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放假化论

当代生活报 2020-06-05 12:43 大字

小成本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5月霸屏。 《传闻中的陈芊芊》设定为“以女为尊”。 中国早期网剧《万万没想到》。 《陈情令》开创超前点播的先河。 《长安十二时辰》制作精良。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年大热。

本报记者覃江宜

刚刚过去的5月,顶流网剧女主是突然冒出的“陈芊芊”,穿越、代入、甜宠、颠覆——她狂向屏幕洒了一把糖。

有没有发现,网剧“黑马”涌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热点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电视剧有“接档”之说,一年四季分明,而网剧四面开花,爆款扎堆涌现。从最早宅男们追捧的《万万没想到》,到近年来的《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鬼吹灯》,当传统的电视奖项“白玉兰奖”和“飞天奖”也开始接纳网剧,它们就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流量,也是全民热议的宝藏。

当观众愿意成为付费会员,习惯用手机刷出弹幕,情况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贴近。网剧,不仅需要脑洞大开的“陈芊芊”们,更需要勇往直前的“破局者”。

谁是开了挂的“陈芊芊”

5月刷屏的《传闻中的陈芊芊》是标准意义上的小成本网剧,却和剧中女主角陈芊芊一样走上了开挂之路:短短数月完成拍摄、制作、宣发、定档,开播前一周才推出宣传海报,然而开播后一路走高,上线7天猫眼全网热度周榜排名第一,成为5月网剧霸屏榜单日最高剧目。至6月3日,该剧的点击量已经超过9亿次,豆瓣评分维持在7.4,一再霸占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庆余年》有陈道明、吴刚等老戏骨坐镇,《龙岭迷窟》《怒晴湘西》有“鬼吹灯”的大IP加持,而“陈芊芊”之所以会“红”,首先来源于一个反套路的故事——架空的城市里女尊男卑,女人当家,城主、百官都是女性,女人读书从政当家做主,男人只讲三从四德相妻教子,家家户户生了女儿便欢天喜地,生了儿子便唉声叹气。在颠覆的基础上,剧情还套着穿越的外衣,让写出这部剧的编剧神奇地落入自己的剧本里,变成自己创造出来的笔下人物。于是,拥有上帝视角的“陈芊芊”,开始要争取“活过三集”,还要处心积虑地推动剧情,以期实现完美结局……

屏幕之外的现实世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往往沦为传统价值观当中男性的附庸,因此当观众看到剧中的男孩自小被规训“男子无才便是德,嫁得好才是正事”,不许他们读书认字,难免产生既荒诞又讽刺的观感。五大三粗的汉子在妻子产子后被指责“没本事传宗接代”,男性穿着清凉时被街坊指指点点“要是被人轻薄了,都怪他自己不知检点”,满满都是生活的倒影。

“陈芊芊”之所以意外走红,首先要归功于“逆流而上”的性别设定,将现代男女关系直接倒置,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错位、解构和重制,观众在会心一笑中看见了现实生活的镜像与隐喻。

“灵光一闪,即是光明”

“以女为尊”“男女倒置”的设定并不新鲜,泰剧和日剧中都做过类似的尝试,早在1983版的《西游记》中,“女儿国”也描绘了相似的乌托邦。可以说,性别歧视在世界各地都是很有讨论空间的社会议题。遗憾的是,《传闻中的陈芊芊》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探讨男女性别境遇上,那些一针见血的戏谑只是点到为止,辛辣的讽刺只是短促地出现,很快隐没在鲜艳又炫目的甜宠爱情背后。

架空历史的“女尊”,时隐时现的反讽,在这个故事中只是幕布之上的“毛毛雨”,如果把这些飘浮在上的成分剔除,“陈芊芊”便和曾经的“太子妃”“若曦”没有什么不同:被主角光环笼罩的女孩一往无前,总有一个霸道总裁愿意对她死心塌地,相爱相杀、暖心相伴。

女性观众喜欢这样的又甜又爽,男性观众也不介意观赏这么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这样的主题,直切社会人士对于职场和情感的代偿心理,就像一瓶可乐、一杯奶茶,提供快感却不负责补给营养,恪尽职守的“快消品”拒绝探讨深层意义。

当然,《传闻中的陈芊芊》也志不在此,与其他以小博大的网剧一样,它们更愿意复制《盗墓笔记》《陈情令》这样的吸金神话,即时收割一波流量,榨取最多的剩余价值,至于能不能长久地霸屏,能不能开创一个新的路线,或者让人思考更多感受更深,那只能是随缘而已。

