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号玩家》重新认识极客文化
随着《头号玩家》的公映,电影史上可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挖彩蛋”活动。
《头号玩家》电影海报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这部电影,随处可见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彩蛋”问题,影迷现已在片中找到几百个游戏、电影、电视、音乐、动漫彩蛋,实则让人惊叹“我看过的再强大的YY文原来也能电影化”,这是非常厉害的。
但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大家都乐此不疲的寻找彩蛋?
按理说,结果《头号玩家》的故事,这样的偏于老电影、游戏、动漫ACG领域的噱头,跟如今的主流文化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多数被我们称之为“亚文化”或者“宅文化”,还是偏于小众的。但像《头号玩家》这样,能在流行文化中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这可并不是“小众”、“亚文化”这样的词就可以一概而论的。
3月初出版的原著小说,当时出版社的翻译是《玩家1号》,但华纳却并没有采用这个中文译名
归根结底,《头号玩家》电影中蕴藏的那些彩蛋信息,以及如今在互联网上产生的热潮,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叫做“极客文化”。
《头号玩家》的彩蛋大家都在挖,这里不妨我们跳脱电影,来关注一下让这部电影产生热潮的动力——“极客文化”。
一、从边缘文化到世界中心
电影《头号玩家》中所表现的内容,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些偏于“亚文化”领域的产品,比如老电影、动漫、很多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游戏,以及没怎么听说过的游戏主机(雅达利)。但有趣的是,《头号玩家》中,随处可见的一个词就是“ fashion culture”——流行文化,这是为何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也许会异军突起,比如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大众视线中的极客。极客的火爆基本上归结于技术性社会的蓬勃,让这群曾经不受重视甚至因特立独行的风格而被鄙视的群体走出地下,比尔·盖茨、乔布斯、拉里·佩奇、李纳斯·托沃兹等人就是典型的极客代表。
在一些表现次时代的电影中,以极客为主视角的片子很多,因为这群另类与先进相结合的人物因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能够产生极佳的戏剧效果。《社交网络》《三傻大闹宝莱坞》《生活大爆炸》等歌颂或妖魔极客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与之对应便是席卷全球的极客文化热潮。
《头号玩家》原版小说封面
《头号玩家》就是一部极客电影,不仅仅是电影所表现的内容,还在于电影对“极化文化”的表现和所产生的影响。
1、名词释义:极客是什么?
极客,来自于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原意为形容反常、怪咖这样另类的人群,贬义词。
在收集英语流行词汇的urban dictionary上,geek一词的定义,专门和nerd(呆子)做了区隔。按照该在线词典的解释,极客指的是不擅运动,但在电玩、动漫、互联网等领域有建树的人
这是一个外来名词,最早可追述到中低地撒克逊语中的“Geck”(意思为傻瓜,怪胎)和南非荷兰语中的“Gek”(意思为疯狂)的结合体。包括如今的斯堪的纳维亚语系中,比如在瑞典语“g?ck”和丹麦语“g?kke”为前缀的词语中,都有形容傻瓜或者取笑他人的意思。该词语最早起源于18世纪奥匈帝国中一些展示畸形、怪胎秀的马戏团中,以“Gecken”的词根形式出现,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汇随着这些游走世界各地的马戏团传入北美,最后变成了现在的“Geek”。其词根本意就是形容那些怪胎、反常的人,带有极深的贬义。
2、极客发展概略
就像我国的“囧”字一样,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产生了新的释义,极客也一样。
在1952年著名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因的短篇小说《困境中的一年》中,“Geek”一词首次用来形容那些科学、数学和高新技术爱好者。后来就像很多词语新解流传方式一样,这个偏门的释义在小范围群体内迅速传播,起初经常在上世纪60-70年代那些对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狂热的技术人员中出现,用于形容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技术癖,其中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就属于其中之一,但当时限于时代的发展,极客还并未形成气候,而且在公众眼里极客还是带有贬义色彩,尤其对是那些计算机黑客的泛称。
