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怎么看?3分钟懂戏剧

澎湃新闻 2020-07-15 15:59 大字

/All aboult Theatre/

戏剧艺术真的是个庞大的体系

编、导、演、舞美

灯、服、道、效、化、音乐

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

委实使人眼花缭乱

俗话说得好

“写戏的人是骗子

演戏的人是疯子

看戏的人是傻子”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戏剧怎么看?看些啥?

请教了“100”个剧评人,

今天“学徒”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做个合格的“傻子”

一直以来,关于看戏剧这件事,坊间都流传着这样一条建议——假如看一部有原著的剧,那就认真阅读一遍,然后在开演前忘掉它。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是不是?

这就仿佛上考场前做了充分的复习,然后老师突然和我说:“复习是必要的,但你们看的我都不考“一样令人迷惑。

△以色列 剧作家汉诺赫·列文遗作《安魂曲》

然而在大多数时候,对于进入剧场的观众们来说,这种“短暂失忆”才是给出答案的最佳选择。

忘掉文字搭建起的那个世界,忘掉外界的诸多评论,忘掉课本的先行理论,以及最重要的——忘掉自己。

换句话讲,看戏剧最好的方式,其实是放空。

△德国 赫伯特·弗里奇导演拜耳《他她它》

为什么要放空?

为了更好的感受戏剧的魅力!这么说或许有些虚无缥缈。

其实就是,当我们把理性暂时放置一边时,就能够更好的”入戏“,跟着台上的演员一起,体味剧中人的喜怒哀乐——台上人哭便随着哭,台上人笑便随着笑,台上演到热闹处,便手舞足蹈,入神成痴。

然后某一刻福至心灵,获得美的体验。

这一刻不一定是在演出时,毕竟观剧”体验“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剧场中的”感受“是真的,它会在你的内心被记住,未来某天便可能被生活唤醒。

△何念导演曹禺《原野》

诚如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所说:

真正的艺术批评家,不从自己的鉴赏趣味中引出规律,而是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所要求的规则来形成自己的鉴赏趣味。

剧评人们写剧评的最高境界便是”为情造文“,而此中的”情“则需个人去感受。

△尤里·布图索夫导演契诃夫《三姊妹》

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亦如是,“放空,然后感受”

感受剧情的力量、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感受视觉与听觉的传达、感受“傻子”与“疯子”的系连。

△DENNIS KELLY《Matilda》

”浸入式戏剧“更是放大了这一点。

与传统戏剧不同,”浸入式“打破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观众亦是演员、是角色,情绪之外,观众的身体在踏入“剧场”之时即属于这部剧了,另一方面,“剧场”空间的非传统其实也意味着戏剧演出场地从“剧场”中逃离。

最有名的莫过于菲利克斯·巴雷特的《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这部改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浸入式戏剧”风靡全球并开一时之风气,领一代之潮流。

在《Sleep No More》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观众可以选择自己的观察对象和行动线。

△在《Sleep No More》中观众每人都会领到一张白色假面,并“入住”一栋五层楼的酒店

△观众带着假面便获得了“豁免权”,近距离的观察剧情的发展

同为”浸入式戏剧“,《秘密影院》则更为”真实“,每位观众都拥有自己的身份,可以和演员互动,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是个“背后灵”了!

△《Secret Cinema》

“疯子”告诉你的事

进入剧场,与演员表演的“视听”通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等待戈多》

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迷狂”。

柏拉图认为,当创作之时,人便会失去理智陷入精神的迷乱。那些天才的艺术,都曾历经于此,表演也不例外。

在剧场中,演员化成角色,将剧作家笔下的文字塑造成立体的人物。他言即“他”言,他动即“他”动,“他”悲喜则他悲喜。

△英国 NT版《疯王乔治三世》

是的,“放空”自己的除了观众,还有演员。演员将自己交给角色,在舞台时空中展现,创作与欣赏是同步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戏剧的本质就是”模仿“。演员便基于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将自己打散熔铸成角色。

△格鲁吉亚版《麦克白》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员有一千种创作个性,演绎出形象各异的“哈姆雷特”。毫不夸张地说,四百年来,每隔十五分钟,世上就有新一台《哈姆雷特》上演。

