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予: 什么都能演的,不是好演员

金周刊 2021-12-05 00:59 大字

拍戏多年,张涵予早就想通了一件事,演员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是什么都能演就是好演员,“那是万金油,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什么都演不好”。那么,一个演员究竟要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才算最妥当?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打小,我就想成为这些英雄

在《铁道英雄》剧组,张涵予有个外号——故事大王。他特喜欢在剧组收工后给大家唱京剧、讲故事。最初听说要和张涵予合作时,俞灏明心里直打鼓:他一定是那种对戏有极高要求的人,自然对演员要求也很高。在俞灏明的想象中,张涵予应该不太爱开玩笑,甚至有些不苟言笑。后来,他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他用“多重性格”来形容张涵予,他拍起戏来“目中无人”“六亲不认”,抛开角色,又是个热衷于交流诉说的人:“在片场,我们经常像小朋友听老师讲故事一样,一到休息时间就围着涵予哥,他会给我们唱京剧、讲故事,活脱脱一部百科全书。当年历史怎么写的,那会儿北京什么样儿,全是我们没听过的故事,他太厉害了,什么都记得!”同组演员魏晨,索性将“故事大王”的“封号”送给张涵予:“拍戏时特别冷,涵予哥是我们剧组的御寒法宝,听他讲故事简直身临其境,根本听不够,天南地北的大事小事,这是多么难得的娱乐活动啊。”可爱——这个与硬汉形象极为不符的形容词,被导演杨枫用来描述张涵予,“他还是个开心果”,“如果你用银幕形象去判断张涵予,就大错特错了,他给人感觉刚硬,实则柔情。每天片场都是欢声笑语的。我在这头儿看监视器,他在后面唱京剧、讲评书,偶尔来首流行歌曲,有他的戏,大家都特开心”。

“我唱京剧、说故事,都是有意而为之”,张涵予试图解释“故事大王”的背后意味。他认为,想把戏演好,就需要了解那段历史,融入当年的英雄岁月:“我唱的戏词,讲的故事基本都和电影有关,如果他们没听过,我得给他们讲讲。比如我唱的《平原作战》,霹雳一声春雷响,平原上谁不晓工农的儿子赵勇刚!战斗的足迹踏遍了太行山上,抗日的声威震撼着铁路两旁……这些词都和我们这部电影契合。”几乎和所有人说的一样,张涵予又不自觉地唱了起来。

他迷恋历史,也很清楚熟读历史对表演的重要性。《铁道英雄》里,他饰演的是铁道游击队的队长老洪,这个机会又暗暗契合了一直根植于他心中的英雄梦:“小时候我看完《铁道游击队》,就把我爸的帽子翻出来扣在头上,站在院子里的锅炉上,拿着一把木头做的枪,高声快意地喊着‘冲啊’!那些经典电影,是我小时候想尽千方百计,逃课都要去看的,就算看不成,听都要给它听回来。这些影像和英雄人物伴随了我的成长,我也想成为他们。现在,这些角色一个个地帮我实现了理想,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幸运呢?”

没一个角色和我的性格一样

提及“成为角色”这一点,张涵予变得尤为亢奋,他喜欢强调自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也爱和别人讲述他做了演员后,获得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小时候,我能看到的文艺作品几乎都是歌颂英雄人物、歌颂时代,歌颂为国家奋斗、贡献的英模,他们是我从小就崇拜的偶像。我喜欢把自己幻化成《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杨晓冬,《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现在回想起来,这大概就是电影的魅力,也是为什么电影到今天都是引导、教育年轻人的最有效的手段。它能提升观影人的价值观,提高大家的情操。”

没有人比张涵予更清楚做演员的“好处”,他说演员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在银幕上体验不同人的人生,揣摩不同人的心境。在他几十年的表演人生中,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角色,《集结号》《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中国医生》……他演过大队长、连长、排长、舰长、机长、院长,“这些角色都带个‘长’字,是大家的英雄,但同时他们又产生于人民,是基层、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危急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观众习惯于把演员和其所塑造的角色联系在一起,例如《集结号》上映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喜欢叫张涵予“谷子地”。而每完成一个角色,他也总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你和这个角色像吗?”答案是意外的:“我所演过的角色,谷子地、杨子荣、高刚、刘长健、张竞予……没有一个和我的性格一样。除了在作品里,平时的我,一不愿意交际、二不爱张罗,三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真的非常‘宅’。就像我在家里背诗、练字,偶尔喝喝茶,最爱坐在那里发呆,一发就是一月半月,你说我干了啥?什么都没干。”记者试图问个明白:“那你发呆的时候在想什么?”“就重新回想下自己的表演,这是很好的归零过程。一个演员,当你饰演一个角色时,心中得有、心中得爱,所以每当塑造的时候,我会将我对他的理解和喜爱释放到角色身上,那一刻,你会有种油然而生的自信。”

什么都能演的,那是“万金油”

纵使张涵予已经得到了众人的赞赏、奖项的肯定,但他很清楚,演员既是被动的职业,又存在局限性。“演员永远在等机会、等时机。抓住一个机会,不代表仅凭演员就能独自完成,他需要在电影工业的系统里完成。导演要理解你,摄影要懂你,编剧要接受你,所有的一切都要合拍,才能促成一部成功的创作。作为集体劳动,演员接到一个角色能做的就是尽量调动自己的全身细胞,去努力”。他想了想,进一步阐述他对这个职业的认识:“也可能你努力半天也没用,表演这事儿,还不能瞎使劲儿,你得真正研究透彻。我不认为表演有标准,或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有时演完一个人物,往往就有人让你写一篇心得体会,写这个人你是怎么演的?我根本写不出来,因为这是一段感性的过程,是逐渐形成的化学反应。有时你拿到剧本,根本不知道怎么演,无从下手。”

似乎没有人比张涵予更适合探讨角色的局限性,他一次次地以英雄形象走进观众视野,被外界贴上了“铁血硬汉”的标签。拍戏多年,张涵予早就想通了一件事,演员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是什么都能演就是好演员,“那是万金油,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什么都演不好”。几年前,张涵予和张嘉益同台颁奖,他笑着表达着自己的“嫉妒”:“这些年来,你演的电视剧、电影都有感情戏和爱情戏,我就没有。”是的,如果说在大银幕上最没有异性缘的男演员是谁,张涵予一定榜上有名。“我那是和张嘉益开玩笑的,但确实这么多年,我没什么感情戏。我也看过有网友说,可能和我组成一对儿,下一秒就掏枪了,再下一秒就挂了。我明白导演和编剧没办法给我饰演的角色安排家庭啊、感情啊,但是我也很爱我演的这些人,我爱这些角色,那就够了”。

郭延冰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主 题 评 论白酒元宇宙?火腿肠元宇宙?冷静!

主题评论□佘惠敏作为一个在小说中已问世近30年的科幻概念,元宇宙(Metaverse)今年迎来资本市场的一轮又一轮爆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