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碑催生最猛春节档 7天假期总票房超55亿 盆满钵满,票房破多项纪录

济宁晚报 2018-02-24 09:26 大字

刚刚结束的春节七天长假里,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开门红,7天累计票房超过55亿元,成就了史上最猛春节档。和往年春节档电影叫座不叫好的情况相比,今年春节档的走势由口碑主导,尤其是一开始不被看好的《红海行动》凭借超强口碑上演了逆袭好戏。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走向理性与繁荣的一个标志。

据淘票票专业版数据统计,2018年春节档(2018年2月15日至21日17时)7天票房合计超过55亿元,大幅刷新历史纪录。

其中,大年三十票房仅3千万元出头,但大年初一至初三的3天票房就突破32亿元,截至初四(超40亿元)已大幅超过去年春节档7天的水平。影片方面,今年春节档基本由大年初一上映的《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6部国产电影主导。这6部电影档期内排片率合计占比均超过99%,多部影片创下新纪录。《捉妖记2》在2月16日的单日票房达到5.41亿元,打破《速度与激情8》保持的单日最高4.88亿元票房纪录;《唐人街探案2》在2月16日至19日的单日票房分别为3.38亿元、3.24亿元、3.19亿元、3.15亿元,成为国内首部连续4天单日票房破3亿的影片。

又多又好,高分片扎堆出现

随着观众观影规模和需求的同步增长,电影的内容和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也越发重要。在今年春节档期优质内容影片持续带动下,春节票房再创新高,表明了国内电影产业将进一步进入内容为王时代。

在电影宣发的2.0时代,既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好片,也会出现叫座不叫好的烂片,究其原因,曾经依靠强势宣传与强势排片就能很大程度决定票房的表现,而随着电影消费市场的成熟,口碑正在成为决定票房的终极因素。往年,观众春节档进影院,更多的是把看电影当成新民俗,图个乐呵,吐槽电影品质不佳也成了节日里的谈资。但今年的春节档与众不同,一开始排片只有11%的《红海行动》凭借优良的口碑一路逆袭——上映第二天开始就逆袭超过《西游记女儿国》逐步起势,并在第三天后上座率始终保持第一;第四天开始,《红海行动》单日票房产出超《捉妖记2》排在第二;第五天排片23%比上映日翻了一倍多……《红海行动》豆瓣得分8.5,猫眼得分9.5,是同档期的最高分,也是这么多年来,春节档第一次产出了豆瓣8分以上的电影。

意外之喜,老梗变出新花样

能挤进全年最火档期春节档的电影,一定程度上说都是赢家。今年春节档6部新片中,4部是续集。它们凭借口碑票房双赢的前作,积累了观众群和票房预期,但最终表现如何,还是要看能否根据市场喜好作出调整,将受众熟悉的老梗变化出新花样。

《捉妖记2》突出“团圆”主题,与上一部主要讲述人的世界相比,主要围绕妖的世界展开,胡巴之外的众多“新妖”成员首次亮相。《唐人街探案2》延续“喜剧+推理”风格,引入“世界名侦探大赛”,其对东西方文化、悬疑与喜剧的巧妙融合,以及“唐探宇宙”的构想,成为国产电影一次别开生面的创新。

《熊出没·变形记》作为系列第五部,角色也有新突破,将戏剧冲突设置为父子矛盾而非此前简单的二元对立,成为国产动画从纯低幼向全年龄段转变的重要尝试。《西游记女儿国》则被一些观众认为没有挖掘出太多传统故事的新内涵,票房稍逊一筹。

业内人士指出,高水平的续集电影频出,体现出制作者有意识地最大化地发掘电影的商业价值;未来的续集电影制作会更加成熟,还将以“集团作战”的形式抢占票房市场。

未来可期,电影业估值提升

火爆的电影市场折射出中国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春节档是中国电影市场有史以来阵容最大的一次群体博弈,上百家公司参与了本次春节档市场逐鹿,缔造了一场盛大的行业狂欢。不仅像安乐、万达、光线、星皓这样的传统电影公司全力亲赴其中,而且像腾讯影业、猫眼这样的电影平台也深度参与到春节档电影项目市场运作中,推动今年春节档从内容、营销到市场容量的全面升级。

广发证券表示,国内在资本、人才、技术上已经处于工业化变革的前夜。与市场普遍认知相悖的是,国内本土票房市场的庞大是巨大优势,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的,甚至是超过香港、日本的全类型片覆盖的电影工业。广发证券进一步表示,目前在影片产出规模上追平好莱坞、单片投资额接近中档好莱坞影片,影视的主创力量处于更新换代的前夜,以特效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积累了相当时间的经验,均为电影行业形成工业化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2017年我国全年电影总票房为55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节前下跌,传媒部分龙头已经具有抗跌属性及配置价值,在春节档票房全线飘红的催化下,电影板块的估值大概率将出现新一轮明显提升。

(综合)

新闻推荐

浙大90后“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陈阳康:最大的爱好就是科研

喜欢看美国大片的人应该对好莱坞电影中常出现的一个地名不陌生——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那里常常被人们冠以“人类科技最前沿阵地”的美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中的陈阳康,就曾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