在计算机最初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爱好者通常被分为两类:一种是那些品学兼优、生活循规蹈矩的技术人员,而另一类对计算机技术有着狂热的兴趣的人们,他们生活没有规律,作风离经叛道、喜欢左道旁门的人士,对技术的痴迷已经达到不正常的阶段,用句武侠小说中的话来形容就是“走火入魔”,他们被称为极客,他们都是那些未被主流社会承认的地下精英。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兴起,随着当年以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为首的一帮极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日益扩大,极客们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面前。那些一直被视为怪异者的边缘人物,突然被历史之手推向舞台的中央,转变成为社会主流,极客们也因此对自己“以局外人的身份翻身做主”而感到骄傲,这个词语也渐渐进入大众视野。
《纽约杂志》有关奥巴马与扎克伯格等IT新贵会面的报道
举个例子,就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2月17日的私人晚宴上会见Facebook总裁马克·扎克伯格一样,次日《纽约杂志》以“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会见总统”为标题引起极大反响,要知道当时Facebook的用户在全球已经有十亿之众,马克·扎克伯格就像一个教主一样统领着自己数亿教众。
3、次时代的宠儿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极客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这个词语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在上世纪中,极客往往只是存在于研究部门、实验室等相关机构,如今极客一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其他行业中,但都逃离不开技术领域,比如“数学极客”、“网络极客”,指那些对该领域兴趣狂热并花费大量时间钻研的爱好者,他们并非是科班出身,但所花费的精力和创造的成就要高于大部分专业人士。如今的极客擅长使用技术手段、创新能力和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不断地将更新更好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推向高潮、推向顶点。
他们越来越多占据企业高级职位,拥有大量商业和政治影响力。这种走偏门的技术狂热分子被赋予了宗教信仰般的魔力,他们是对科技力量顶礼膜拜的产物,是从亚文化群体到时尚潮流的代名词。
4、流行文化
《大动量:什么控制了我们的世界》封面
极客的发展是有一定历史必然性的,英籍澳大利亚作家马克·罗德(《大动量:什么控制了我们的世界 》)曾经指出极客的崛起代表着人类进化的新阶段。他认为在高科技的时代环境中人际关系将趋于淡化,但有利于极客向的人群发展,甚至包括一些社交恐惧症、多动症、朗读困难症患者,在以往这类人群可能一直处于劣势,但他们独特的认知特质使得他们在科技时代找到共鸣之处,从而异军突起。
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世界绝大多数精彩都是被各式各样的极客们所塑造的,传统商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东西开始被极客精神所影响,从电子产品到网络文化,从当年比尔·盖茨偏爱的背带裤、短袖衬衫风靡一时,到如今极客文化的代表的黑框眼镜、无镜片眼镜,科技、创新、复古。这些追求完美的思潮渐成时尚,而极客此时与其说是一个小众群体的名片,不如说是这个被科技所重塑的商业时代的意识形态,IT业、科学界、时尚领域极客的身影无处不在。当然其中也包括电影,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电影极客”。
5、“电影极客”
无论作为影迷还是电影从业者,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极客,就没有好莱坞电影的今天。
在北美历年的票房榜上,那些动辄耗资数亿的巨制和一枚枚票房炸弹的产生,极客在其中占用很大影响力。对电影从业者而言,通过创新性的技术在大银幕上创造一个个奇观是他们主要工作方式,这样的群体在。以徐克为例,他是华语电影界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电影极客,一直引领着华语电影的科技潮流,大胆地将创意与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绝佳的电影效果。像是这样的电影从业者在好莱坞更加不胜枚举,沃卓斯基姐妹、J·J·艾布拉姆斯、詹姆斯·卡梅隆、吉尔莫·德尔·托罗和阿方索·卡隆都是其中的代表。
《头号玩家》的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是一样。
这位犹太裔导演,之所以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导演,并不仅仅在于他拍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奥斯卡殿堂级的佳作,获奖的导演多了,为什么斯皮尔伯格最著名呢?
