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电影节后,《掬水月在手》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反响热烈 这部电影为何号召力这么大

柳州晚报 2020-08-31 11:11 大字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海报导演陈传兴与叶嘉莹先生(右)

8月29日,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掬水月在手》是96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今年7月,作为入围金爵奖纪录片单元的唯一华语片,《掬水月在手》于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观众的肯定与喜爱。此次,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许多观众慕名而来。

这部电影为何在两大国际电影节上反响热烈?叶嘉莹的号召力为什么这么大?《掬水月在手》联合制片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助理张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众对家国、对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掬水月在手》对民族文化基因之探寻,正好契合了当下社会思考的焦点。

1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票5秒售罄

去年,《掬水月在手》在广州、北京试映后,获观众高度肯定。今年7月,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时已一票难求。而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北影节),该片同样受到追捧,开票5秒后即售罄,位列北影节开票首日最快售罄影片首位。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与人格魅力,令不少观众为之感动。不少人在网上第一时间留言点赞,认为影片“幽静但力量非凡”“美,质感绝佳”。

有观众表示,“影片以叶嘉莹的学术研究切入,通过雅乐、吟诵、器具、古建筑、山河湖泊等意象,营造出那种如梦似幻的诗歌年代,太美了!”

还有观众表示,叶嘉莹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品质,比任何影像都更为有力,“看完影片,会更想去深入地了解她的人生。”“电影中的最后一幕白雪皑皑,像极了叶先生,孤冷清离,却又不失生命的顽强。”

2

影片与“弱德之美”一脉相承

影片的镜头从叶嘉莹生活的宅院开始,叶先生吟诵着杜甫的《秋兴八首》,仿佛吟诵着她的漫漫人生。在平静之下迸发出巨大力量的“高冷”处理,在张静看来正是叶嘉莹“弱德之美”精神的一种延伸。

1993年,叶嘉莹从朱彝尊的爱情词《静志居琴趣》出发,提出了“弱德之美”这一词之美感特质。在她看来,“弱德之美”既是词所具有的特殊美学品质,也是词与诗之间的本质区别。何为弱德之美?叶嘉莹说,是一种持守,一种道德,即君子贤人处外界的强大压力下,所采取的约束和克制,却还有一种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坚持。叶先生强调,弱德之美并非弱者之美,与生活中的弱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弱者。”

张静说,叶嘉莹的一生,正是“弱德之美”活生生的写照。叶嘉莹在被生活痛击的时候诠释“弱德之美”,在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晚年更是如此。这些年,叶先生获得粉丝的敬爱,获得多个奖项肯定。但她依然坚守朴实的初心,将全部精力和情感寄托在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的事业上。

《掬水月在手》没有用浮华的热闹去烘托叶先生的成就,没有在形式和节奏上讨好观众,创作团队以敬业的态度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与叶先生的精神一脉相承。

在张静看来,叶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放在当下,同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面对外界给予的压力,我们有德,有韧性,不肯轻易屈服,这是我们文化品质的呈现,‘弱德之美’,正是我们的文化符码。”

3

一生桃李满天下,愿做诗词“摆渡人”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家庭里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17岁,叶嘉莹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二年级时遇到了古典文学名师顾随,并深得先生赏识。

叶嘉莹一生命运坎坷。张静坦言,叶先生的一生经历颠沛流离、家庭变故,诗词是支撑她走过巨大苦难的力量源泉。

1979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大专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2016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推动诗词教育,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在南开大学授课期间,可坐300人的大阶梯教室常常人满为患,听课证一证难求。每次讲课,叶嘉莹必然坚持站立,仪态高雅,激情四溢,只要讲起古典诗词,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家就会焕发出异样的青春。

今年已96岁高龄的叶嘉莹,是无数人通往古典诗词海洋的“摆渡人”。叶先生曾表示,她的一生不追求名利,重点在于传承。

在叶先生身边工作多年,张静说,宋朝大慧禅师的两句经典“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是她心中对叶嘉莹的最佳写照。

(综合)

新闻推荐

谢谢惠顾:谈《荞麦疯长》

《荞麦疯长》,徐展雄导演、编剧,马思纯、钟楚曦、黄景瑜主演,2020年8月25日中国大陆上映,112分钟大概是两年前吧,藤井树在小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