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诗歌衰落的时代,她在保留火种
1924年7月2日,北平,察院胡同23号,一间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大四合院里,一名女婴降生了。她是家中长女,父母为她取名:叶嘉莹。
2020年10月16日,一部国产纪录片悄悄登陆中国大陆院线。
由陈传兴执导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首映式,本片是陈传兴导演“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2分。
影片画面绝美,配乐空灵,内容真挚感人。它讲的是,一位96岁高龄老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用诗词串起她青年时历经战乱、海外飘零,晚年归国执教的人生轨迹。
叶家是一个非常旧式的书香世家。先世是蒙古裔的旗人,本姓叶赫那拉,民国后改姓叶。叶嘉莹的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接受的是新知识,但在子女教育上,依然采用传统那一套。女孩子不允许出去玩,陪伴她的,是古典诗词,是四大名著,是《论语》《唐诗三百首》《七侠五义》《小五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大量的空镜。残荷、冬雪、扁舟、飞鸟、游鱼、落叶、深林、庭园、壁画、浮雕、字画、衣服……整个空镜拍摄都环绕着河洛地区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国诗词的起源地。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创作的乐曲《秋兴八首》贯穿影片始终。
导演陈传兴说:“诗歌随着时间变化,一两千年下来,外在的自然环境和整个大空间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基本很难再去重现……什么东西不会变?山川不会变、风月不会变、河流不会变……每一次空镜,就像词的一种断句、韵脚……”
1978年,叶嘉莹申请自费回国教书,此后,她受李霁野邀请来到了南开大学。很多人知道叶嘉莹,是2018年和2019年,她把毕生教书育人做学问攒下的积蓄,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累计捐赠3568万元。
上世纪80年代,许多年轻人已经读不懂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留下的诗篇了。是叶嘉莹在古代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中国传统文脉续上了……
人们说,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更多人尊敬地称她为:“叶嘉莹先生。”
有人说,以前读诗词,就只是字面理解,但叶先生一讲,才懂得它好在哪里……
比如,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她说:“这后两句,写出了寂静中的一点动态,暮色之中的一点亮光,突然间使你的内心有一种感动和警醒。王维就是有这个本事,把这种微妙的情感传递出来。”
比如,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她说:“李后主跳出了闺阁之怨,写的是整个人类人生的无常哀感,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孤独。”
比如,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她说:“它有一种超然的旁观味道,有一种史感……苏东坡透过历史来看盛衰兴亡,所以他的气魄显得最大。”
叶嘉莹还特别重视诗词的音乐美。她说:“平仄韵律押韵,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用演话剧的声调,夸张造作地来读诵,那就失掉了古典诗词的风格,也失去了古典诗词原来的感动人的力量。”她坚持诗词吟诵,因为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吟诵几乎失传了,如果不赶快抢救,就要灭绝了……她在纪录片中说:“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现在的人不接受也没关系,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
有网友这样评论:她不是大树傲立风雪,却是风雨雷电过后依然摇曳的芦苇,她是荷马、是杜甫、是中国诗歌的女儿,是这个时代的《国风》。她用澎湃的热情,感染了无数学子,把古典诗词,把中国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个角落。
让我们用叶嘉莹写的《踏莎行》做结: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赵海梅)
新闻推荐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吹响集结号 《金刚川》《跨过鸭绿江》等作品将亮相
管虎参与执导,影片让人期待。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多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将于近期上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