因为斯皮尔伯格是一名极客导演,他的电影不仅能引发人的思考,还可以受到大众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侏罗纪公园》与《辛德勒的名单》本质上是一样,都是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作品。就像电影大师费里尼曾说过,斯皮尔伯格是幸运的,因为他喜欢的东西正是大众喜欢的东西,放到《头号玩家》中,不正是这样吗?
二、《头号玩家》中的极客内涵
《头号玩家》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对“极客文化”现象的隐喻,电影中寻找哈利迪“遗产”的三个彩蛋任务,无论从电影的角度,还是导演的私人兴趣,无不代表着极客文化。
1、开源节流
电影中,哈利迪用“寻宝”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绿洲”产业的全部股票送给冠军,这就是典型的极客“开源节流”意义。
《社交网络》剧照
网络时代留给极客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就是资源共享。看看《社交网络》就知道极客们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免费是极客始终贯穿的战略方针。喜欢钻研的劲头让他们能在网络这个大广场上始终能够担当搜索旗手的任务。BT、P2P、电驴这些免费的资源工具在极客的带动下早已普及。开源、免费、无中心、反垄断,这些就是极客们在网络上掀起的自由运动。
电影中的“寻宝”,这是极客对个人自由的极高追求,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展开了商品社会的一次旷日持久的战争。平心而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如今就不会享受如今遍布网络的电影资源、越狱的苹果手机、破解后的游戏主机和无数免费软件。
2、求同存异
《头号玩家》中,主角寻宝队与IOI公司之间的大战,有网友戏称为“游戏高手大战人民币玩家”,其实这就是极客反垄断开源的代表,同时也象征着极客文化的另一种特征:“求同存异”。
《星战迷友》剧照
在著名的极客电影《星战迷友》中,几个《星战大战》的粉丝与《星际迷航》的票友大混战,代表着绝地原力与瓦肯心灵术的对决。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所爱的权利,极客也不例外。不过相对而言,极客尚能保持相对理性的思维。“求同存异”是极客们共存的主要原则。
因为从大方向上来看所有人的目的性是一致的,极客群体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井水不犯河水”,除非像《星战迷友》中那样涉及到自身“利益”,否则很难出现大规模械斗。就像英剧《IT狂人》中,两位奇怪的电脑“专家”组成的搭档,日常摩擦不断但结局都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节奏,因为所有极客无论档次高低,他们的处世方式是非常合拍的。而《头号玩家》中,主角团队与反派幕后的技术精英,同样是求同存异的存在。
最为讽刺的是,当主角完成最后的彩蛋任务,所有人都站在了主角的一方,最终大反派,那位纯粹的商人,也没有扣下罪恶的扳机。
3、新潮/复古
即便掌握着最高端与最先进获取资信的方式,但大多数极客仍然保留着比较传统的资源渠道。
复古,这个代表怀旧的名词,对于极客来说,是一种简约而独特的兴趣。多数极客都是时尚与怀旧的矛盾统一体。英国著名的极客杂志《SFX》的读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客群体组成的,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少录像带租贸店,他们迷恋超级显卡下带动1080P游戏和视频,却仍然不忘八位机曾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如今流行的卡牌桌游就是在怀旧极客的带动下重新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头号玩家》里主角韦德开的赛车,结合了《回到未来》与《霹雳游侠》两部影视作品中招牌车辆的特点
《头号玩家》发生在未来世界,三个彩蛋任务,实际上就是从新潮到复古,从未来派到过去时光的过程。飙车游戏、老电影、70年代游戏主机。这个过程属于极客哈利迪的独特兴趣展现,也代表着广大极客中弥漫的复古风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其实纵观《头号玩家》的故事线,跟随着哈利迪的“玫瑰花蕾”,是一个越来越复古的阶段,这也代表着每个人的经典儿时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世界的驳杂,然后越来越会觉得,曾经的岁月好,尤其是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看过的动漫等等,越是单纯,越是印象深刻。
