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西安日报 2020-10-31 03:03 大字

这部电影讲述了96岁的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文远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10月中旬,一部小众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了。该片讲述的是已经96岁的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的传奇人生,她被誉为“最后一位女先生”,诗意的片名,坎坷的人生,诗词为伴的一生。看完此片,深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那句“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用来形容先生极为贴切,这也是她最爱的诗句。

这部影片,是导演陈传兴所执导“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影片开头,一轮明月,河水涟漪,小舟摇曳;镜头一转,壁画、石窟这些传统意象呈现眼前,配以古筝、箫声的配乐,就像是诗的起兴,紧接着出现精神矍铄的叶嘉莹,娓娓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影片以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门、脉门、庭院、厢房等四个篇章,从外向里的结构模式,展现叶先生坎坷坚韧,但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叙事音乐中暗含杜甫的秋兴八首,从古到今,将诗词的历史时空和音韵相通。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书香门第。那恰是军阀混战、炮火纷飞的年代。在“门”的章节中,黑白影像的代入感,叶嘉莹平静又缓缓地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一张张老照片,配上她的手稿,旁白吟诵着她与老师顾随的唱和诗,令人动容。“脉门”“庭院”等章节中,她讲述了认识自己的先生、结婚,随后去台湾,再到美国、加拿大教学的经历。片中还原了她所经历的“百凶”——母亲因病在火车上去世,之后父亲又得脑溢血去世;等到人生半百时,她又经历女儿、女婿车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后来写了怀念母亲的诗、哭女儿的诗。经历过至亲一次次阴阳相隔的打击,叶嘉莹一次次从痛苦中走出,继续平静地生活,并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融化为诗词创作和讲学中。

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20世纪70年代,她申请回国讲学;晚年她在南开大学教学,并在全国众多大学进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在她7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自己也出版了《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等众多作品。她中西合璧的研究视角,让更多普通人、中小学生由衷地热爱上了中国传统诗词。诗词相伴,从教一生,2018年她将所有资产都捐给了南开大学基金会,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影片中的残荷、石碑、圆明园、故宫、天坛、黄土高原、落雪等景物镜头穿插,更像是山水画留白,意味悠长。

整部影片节奏缓慢,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刻意渲染,宛如老友沏一壶古树老茶,促膝长谈。通过该片纵观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半世飘零,经历亲人离世打击,但始终以诗词相伴,乐观、优雅、淡然。正如白先勇所说,她身上有种贵族之气,影片中学生们评价她活得精彩漂亮。无论遭遇如何,她一直深耕古典文化,始终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诗词文化传播为己任,并为此一直耕耘奔波。

相信看过此片,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叶嘉莹的大家风范和先生风骨。“想要在人世之间做一点事情,就要拼尽全力,会经历很多痛苦、悲哀,生活在尘世之中就要担负起这尘世的责任,但是无论这尘世如何万紫千红,如何繁华喧扰,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像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诠释,也像是对这部影片的解读。

《掬水月在手》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人物纪录片。在以票房论英雄的当下,夹在众多商业电影缝隙中,《掬水月在手》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让笔者难忘的是,待影片结束,影院里的观众安静地等到字幕放完,才一一起身离开。或许是沉浸其中,抑或是向先生致敬。在快节奏、压力大的今天,能有这么一部纪录片,犹如古树老茶饮过之后齿颊留香,令人回味。

新闻推荐

多部电影今年上映 张译演技被赞“抵心通神”

张译在《八佰》中。张译在《金刚川》中。张译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由管虎、郭帆和路阳共同导演的《金刚川》正在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