀手锏。《起跑线》中拉吉和米塔的自我成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前《三傻》从学生角度对教育体制的讽刺,《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关于重男轻女等问题的反击,《我的个神啊》《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对于宗教的抨击,无不体现着印度电影人对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关怀。

而对于跟印度有着相似社会环境的我们来说,反映家暴、重男轻女等社会问题的印度电影同样能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另外,《起跑线》中凸显的新兴中产阶级关于孩子教育的焦虑感,在国内难道不也是同样存在的吗?

现如今,国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中产阶级群体。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并跻身名流,这些新兴群体同样会将这一厚望寄予孩子身上,逼迫小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企图从技能上不落后于其他小朋友。

相比于印度版《起跑线》通过父母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方式让孩子进入名校,来表现幼儿教育“起跑线”的问题。国内这种现状,何尝不也是一种幼儿“起跑线”教育的一种诠释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向切入也更贴近国内现实生活的。

然而,会有人拍吗?几乎不会。但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想法创意真的被落实到了实处,再配以一个适合出演且有演技有实力的演员,比如黄渤。这样一部片子,其票房肯定10亿起步,甚至攀升到20亿。

印度反映社会现实的人文类电影在国内部部好评,部部爆款背后,其实恰恰证明了国内电影在这一领域的断层和缺失。国内没有人拍,习惯并精于此类题材的印度影片自然也就被抬高了身价,并给予中国电影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我们也曾站在“起跑线”的边缘

我们真的拍不出像《起跑线》这种反映现实的影片吗?其实并不是。

像早期的《秋菊打官司》,以及《我不是潘金莲》《驴得水》等都是深刻批判现实的优质影片。但可以发现,这类电影大都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主的老一代导演在操盘。去年大爆的《芳华》也是由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冯小刚导演拍摄完成。

如今,这一代导演俨然已被很多新兴导演所替代。而新一代电影导演大多都聚焦在年轻人喜欢的题材领域,他们拍出的作品也大都在迎合年轻受众。在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阴暗面方面,则很少有人会涉及,将其搬上大银幕。

如此,这些新时代的作品,在画面表现上或许会更炫酷,但在故事架构以及价值观的传递上也就缺乏了那么点人文情怀。

但是印度现实题材影片在国内接连火爆,说明中国年轻观众还是喜欢、认同这一题材的。

另外,不管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还是《起跑线》,在登陆国内院线之前都已经在印度上映了。国内在正式上映之前,网上也都有了资源。但在这样的前提下,影片仍旧取得了强烈反响和较为不错的票房成绩。显然,这一类影片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刚需。

观众对于人文作品的需求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但电影人、作品却双双出现了断层,而我们也离“起跑线”越来越远。

中国如何才能拍出《起跑线》?

印度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些问题在国内的严重程度甚至丝毫不亚于印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可供国内电影人大施拳脚的丰富沃土。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拍出像印度电影一样有思想深度的电影。

还是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拍出来呢?

首先,国内电影人一定要敢于正面困境,不断做出突破。人文类影片的创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类题材上,人物设定、故事进展不仅要求贴合现实,还要有更为丰富的含义性、批判性,以简单的故事映照整个社会大环境。

比如《起跑线》《三傻》从一个家庭,或三个学生出发,讽刺一个国家病态的教育体制,《摔跤吧!爸爸》同样立足家庭,反映重男轻女、甚至国家机构的黑暗面等社会问题。

但有困难并不意味着做不到。前几年,国内同样出现了很多批判现实的力作。像《我不是潘金莲》从一对乡下小夫妻入手,揭露黑暗的官场生态,《驴得水》从一群支教教师出发,表现出知识分子以及各阶层的丑恶嘴脸。这些优质的国内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批判现实类作品因为题材的特殊性,难免要触碰红线,向禁区贴近。这也是国内很多电影创作者对这一类型望而却步的原因。

但审查并不是人文类题材作品无法在国内生根发芽的借口。去年,《二十二》《七十七天》《冈仁波齐》《芳华》《无问西东》这些爆款人文类影片接连出现,以及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包括电视剧领域的《人民的名义》等原本很难通过审查的影片,也都如愿与观众见面。

因此,我们拍不出像印度影片一般具备人文关怀价值观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关乎审查的力度,其关键还是在于创作者本身。

对于国内电影人来讲,满怀对整个社会的关怀,勇于做具有人文价值的作品,才是真正成为大师的必修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电影人一定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敢于往前走,为国内电影的开放发展不断寻求突破口,为推进完善国内审查制度做贡献。也只有这样,国内电影市场才能繁荣起来,并逐渐走上正轨。

新闻推荐

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5日开幕《红海行动》《十八洞村》入围角逐天坛奖

日前,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举行发布会,公布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15部入围影片和电影节开闭幕影片。其中,中国影片《红海行动》和《十八洞村》入围角逐“天坛奖”;徐峥监制、任鹏远导演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