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里的“神秘参与” 探讨对生命创伤的共情

澎湃新闻 2020-06-28 09:07 大字

6月27日,展览“神秘参与”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举行,这是该美术馆今年的首展,也是疫情后少见的国际群展。

展览聚集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巴西、中国等世界各地的14位(组)艺术家作品,其中包括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曾获杜尚奖的作品《反观记忆》,以及田村友一郎去年展出于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天之眼》。

据策展人介绍,由于运输问题,许多作品都是基于艺术家的概念和要求,在本地完成材料的购买与组装。另一方面,展览探讨了人对于生命和创伤的共情。展览中,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理论“集体无意识”构成了一条线索。“这些作品有很多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想象中的投射、对虚实之间的拿捏等等,都反映出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展览作品通过想象、幻觉、共情,让观众进入了艺术家们发起的“冒险”,并对所在的世界产生新的感知。展览开幕现场

疫情后的国际群展

策展人钱诗怡告诉澎湃新闻,举办这次展览的计划大约确定于今年三四月份,在此之前,基于她自己的研究,她已经“积攒”了不少参展作品。“布展中受到的主要影响在于,由于国外的艺术家们不能来现场,有些作品的布局和搭建需要我们前期进行非常复杂的沟通,通过邮件和视频与艺术家保持联系。”据她透露,由于疫情期间国际运输的不稳定,此次展览中的许多装置都是在现场制作的,“根据艺术家的概念和要求,我们在本地购买所有需要的材料,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钱诗怡说道。

“神秘参与”展览现场

“神秘参与”展览现场

其中,英国艺术家玛丽安娜·西姆内特(Marianna Simnett)的作品《昏厥》尤为特殊——这件大型装置作品是首次在艺术家不在场的情况下在地制作,“一开始艺术家是不愿意的,因为搭建制作的过程非常复杂,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和她沟通了很久,”钱诗怡回忆道,“最终我们获得了她的信任,让她愿意在自己的“金科玉律”上做出妥协,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情况下展出这件作品。”在作品《昏厥》中,令人眩晕的LED灯光随着西姆内特的呼吸声起起落落,艺术家并不在场,却不可抗拒地牵动着观者的知觉。

玛丽安娜·西姆内特,《昏厥》

明当代美术馆创办人凌菲菲告诉澎湃新闻,疫情后,美术馆每日的参观人数限制在200到250人,“这是根据美术馆的面积来确定的。”此外,观众在排队与观展时需要保持1.5米以上的间距,展览实行预约参观,工作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开幕现场的导览

一场共情的“冒险”

站在大型装置《昏厥》面前,你的呼吸随着艺术家的呼吸声与不断变幻的白色灯光而变得急促。艺术家西姆内特将自己的身体推向极限,邀请观众一并感受过度呼吸后的“无意识”状态,进而连接起作品和观者之间的移情轨迹。

移情与共情是展览中许多作品的共同点。根据策展人的解释,展览就是一场遵循一定顺序展开的移情与共情之旅。

“神秘参与”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集体无意识”构成了一条线索。这一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理论。根据他的研究,集体无意识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它是普世性的,其原型追溯至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界的连接。展览的名称“神秘参与”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的状态。“这些作品有很多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想象中的投射、对虚实之间的拿捏等等,都反映出集体无意识的状态。”钱诗怡介绍道。

田村有一郎,《天之眼》

通过想象、幻觉、共情,观众进入了艺术家们发起的“冒险”,让你对于自己和世界产生新的感知。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艺术组合鸟头的作品占据了美术馆一楼相对封闭的一块区域,昏暗的光线下,几架风车在墙壁上投下大大的影子;另一边,在丝绸装饰下的静物照片隆重而沉默地悬挂着,组成了一个静物的剧场。这些场景或许会让人联想到回忆中的某个场面,却又不那么真实。在美术馆的二楼,艺术家田村有一郎的《天之眼》以巧妙的布局与分隔提供了独特的观看视角。在作品的第一个空间中,透过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个美食连锁店的建筑模型与相关材料,而在转角处的第二扇小窗里,大量毁损的车牌暗示着接二连三的车祸。在相邻的第二个空间,排布在地面上的几十个船桨与上方视频中的图像也让人联想到不幸事件的发生。在这里,艺术家似乎只提供了局部的信息,却足以让人经由想象而拼出全局。

艺术家组合鸟头,《我梦》《有风》

特殊时期的“启示录”

艺术家卡德尔·阿提亚(Kader Attia)的影像作品《反观记忆》从“幻肢症”出发,通过一系列采访探讨了身体记忆和虚无。幻肢症指的是做过截肢手术的或意外丧肢的人有时会觉得失去的肢体仍然长在身上,甚至有冷暖、疼痛等各种清晰的感觉。透过幻肢症,影片讲述了“失去”本身强烈的存在感,映照出人的创伤和恐惧。在全世界都经历了创伤了特殊时期,这样的主题变得格外应景。

卡德尔·阿提亚,《反观记忆》

澎湃新闻记者在展览中发现,不少作品都与艺术家关于创伤、病痛和死亡的理解及经验相关。集体无意识、幻肢症、替代性创伤……这些对于大众来说相对陌生的名词,被置于这个经历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当下背景中,似乎显得更为易懂。

事实上,这些作品与当下的联系主要是巧合。策展人表示,她对于展览主题的构思要早于疫情的发生。“只有一件作品是后来有意选择的,就是密封博物馆的《我们无能为力》,作品讲的是替代性创伤。最早是在关于“非典”纪录片里看到这个词,当时,许多亲历现场的医护人员并没有传染上疾病,但是在采访中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在日后漫长的时间里都经历着创伤,这个创伤来自他们对于患者病痛的“见证”。”在影像《我们无能为力》中,艺术家扮演了灾害事件发布会上受害者的家属和朋友,表达出痛苦和悲伤的情绪。他借鉴了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场景设定,因而更加富有戏剧性。

《我们无能为力(新闻发布会)》

在作品《反观记忆》中,艺术家引出了“修复”的概念,并认为正是“修复”让人得以在动物界“脱颖而出”。这一观点似乎也无意中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某种启示。在经历了“无意识”后直面恐惧和焦虑,身为“人类共同体”的一部分而对于他人的创伤感同身受,这不只是对于当下的一种回应,也是艺术长久的一大主题。

展览将展至9月6日。(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短视频“超前剧透”:谁是推手?

北京青年报图“每周二至周四20点更新2集,VIP抢先看;VIP超前点播,星钻会员免费解锁,更新至6集/共12集……”6月21日爱奇艺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