所以,才有了电影中令人“趋之若鹜”的彩蛋。
4、“玫瑰花蕾”
这句话,或者这个短语,这是这部《头号玩家》的核心。
《公民凯恩》里,凯恩临终遗言:“Rosebud”(玫瑰花蕾)
“玫瑰花蕾”是《公民凯恩》中奥森·威尔斯饰演的凯恩临死前的一句话,这部被誉为“当代电影教科书”的伟大作品,整个故事也是由“玫瑰花蕾”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展开的。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到了最后电影也没有给出答案,这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好的阐述。
可以根据电影中记者的猜测解读:“玫瑰花蕾”是凯恩从未得到或者是失去的某样事物,也可以结合剧情和人设对这句话的解读:当《公民凯恩》影片最后那个写有“玫瑰花蕾”字样的雪橇板燃烧起来的时候,这是一种失落的快乐,一种单纯的遗憾,还是一个寂寞的结局,又似乎最终还是无法参透它真正的意义。
而且对比《公民凯恩》与《头号玩家》,也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公民凯恩》整部电影,就是调查凯恩死后,那句遗言“玫瑰花蕾”是什么意思。
★《头号玩家》整部电影,就是调查在哈利迪死后,他留下的“遗产彩蛋”到底在哪?
凯恩生前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随着调查的深入,电影似乎在暗示,太早脱离天真而美好生活,让凯恩就像一只被催熟的苹果,始终怀念的,依旧是那些无拘无束的青涩时光,可是过去却已经无法重现。而一旦进入成人的世界,他就必须妥协,消隐童真的一面,却因为时时追悔,在成年世界的驳杂中成为终身的遗憾。
由于无法确认奥特曼的版权归属,电影弃用了小说中的设定,改用了钢铁巨人
再看《头号玩家》中哈利迪给玩家的留下的彩蛋线索,不正是这样吗?玩家寻找彩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哈利迪真实内心和趣缘的过程。
其实,“玫瑰花蕾”无论从电影的角度还是故事层面的角度。都是代表着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东西,“我自己的东西,你拿不走,别想知道,每个人都在寻找它的答案,可是那答案却又根本无从寻找。”
这个“玫瑰花蕾”就是代表着哈利迪的私有化趣味,而“私有”趣味,正是极客最为标新立异的特征,对趣缘的展示。
三、结语:极客的魅力
《头号玩家》中数以百计的彩蛋,根本驱动力在于“趣缘”,电影、游戏、动漫。科技时代下跨越次元的文化符号,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而电影中这些彩蛋元素,或许在如今是小众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当如今众多自媒体在狂热的挖掘电影中的彩蛋时,哪怕就算不了解其中的趣缘,但还是要说“哇,原来这部电影这么厉害。”
片中主角高举录音机的镜头,是在复刻《情到深处》的经典影像。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找彩蛋行动,已经发现明确的彩蛋点500多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所谓的极客文化,就是一个从小众到大众,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过程:
对尖端技术与时尚潮流有着狂热的兴趣,同时对复古的事物有着独特的偏爱,他们沉溺在幻想的世界中,所讨论的内容不是昨晚又睡了哪个马子而是绝地原力和瓦肯星人的魅力。对一部作品狂热迷恋是他们能从中收获到现实世界所缺乏的那种精神食粮,这让他们感觉超越了琐碎平凡的生活,这就是极客。
你敢说,你不是一个“极客”吗?
新闻推荐
恐怖片有着与电影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从《古堡惊魂》到《小丑回魂》,恐怖电影在近一个世纪里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吓与恐惧,但热爱它们的人依然比比皆是。越怕越要看,恐怖片为啥有这么大的魅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