刻意求新与特立独行是危险的,如果不能达标,注定会引发群嘲,但放下身段却能有效化解人们的苛刻,“陈芊芊”的启示在于,小成本网剧想要出头,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意,所谓“灵光一闪,即是光明”。

网剧是这样走上“红地毯”

中国网剧的概念最早是由《万万没想到》《嘻哈四重奏》以及《屌丝男士》定义的。2014年以前,观众网上观影的碎片时间属于易小星、卢正雨、大鹏等网红,《嘻哈四重奏》诞生的2008年,国内网剧产量仅为5部;到了《万万没想到》走红的2013年,网剧数量也不过是50部。“王大锤”们活跃在制作简陋但构思精巧的短剧中,插科打诨,嬉笑怒骂,把一个个网络段子集结成视频小品。这个时期的网剧无所谓“成本”,却有野蛮生长的朝气。

2015年,网剧进入了大IP时代。《盗墓笔记》开创了国内网络剧付费模式的先河,这部人气网络小说改编的剧集,全集上线第四天的播放量便破10亿,共为视频平台方新增250万名会员,按15元的月费计算,仅会员费就创造了3750万元的收入。那一年也被视作网剧的井喷年,统计显示,当年379部的网剧制作数量比2014年大涨85%。2017年,《孤芳不自赏》《大唐荣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IP大剧扎堆上映,其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时候便已走红,实体小说出版后销量超过500万册。

2019年,网剧进入了口碑收视双赢的井喷期,《陈情令》开创了超前点播的先河(VIP会员在缴纳会员费后,要想提前观影最后5集,还需支付30元的“超前点播特权”,或者单集6元购买)。一夜之间,凭借肖战和王一博的高人气,腾讯视频吸金7500万元,网传总收益高达7.3亿元。同年,《长安十二时辰》又将网剧推向另一种高度——除了考究的画面、严谨的剧本、扎实的演技,《长安十二时辰》更准确还原了一种大唐盛世的精神风骨,引领一代人回望斑驳的历史记忆,又关注往昔生活的细枝末节。

2020年,象征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项的“白玉兰奖”“飞天奖”第一次把网剧纳入评奖范围,曾经出身乡野的网剧,踏踏实实地走在了红地毯上,从此开始被观众簇拥,被光环笼罩。

从经典再造到探索未知

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为优质内容买单,用手机发送弹幕,网剧创作者首要考虑的不再是广告商或者平台方,因为金主在民间,观众有能量,他们要真正开始研究受众的分层和喜好,中国影视剧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贴近。

作为满足用户需求和欲望的载体,网剧本质上说是“互联网产品”,成本向来不是问题,流量才是关键,有了核心价值,资本就会蜂拥而至。紧跟着这样的热度传导,国产网剧进入了正向循环,关注度带来流量,流量吸引资本,大牌导演随着潮涌前后脚登陆,韩三平监制《无证之罪》,管虎执导《鬼吹灯》,陈凯歌入局《民初奇人传》……优质团队带来了更多优质内容,原本游走于边缘的各大视频平台,因此有了挑战传统豪门(电视台)的江湖地位。

人们发现,短短几年的中国网剧进化史,隐隐浓缩了数十年的美剧发展史:从上世纪90年代以《老友记》为代表的情景喜剧,到新世纪初以《越狱》《绝命毒师》《行尸走肉》为代表的强情节剧,再到《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等经典IP的影视化与延伸。HBO、NBC、Netflix等新老势力混战,既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也精雕细琢独辟蹊径,贴合大众心理而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新世界,几乎囊括了所有已知的分众类型。

利益是最好的驱动,中国网剧的内容生产也在不断加速,从而进入了万物生长的季节:魔幻、校园、情感、冒险、史诗、警匪、武侠、动画……有固守也有突破,有跟风也有创新,除了暂时无法涉猎的领域,它们的每一个爆款、每一次进化都在推动整个行业高歌猛进。

网剧的进化并非无迹可寻,它的过往有明晰的演变路线,从电脑到手机,从点播到弹幕,从只能坐在屏幕前观影到可以决定剧情的走向(《隐形守护者》),而不管未来如何发展,人们的共识在于,内容生产和模式创新始终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深挖故事和角色呢?如何更快地直抵人心呢?内涵丰富的IP布局怎么打造呢?网剧需要脑洞大开的“陈芊芊”,更需要勇往直前的“破局者”,它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疆界,重新定义传统经典,并探寻未知世界,以有形的网线和无形的5G,连接千家万户,载起万千议题,那才是当前片方致力于突破和观众乐见其成的新世纪。

新闻推荐

5部关于美国种族问题的影片

单读2020年5月25日晚上,46岁的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Floyd)打算在街边的杂货店买一包烟,店员认为他付的钞票是假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