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 静谧 悲感 敬意 自由 艾东2022年04月10日A03版文章字数:1433朗读:
姐姐去了国外,通过电波连接远在法国的她,总喜欢把一些状态分享给我。上次说到她为了准备研究生答辩而在仔细研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次又向我推荐一部电影——日本电影《入殓师》。
一部讲述对待生死态度的影片,全片未用任何炫酷特效,冰冷的调子下是对故事的平铺直叙,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画面朦胧,也没有后期加工处理,完全是几十年前用柯达胶卷加上传统手法拍摄出来的片子。
“你经过这里是偶然吗?是命运吧。”片中老入殓师有一句台词就是说不信三大宗教,实际上是在解释日本人的死亡观。这部影片对待死亡的态度已超出宗教“虚无寂灭”“轮回转生”的范围,这一点在片中得以充分表达,每一个面对亲人死亡的人都极为克制,影片中无论横死或者正常死,无论死者年长与年幼,无论是要求穿着长筒袜上路的奶奶,还是渴望脸颊印满儿孙祝福唇印的爷爷,他们坚定地认为人没有死亡一说,只是打开了一扇门,走向另一个地方,入殓师不过是个守门人。
电影的主人公在自己的内心独白中说道:“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通过了殡仪馆的面试,成为一名入殓师,明天将是我正式入职的第一天,自然马虎不得,为此我特地把闹钟调快了一个小时,以便留有充足的时间,站在镜子前好好整理自己的仪容。”对待死的敬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凤凰涅槃便成为了结束的最高境界,皆因它通往重生。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又怎知道生又何所依?只有在观念不断辩证发展的过程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也曾当过“入殓师”,我也曾是那个守门人。那个夏天,我一生都忘不了那个时刻。倘若每次想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俩都能在我的身旁,那我该有多么幸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逝者之思,山高水长。身不由己,要随波逐流,但我愿让一半灵魂留在这世上,另一半化作一株艾草,留守在他们冢山的脚下,白天陪他们聊天,夜晚听候他们使唤。一株艾草,怀想逝者生平,带着深深的感恩与满怀的愧疚。
影片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无时无刻地不在噬咬人心。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所面对的,小至街头巷尾,大到国内国外;小至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到影视剧自媒体,倘若没有了媒体正向主流文化的引导,我们只会是一味地追求娱乐,他们也只是一味地追求票房。这样,人云亦云,我们的出发点就毫无意义。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奔波于生活,忙碌于工作,能让我们娱乐的电影,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这可以理解。但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主流媒体传播,首先就是要对观众负责,然而我们今天的电影大多已沦落为顾赚钱不顾其余的地步。我们对电影的思考与期盼越来越少了,连奖也不想争取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熔炉》,给人的感觉就是朴素、真实,不仅可以深深地映入观众的脑海,还能在时间发展的简史中留下独有的印记。如果我们拍《入殓师》,我想大概率会被拍成一部夹杂着生离死别、情感回忆的影片,或许还可能是悬疑片、恐怖片、穿越片,然后加之价格不菲的特效加工,因为这样才能博得观众的眼球,以至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高票房。殊不知,在票房大战中,受害的却是观众,观众在这样的引导下进行了一场只用眼睛而不用心的视觉“盛宴”。
我花一夜的时间去临摹了一本《灵飞经》,花一下午的时间去看了一篇《十万进士》,花一早上的时间去梳理了自己纷乱的思绪,认真花时间,我做完了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我相信,只要认真花时间,我们就可以重新树立起在物欲横流世界中不倒的价值观,一切无关结果,只始于态度。
《入殓师》的配乐是久石让作的,钢琴和提琴相融合,旋律中弥漫的淡淡忧伤总是轻易触动心弦,也让人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敬畏。
新闻推荐
□李雨心说起2022年第一部爆款剧,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画面?是《人世间》中,周家三兄妹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