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总想撕碎美好也是一种俗套 □张 莹

淮河晨刊 2017-12-26 13:07 大字

继张艺谋《归来》《金陵十三钗》之后,冯小刚再次把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小说《芳华》搬上大银幕。严歌苓的作品通过大导演走进人们的视线,她也成为大导演的御用编剧,小说作品极度走俏。不过,令人失望的是,严歌苓以女性细腻生动的文笔,创作了一个个灰暗的故事。或许故事中那种沉甸甸的人生,才是屡屡让著名导演看中的原因:毕竟展现美好有点俗套,需要更巧妙更深层的能力才能打动观众,而把美好撕碎给你看,会更讨巧。

我一直认为,艺术作品能带给人美好和信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极不喜欢严歌苓的作品,她那种把美好撕碎在你面前,看了之后内心往往感觉压抑、沉重,谈不上是多么成功的文学作品。中国导演最欠缺的是什么?从大牌导演频频用严歌苓的作品可见一斑。她的小说虐人没商量,一切的好都归于最后的毁灭。《归来》是这样,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却偏偏以分离的方式展开,当最终归来时,另一方已经失忆,陈道明、巩俐教科书般的演技,都没能拯救这部影片;《金陵十三钗》干脆消费起妓女,被强奸是她们社会生命的终结,给观众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极度不适。《金陵十三钗》用好莱坞影帝出演,有好莱坞式故事元素,结果弄巧成拙,中国观众不喜欢,奥斯卡不留情面地把它“卡”在门外。大导演们不会讲美好的故事,想用撕碎美好冲击观众的内心,是导演能力的露怯,是拍不出优秀电影的硬伤。

纵观今年的口碑电影,从《战狼》到《摔跤吧,爸爸》《寻梦环游记》,之所以能打动亿万观众,皆因影片传递出的力量、信心、美好。《战狼》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怀,振奋了民族精神;《摔跤吧,爸爸》为一部俗套的励志电影,在世俗偏见中展现着爸爸和女儿不服输、坚强执着的精神,爸爸捍卫女儿主宰命运的权利,让很多人含泪走出影院;正在热映的《寻梦环游记》是一个小男孩追寻梦想的温情故事,影片对生死的解读超越国界和文化,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切肤体会着失去和思念,影片从画面到故事到传达的思想,都体现着一部优秀影片的专业、执着、匠心和精神追求。

严歌苓因人生的坎坷,她喜欢写些另类、极端的人物和故事,优美的文字被阴暗遮挡,从她的作品里得不到力量,看不到希望,而导演们却一再把这些当做票房丹药,可观众是来受虐的吗?二战题材影片《美丽人生》中,面对侵略者的残酷,父亲用想象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父爱的伟大、童心的美好在影片中完美展现,这才是电影的最高境界!心存美好才能创作出美好的东西,小说如此,电影更是如此!

新闻推荐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为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邓超释放角色双重魅力 贡献片中最大“催泪弹”

华语犯罪巨制《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昨日正式登陆全国影院,助燃贺岁档观影热潮。片中,邓超用精湛的演技,真实而又自然地诠释了方木犀利又温柔的双重魅力,甚至连一开始被热议的白发造型,都在角色魅力加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