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夺人眼球“人”震撼心灵 《红海行动》成为春节档爆款

兰州晨报 2018-03-01 08:17 大字

根据“也门撤侨”真实故事改编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爆款,截至2月27日晚,票房已超19亿元,在豆瓣上的评分也达到了8.5分。如果说《红海行动》夺人眼球的是“战”、是“燃”,那么,击中人心的则是“人”、是“情”。

打斗场面惊险刺激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以2015年中国海军的也门撤侨行动为背景,《红海行动》讲述了“蛟龙突击队”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的感人故事。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不仅贡献了媲美好莱坞电影的专业水准——惊险刺激、极为震撼的战争场面,更塑造了一批可爱可敬的军人群像。

与全程毫无喘息的敌我打斗相比,《红海行动》在人物刻画上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每个队员都有鲜明个性。与狙击手顾顺打配合战的观察员李懂,一直都有拿枪就害怕的“心病”,然而在顾顺受伤、战友遇险的情况下成功战胜了自我,将子弹精准地射向了挟持佟莉的敌人;通信兵庄羽与恐怖分子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搏斗过程中承受断指之痛,牺牲前被垂死挣扎的敌人打中一枪,却还是坚持让信号恢复正常;副队长、爆破手徐宏,无论是面对人肉炸弹,还是驾驶坦克冲向沙尘暴险中求胜,时刻保持着理智与沉着,堪称“阳光硬汉”的代表……

与武戏相比,《红海行动》的文戏、感情戏只有寥寥几笔,却笔笔戳心。比如,唯一“女蛟龙”、机枪手佟莉英勇不输男儿,即便被恐怖分子拿枪顶着后脑勺时也大义凛然,被视为全片最出彩的角色,与石头“一颗糖”的感情、喂快牺牲的石头吃糖的画面更成为影片最经典的一幕。

如果说《红海行动》夺人眼球的是“战”、是“燃”,那么,击中人心的则是“人”、是“情”。

跳出“脸谱化”套路

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超级英雄,也没有主角光环、脸谱化的英雄套路,有的只是面对残酷战争也会害怕、也有疼痛的“人”,然而恰恰是这些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战士,在一个个紧要时刻让观众看到了什么是“会伤会死但不会倒”的中国式英雄。

正如知名学者尹鸿所说,“好的战争片不仅让我们觉得打得过瘾、有战胜敌人的成就感,也会唤起你对‘人\’的尊重。”在这一点上,《红海行动》无疑是成功的。   (新浪)

新闻推荐

7天票房逾58亿元 上演“史上最强春节档”

狗年春节假期,国内电影市场异常火爆,7天票房逾58亿元,比2017年春节档34亿足足超出了24亿,口碑佳片完美逆袭,还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观影票房热度“爆表”今年春节档一共有6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