演员的表演方式、情感处理、台词表达,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给观众心理上带来不同的体悟。

△李六乙导演《哈姆雷特》

当我们谈起哈姆雷特时,阴郁、敏感、徘徊似乎是必备的标签。而15年巴比肯剧院“卷福”版的哈姆雷特,却强势、清醒还带着精英式优雅,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他愤怒的跳脚、高振的手臂、爆出青筋——他有着自我意识但又只能向命运屈服。这是一个独立于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哈姆雷特,他的悲剧也拥有双重色彩。

△英国 巴比肯剧院《哈姆雷特》

巴西仓库剧院版的《哈姆雷特》则与“卷福”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女演员帕特西亚·赛尔朗克反串演绎哈姆雷特,更多的敏感和不稳定性被她注入了角色的灵魂,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角色的脆弱的忧郁与爆发的汹涌。

△巴西仓库剧院《哈姆雷特》

所以说,不要看到相同的剧名就放弃,每一版舞台都有自己的风景,而每一次的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才是剧场的魅力!

你被骗了吗?

都说“写戏”的是骗子,实际上,戏剧的幕后人员们,哪一位不是骗子呢?导演、编剧还有舞美设计?

当我们观赏一部戏剧时,舞美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part!

舞美,是关联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是写实空间和象征性意念在视觉的传达。

通俗点说,灯光、道具、背景、服化、多媒体等等,你所能想到的除了表演以外的各种元素,统统可以划分在舞美的范畴里!

很多时候,早在入场之前,观众们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比如下面这个环形围绕式观众席——

△鼓楼西剧院《奥利安娜》环形设计

导演试图通过这种不同寻常的观众席设置,来达成一种“围观”式的观演关系。

“你可以看到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可以看到四周的观众以及他们的反应。我们很好奇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中看戏,最后做出的判断会不会受到其他观众的影响,所以制造了这样一个间离感很强的空间。同时,舞台周围的一圈起伏的平台有点像莫比乌斯环,象征着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意思。”(周可导演)

△鼓楼西剧院《奥利安娜》

为了将“舞台电影化”,《电影女孩》通过多媒体应用,让影像与舞台融为一体。可谓一场“视觉盛宴”。

△智利魔幻电影戏剧团《电影女孩》

《电话谋杀案》 使用“材质和光线”做障眼法,让舞台剧也有了景别差异,半透明的墙壁和精巧的布光,更是给了观众能穿透墙壁的眼睛。为了更真实,舞台上甚至还加盖了房顶!

△《电话谋杀案》

音乐剧《歌厅》中,幕布在观众走进剧场前就被拉开,观众们将直面庞大的镜子,扭曲的倒映出每个人的身影。

△2015版《歌厅》

舞台光影变幻同剧情的跌宕、演员的情绪配合,席卷着观众一同进入故事的潮水。

小印每次看剧的时候,看到这些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发出“哇哦”的声音,表示赞叹↓

感觉有点应接不暇了是不是?

上面这些舞美似乎都十分繁复,惹人惊呼,其实也有许多舞台的装饰相当的质朴,却也能辅助戏剧的呈现。

复杂是好的,但简单不一定是不好的!

小印之前就看了俄罗斯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的《静静的顿河》。整个舞台被分成三个区块与前后两个空间,从开始到结尾,八个小时,大到整体布景,小到道具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每个细小的道具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白色的布可以是床单也可以是婚礼上爱侣的衣、现实与虚幻的分界线。

△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静静的顿河》

良工不示人以朴,最好的舞美便是不论内容如何,每个细节都应经得住琢磨。

【有意思商店】

id:inkbetter

都市生活美学指南

好物搜罗官,美学发现者

分享时尚与生活艺术

有趣、有料、有品位

站在离美最近的地方

原标题:《3 分 钟 懂 戏 剧》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抢占热门IP 有关哪吒动画片扎堆

《哪吒传奇·龙与地下铁》剧照剧组供图《哪吒与变形金刚》海报剧组供图近日,又一部与哪吒有关的动画电影《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