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影院重开面临各种困难,但再见“龙标”,人们仍感受到满满的希望 电影院回来了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7-26 02:33 大字

阅读提示

停摆179天的电影院,终于复工了。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电影人们依旧充满信心,相信影迷会慢慢回到电影院。电影人已经期待这一天太久太久,蛰伏的日子里,他们沉淀了对这一行业的热爱,期待在重新绽放的日子里,更加精彩美丽。

停摆近180天,影院终于盼到了复工的日子!从7月20日起,电影迷们可以重新走进影院,再次看到熟悉的“龙标”,听到久违的前奏。

“ 我今天的心情特别好,虽然现在外面在下雨,但有了电影,就感觉又有了生活的动力了。”李琪道出了万千影迷的心声。

走,去影院打卡

7月20日,上午8时30分,位于虹桥艺术中心的天山电影院尚未开门,但工作人员都已严阵以待,打扫放映厅,调试设备,等待第一批观众入场。

当天上午9时50分开场的首场电影《第一次的离别》,按照30%上座率的规定,共放出27张票,于前一天开售。不到一小时,就销售一空。店长石怡静说,“真的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看到这么快就满场了,我们都特别激动。”

李琪是最早到场的观众之一。听到影院开业的消息后,她早早就等在了购票平台,抢到了首场的票。她笑称,电影院停工期间,“感觉生活都没有乐趣了”。

早上7时半,68岁的费女士就迫不及待来到上海影城,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买了当天的两场电影票。去新疆旅行原本是她假期里的计划,因为疫情搁置了,巧的是,早上看的第一场电影《第一次的离别》正是以一种诗意现实主义风格,展现大银幕上较少见的新疆生活图景,让她过了一把瘾。

记者发现,当日来观影的观众多为个人前来,有的观众还专程请假来影院打卡,纪念这特殊的一天。还有不少影迷特意来感受氛围。一大早,上海影城总经理顾艳在影城大厅忙碌时,被一位老观众认出来,拉着一起合影。“观众很享受这种仪式感。”顾艳说,尽管影城全部线上售票,考虑到老年观众的需求,也会为他们提供线上购票指导,进入影厅后,会有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入座。“我们准备好了,欢迎大家安心看电影。”

原本影城只是试探性地拿出两个厅用于放映,没想到首场新片《第一次的离别》迅速满场,为此临时增加一个厅。“已超过我们的预期。”顾艳说,昨天线上销售约200张票,来观影的观众大都对防疫措施积极配合。

我们的坚守有了回报

接到复映通知后,新华永乐国际影城职工全部回到了久违的工作岗位,并第一时间投入到了开业准备中。甚至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个别岗位还加派了人手。

过去的179天,每天张雷都会来影院,打开空无一人的影厅的灯光,随后给放映间7台放映机通电。“机器和车一样,不开就会坏,里面的放映信息甚至会丢失。”也只有在这两个小时的通电时间里,张雷才能体味到一些往日热热闹闹的营业时光。

在等待复工的日子里,这位影城负责人和其他12名员工一样,都拿着上海市最低工资,2480元一个月。作为负责人,他也想让大家能够多一点收入来源。

恰巧,影院所在的这栋楼里有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张雷找到他们,给自己影院的职工推荐兼职工作。“一些是厂房里的流水线工作,一些则是对体力要求比较高的户外作业。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先推荐他们做起来吧,活下去才有更好的明天。”张雷说道。

“直播带货、投身夜市、快递送货……影院千方百计帮助员工转型渡难关。”华夏久金影院负责人俞建江说,“这一年真的很难,对已经很熟悉和适应影院岗位的人来说,要换一份工作,谈何容易?”

“能坚持到现在的,一定是爱这个行业的。”张雷真情流露。“在这行做了20年,不舍得离开。”这是俞建江的告白。

虽然停业半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但对于很多影院从业者来说,这个行业的未来依然是闪亮的、发光的。半年的难熬,绝大部分影院职工没有离开,他们唯一的心愿朴素而真挚:和观众在银幕前重逢。

前不久,上海市电影局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近1800万元,给予上海345家影院停业补贴,这让影院行业感到暖心。

一场放映结束,观众全部离场后,工作人员进入影厅,进行消杀工作。影厅空气清新、座椅洁净,很难想象这里曾关闭了那么久。顾艳介绍,疫情期间,影院一直在进行各项准备,包括防疫、卫生和设备调试等。

让口碑吸引大家观影

看着观众一个个走进影厅,《第一次的离别》出品人、总发行人吴飞跃也感触良多。 “得知影院7月20日复工后,我们当时的心情是又惊又喜又有点小担心,立刻联系了所有的合作伙伴,确定是不是能在当天上映。”他透露,该片用了4天时间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真的是和时间在赛跑。”

据了解,目前放映的影片以老片复映为主,首批复映影片有36部。一大波上海出品的佳作在赶来的路上。曾获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白云之下》将于本月上映,成为影院复工后放映的新片之一。

电影院复业时间确定后,不少机构在网上发起观众最想看的电影投票,排在前列的大都是“春节档”影片,如《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电影行业复工复产有个过程,在防疫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观众“报复性”观影局面不太可能出现。“目前的定档新片对帮助影院复业、满足观影需求的意义高于实际营收。如果下半年疫情真正平缓了,贺岁档、明年春节档会有大片出来。”

目前的大片空档期,对于小体量片子而言是机遇。《第一次的离别》的首日排片率达30.2%,这样的排片量对小成本文艺片而言非常难得。石川认为,该片曾在三大影展获奖,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品质,此时进入市场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并不代表文艺片、小众影片进院线的时机到了。考虑到宣发、排片成本,对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公司来说,网络发行不失为一条途径。

顾艳认为网络彻底代替大银幕不现实:“影院观影效果的仪式感、沉浸感和声光电的视听效果都是线上无法取代的,而且电影拍摄技术不断升级换代,带动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不断提升,这些都离不开影院先进的放映设备。”

电影《荞麦疯长》制片人藤井树认为,制片方离不开影院,影院也离不开好片。“电影质量过关,在疫情可控可防的局面下,应该勇敢迈出第一步。”

业内专家建议,在特殊档期内,影院也要把好影片质量关,避免大量“烂片”打着文艺片旗号趁机抢占市场。石川认为,目前,有些中小城市影院可能会处于亏损状态,在保证充足片源供应的前提下,需地方政府继续出台纾困措施。“防疫和复工要保持两者平衡,当下还是要综合配套多种扶持手段,这对影院生存、电影行业复苏会有很大的帮助。”

影院复工首日,也是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开票首日,从7月25日起,320多部影片在29家影院展播,30部剧目在四个频道放映。消息传出,迅速在国内外影视行业引起巨大反响。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表示,“两节”的举办将为整个行业复工复产做一个“暖场”,能为整个行业带来信心和力量,共渡行业难关。也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影视产业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

新闻推荐

移民火星或微生物先行

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次探测任务引发了火星迷们的无限遐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