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露天放映来啦!《1921》主创携片花现身

界面新闻 2021-06-07 05:50 大字

记者 黄景源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1899年,马克思和他的学说在上海开始传播,《共产党宣言》在上海的弄堂里出版,中国共产党在这座城市的民居里诞生……”2021年6月6日18时许,天色还未暗,纪录片《大上海》第四集——《红色革命的策源地》的放映吸引了不少观众。

当晚,在位于虹口区的武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活动正式启动。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今年的影视节惠民放映将聚焦红色主题,放映一批优秀的主旋律作品。

启动仪式播放了电影《1921》片花,该片由腾讯影业、上影集团、三次元影业、阅文集团、猫眼影业共同出品,黄建新监制兼导演,由郑大圣联合执导,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影片将于7月1日正式上映。

在惠民放映活动现场,《1921》主创人员也分享了观看露天电影的经历。

摄影:黄景源

“我小时候有很多机会看露天电影,特别开心,绕着银幕前后转着圈看,正面反面看都觉得特别神奇。尤其是天光还没有完全暗下来,邻居都吃完晚饭,带着各家的竹凳、扇子,聚在一起。”《1921》联合导演郑大圣回忆了自己儿时看露天电影的经历。

郑大圣感慨,在后疫情时代,大家在物理距离和心理上都有不得已的隔断,惠民放映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尤其是在上海这个超大城市,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及其人文脉络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921》制片人任宁家住虹口,事实上,虹口和中国电影发展渊源颇深,1908年,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开在虹口;1924年,上海第一个露天消夏电影放映也在此举办。在任宁看来,夏天和朋友一起喝啤酒、吃小龙虾,同时还有露天电影可以看,是一件浪漫的事。

演员王仁君在《1921》里饰演青年毛泽东,他最近一次看露天电影,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带着参演影片《古田军号》去给战士们放映,自己和几千人一起围着看。“似乎和战士们及银幕上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落泪……这种观影体验所产生的化学效应跟影院是不一样的。”

他观察到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一起来,在他看来,这可以让小朋友通过不同影片了解历史、缅怀先烈,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电影《1921》海报。

在回应界面新闻有关“主旋律群像电影如何创新”的提问时,郑大圣表示,抛开主旋律这个标签,《1921》更像是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主流类型片。“好看是电影的前提,剧情够不够饱满,人物够不够生动,这些都是最重要的。”

谈及《1921》的创作过程,郑大圣表示,除了物理复现100年前的城市景象、人民生活场景之外,影片对于人物的还原显得更重要,也更具挑战。

“100年前的年轻人是怎么生活的?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中的一句话,而是鲜活的人,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郑大圣表示。

摄影:黄景源

据悉,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今年影视节期间的惠民放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

上海电视节将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上滨生活广场、松江云间粮仓文创园、奉贤区博物馆、嘉定西云楼六个放映点,共计放映14部、25场海内外优秀电视作品,包括《舒克贝塔》《小小少年》《猎狼者》等。

上海国际电影节惠民放映活动将于6月11日开启,在环球港、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上滨生活广场、松江云间粮仓文创园、奉贤区博物馆、嘉定西云楼7个放映点,放映21部、70场海内外优秀电影作品,包括《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国机长》《流浪地球》《烈火英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等。

新闻推荐

飙车戏“飙”过头观众竞相吐槽

随着《速度与激情9》的全国公映,电影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兴奋。该片自5月21日公映以来,收获了11.7亿元的票房,吸金速度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