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的对赌协议引热议 豪赌之下,为什么冯小刚能一直“输”?
“冯小刚亏”、“冯小刚赔”、“冯小刚输”……冯小刚与华谊兄弟(300027.SZ)的对赌协议,近日引发热议。
关于冯小刚赔偿华谊兄弟2.35亿的对赌协议事件,要从2015年讲起。
彼时,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冯小刚持股99%。两个月后,华谊兄弟发布一则公告,将斥资10.5亿收购东阳美拉70%股权。
根据收购协议中的对赌要求,冯小刚在此后五年的利润目标分别为:2016年1亿、2017年1.15亿、2018年1.32亿、2019年1.52亿和2020年1.74亿。
细算下来,即便全部赔付,冯小刚不会赔付超过6.7亿。五年期限过去,冯小刚最终成绩单为赔付华谊兄弟2.35亿,按收购价为10.5亿元,冯小刚仍赚超8亿。
一份“稳赚”的协议
1998年,华谊兄弟正式进入电影行业,也就是那一年,华谊兄弟投资冯小刚电影《没完没了》,1999年12月15日该片正式上映,刷新了当年上映的国产影片、进口影片同期票房纪录。
从此开始,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凭借每年与冯小刚导演合作的贺岁片开始建立在电影行业的龙头地位。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收购冯小刚持股公司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最直接的原因是华谊兄弟想对冯小刚进行深度绑定。
在双方签订对赌协议之前,冯小刚的票房影响力不俗,2013年双方合作的《私人订制》总票房为7.18亿,位居年度电影排名第四;2010年合作的《唐山大地震》以6.73亿票房排名年度票房第二。
华谊兄弟这样做,能够绑定冯小刚这样的一线导演以及背后的明星资源,也是之后华谊兄弟推出优质内容的关键一环。
重金收购冯小刚的公司,可见华谊兄弟愿意为冯小刚的个人IP买单。而这一单生意华谊兄弟到底亏不亏,还得看冯小刚之后作品表现。
五年到期,冯小刚为何会“赌输”?
回顾冯小刚为华谊兄弟“打工”的这五年,从业务表现来看,冯小刚还是输了。在对赌的这5年,冯小刚上映了三部电影,分别是《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和《只有芸知道》。
而这五年,冯小刚似乎也不那么顺风顺水。
2016年11月18日,《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总票房为4.83亿元,豆瓣评分6.7分,对于票房的不及预期,冯小刚还在微博上发小作文,声讨万达对《我不是潘金莲》排片不够,影响《我不是潘金莲》票房。
无论何种原因,最终该片确实反响平平,虽说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但单从业绩表现来看,这个作品还算勉强及格。
2017年12月15日,《芳华》上映,从豆瓣评分看,此片要优于《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票房达14.23亿元,该片票房排名年度票房第八。
2018年,就在《手机2》即将上映之际,崔永元在微博上就“阴阳合同”事件,点名女主范冰冰逃税问题,引发各界关注。同时,《手机2》也被无期限地推迟上映,也就是这一年,因为《手机2》未能上映播出,冯小刚自然也未能完成当年业绩,赔款华谊兄弟近7000万。
2019年12月20日,《只有芸知道》上映,这次迎接冯小刚的是彻底的票房“扑街”,豆瓣评分6.4分,票房只有1.56亿。
冯小刚赌输,亏的是谁?
关于这份对赌协议的签订,其实无论是冯小刚还是华谊兄弟,双方各有各的盘算。
对于冯小刚来说,看似不会输的“对赌协议”,却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证实了自己导演事业的困境。
电影市场或许不缺观众,但受众的喜好却不会一成不变。老牌导演的艺术风格在当今电影市场中是否开始出现“水土不服”,新入局的年轻导演开始接力,或许这就是冯小刚的感慨之处。
根据华谊兄弟财报显示,华谊兄弟已连续三年亏损。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亿,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下降3.34%、41.18%及33.1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11.69亿元、39.78亿元及10.48亿元。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其实也一直在尝试“多方位发力”,早期与80后年轻导演田羽生合作的《前任3》拿下19.26亿票房;与管虎合作影片包括《老炮儿》、《八佰》也取得不错成绩;除此之外,和乌尔善、冯德伦等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公司还通过多种形式扶持青年导演,不断储备新生代人才。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或早已知道冯小刚并不是救命稻草。而两者的对赌协议,谁输谁赢,裁判一开始就是市场本身。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刘谧
新闻推荐
吴玉芳 拿过金鸡百花却被《小舍得》难住生活中从来不会吵架,为演蔡菊英撒泼打滚;坦言《流金岁月》里的蒋太太更像自己
电视剧《小舍得》中,吴玉芳与张国立出演一对半路夫妻。热播剧《小舍得》中,南建龙(张国立饰)的老伴儿蔡菊英随着剧情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