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有情”兼得 评电影《悬崖之上》

西安日报 2021-05-22 04:20 大字

宏大场面与精彩内容兼得的一部电影。

○裴亚莉

评价导演张艺谋,是不易的。因为他一直在追求一种能够带给观众“惊异感”的东西。这个惊异感,或者是构思上的精巧,比如《一秒钟》;或者是表演上的极致追求,比如《归来》;或者是视觉体验上的流彩溢金,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作为一个勤奋的艺术家,他已经为观众创造了很难一言以蔽之的惊异感。

这些具有惊异感的电影,总是体现出张艺谋及创作团队对电影“完美性”特质的追求。当更多的是借助画面和音响来获得这个完美性时,那它就会成为一种“景观”,成为电影商业性和娱乐性所服务的工具。一部电影只作为景观而记忆,观众是不满足的,还需要经营观众与电影故事间的共情,并思考如何在思想上、情感上和审美水平上提升大众。

毫无疑问,《悬崖之上》是一部具有景观性的电影。林海、雪原、哈尔滨的街道……影片全部使用真实雪景和真的雪来进行拍摄。它们为影片的叙事服务,也成为观众欣赏的对象,是超乎生活经验之外的想象式体验,所以同时也成为了景观。但《悬崖之上》不单有景观,同时有感情,这是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观众认可的根本原因。

《悬崖之上》实现了对张艺谋电影画面美学习惯的突破。对于娴熟驾驭银幕上的黄土美学的张艺谋来说,《悬崖之上》当中的冰雪美学是全新的创造,一切都发生在雪中。此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都发生在黄土地上。从黄土美学到冰雪美学,张艺谋及其团队,突破了一种自身的审美习惯。

相比他之前的影片,更难能可贵的是《悬崖之上》创造了更为复杂的人物情感张力。张宪臣、王郁、楚良和小兰,四个人以不同的方式落在了雪地上。角色“亮相”的一瞬间,全部都足够动人。从此,人与雪、人与人互相征服,互为对象,互相支持。以往他的电影,情感张力往往维持在较少人物之间;大量的篇幅,都让位给了景观式的展示。但这部电影在景观体验丰富的前提下,处处埋藏着多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也符合今天深受谍战影视作品熏陶的观众“乐于探索”的观影诉求。

《悬崖之上》还饱含着创作者对历史的深情。真实雪景和有雪的环境,实现了今天的创作者和当年潜行的革命者之间的时空关联。正如电影主题曲所述,“别忘记冬夜漫长的北方/有那心上人冻僵了的心房/她在你离开的村庄/静静地守在墓碑旁/想象明天的人们幸福的模样”。今天的幸福,是存在于过去那些牺牲者的想象中的;今天的艺术家和观众愿意以一种真诚的初心,回望、想象他们的牺牲,则是人类在跨越残酷历史的过程中,所保留的最宝贵的自然至诚之性。

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表达深情,《悬崖之上》找到了最具有说服力的“事件核心”——“有情”。大量优秀演员的表演,让人们看到情侣之情、夫妻之情、父母和子女间的情感。例如,片中的张宪臣“偷”到书以后,似已摆脱了追踪,但他看到了马迭尔饭店门口的小叫花子们,想起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下了车,之后落入敌手。周乙营救张宪臣,设计了两个人一起逃脱的计划,但是张宪臣拒绝了,他要保全自己的战友。于是两个成熟男人,四目相对,托付后事,说起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台词是“还真有件小事”,这种对饱满的情感的有节制的表达,贯穿在整部影片当中。

全片有节制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张艺谋以往的电影中,并不总是如此的。《一秒钟》当中要冲洗胶片,烧蒸馏水的人、冲洗晾干的人,会形成一种群众性的大场面;《我的父亲母亲》中,如何箍好一只摔破的碗,会形成一个由特写构成的箍碗的“大场面”……《影》《英雄》《三枪拍案惊奇》《秋菊打官司》中,都能找到这样为了展示某种技艺的“景观”性的大场面。但《悬崖之上》自始至终是节制的,因而极为难得,是属于张艺谋在美学上的一次自我突破。

新闻推荐

5月20日 解锁那些浪漫邂逅

经典爱情电影《情书》今日重映。今天是5月20日,罕见地有三部各具特色的爱情题材影片上映,包括现实爱情电影《我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