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至暗时刻》展现别样丘吉尔 □列 文

淮河晨刊 2017-12-27 13:00 大字

也许大家的目光都过于盯着那些宣传声势浩大的好莱坞大片和华语大片了,所以很容易错过一些真正好看的电影,《至暗时刻》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也许丘吉尔的故事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并不感冒,也许非“二战”迷和历史迷也并不关心“二战”期间丘吉尔领导英国度过的这段《至暗时刻》,但只要你坐进影院,静下心来去欣赏这部影片,相信你会被深深地打动和吸引。因为本片有着十分出色的剧情和角色,还有加里·奥德曼扮演丘吉尔的大神级演技以及导演乔·赖特对影片节奏感的敏锐把控,让这部主要以对白为主的剧情片从头到尾都不显得枯燥。本片特别适合跟诺兰的《敦刻尔克》结合起来看,更有相映成趣的效果。

《至暗时刻》这部影片的看点其实跟斯皮尔伯格前几年执导的《林肯》比较相似,都是展现大众熟知的历史事件之下那些不为人知而又精彩纷呈的历史细节。《至暗时刻》则颠覆了人们心中丘吉尔当上首相之后,“换帅如换刀”带领英国走向胜利的那种一帆风顺的印象,展现了丘吉尔临危受命却被党内“主和派”处处掣肘,面临信任和倒阁危机的困境,这正是影片引人入胜的剧情张力所在。

调侃一句,《至暗时刻》其实完全可以改个名字叫《改变英国命运的XX天》,而影片从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上台开始,也不断用大号字体直接在银幕上强调日期和时间流逝,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丘吉尔那种内忧外患、时不我待的压力。外部,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所向披靡,英法联军节节败退。内部,虽然张伯伦退位让贤,但所秉持的“主和”立场丝毫未变,甚至联合党内大佬力图将英国政策走向推回到“求和”的轨道上来,不断在战时内阁会议上给丘吉尔制造和谈的压力。同时,英国王室和法国政府对于丘吉尔这个新任首相也并不信任,美国总统更是以“孤立主义”为借口不愿对英国施以援手。在这样的困境中,丘吉尔“主战”的政策思路就显得异常孤独。影片主人公深处困境之中,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观众牵肠挂肚的了。

影片也并没有以高大上的历史英雄形象来塑造丘吉尔,而是一上来就通过他对打字员的刁难,让观众看到了他性格古怪、脾气暴躁的一面,后来还通过别人以及他自己的描述,把他的种种乖戾之举归结为家族缺乏自制力的遗传基因在作祟,毫不掩饰丘吉尔性格和情绪上的缺陷。同时影片也让观众看到,英国政界对丘吉尔的不信任和不靠谱印象并非毫无道理,而是因为他当首相前的一系列施政都堪称败笔,实在让人无法相信他能够把英国往正路上引。但是,也许丘吉尔无法成为“治世之能臣”,但绝对称得上是“乱世之栋梁”。身处看不清未来的“二战”乱世,他坚持信念、坚守自我,甚至是盲目的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坚定立场,成为他有别于其他人的性格闪光点。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积极乐观的主战心态影响下,上至王室下至百姓才逐渐坚定了主战的信念,让丘吉尔逐渐变得不再孤单。

加里·奥德曼在本片中扮演的丘吉尔,绝对是光耀全片的存在,让丘吉尔有如还魂重生般出现在观众面前,你眼前已经看不到加里·奥德曼,那肥胖的身躯、那混沌的英伦口音、那时而抓狂时而睿智的神态,活脱脱就是丘吉尔本人,或者说加里·奥德曼已经让你忘了丘吉尔原型的模样,认定他的样子和神态就是丘吉尔。只有透过那一丝狡黠的眼神,才能让人依稀看到加里·奥德曼的影子。可以说,加里·奥德曼不是在演丘吉尔这个角色,而是彻底让自己变成了丘吉尔,演员与角色已经完美地融于一体,绝对会成为加里·奥德曼得以影史留名的经典角色。如无意外,明年奥斯卡的影帝应该非加里·奥德曼莫属了吧?

新闻推荐

邓超领衔电影 《心理罪》第二部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由邓超、阮经天、刘诗诗等主演的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将于22日起在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近年大热的雷米系列犯罪小说《心理罪》的最后一部《城市之光》。雷米是中国刑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