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BBC 新片《杜甫》

澎湃新闻 2020-05-20 15:46 大字

原创 王鼎钧 程奇逢 北美文学家园

文/程奇逢

今年4月6日,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后,在华人观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制作人是英国资深媒体人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英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素有制作优秀纪录片的传统,1972年-1973年历史学家汤恩比做的一组12集“历史是什么”的节目,堪称经典。

据称,这是首次以纪录片形式,将杜甫介绍至全球,拍这样一部纪录片,要对诗人的作品和成就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但这些显然都在伍德的知识范围之外,他追求的是娱乐性的目的。▲英国制作人迈克尔·伍德在纪录片中的镜头。

影片开始介绍杜甫的一个“重头戏”是说,杜甫从小丧母,由姑姑收养,与姑姑的儿子睡同床,一天一个女巫路过她家,预言这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能活,是睡屋子东南角的那个,姑姑将自己的儿子搬走,把杜甫搬到东南角,结果姑姑儿子死了,杜甫活下来,接着是影片中一个孩子(杜甫)高昂着头,沐浴在阳光下,也就是沐浴在神的光中,影片说:在幼儿时,杜甫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天命”。在中国诗歌史中谈杜甫离不开李白,纪录片中是这样介绍李白的:“经常醉酒,斗性十足,是青楼常客,他在斗殴中杀过人”。这与中国人对自己所崇拜的古代大诗人的形象完全不能契合。

想起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拍的《末代皇帝》中,多次出现溥仪宫中跟小动物玩耍的镜头,在朝上大臣启奏国家大事时,小皇帝还从口袋掏出一只小老鼠来玩。如果说艺术电影还可以有虚构的自由,那么纪录片是不可以像伍德那样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习惯,而肆意杜撰的。

如果伍德对表现杜甫这样一位大诗人力所不逮,他可以与中国研究杜甫的专家合作。影片中出镜的两位青年大学老师的叙述了无新意,实际上,“杜诗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显学,大家甚多。叶嘉莹教授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对杜诗做了精微深刻的分析,立意之高与入论之细,都令人印象深刻。显然,伍德对这些都不了解。

纪录片中引用杜诗15首,大都不是杜甫的代表作,而是他自述身世的杂诗,英文的翻译也不怎么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片中介绍杜甫。

影片中讲杜甫一生不得志的原因是他参加的那次科举涉及一场“风波”,导致他落第,这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影片说“杜甫通过一个朋友把他的诗送给皇帝,皇帝读过后召见了他,最终他在朝廷中得到了官位”,于是纪录片上就出现大殿上皇帝面见大臣的场面,还说杜甫未能让皇帝采用他的大略,很令他失望。房玄龄、李靖失望也就罢了,哪轮的到杜甫?伍德不知杜甫的官位有多小,才会有这样怪诞的想法。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一一列举了。

英国观众除非先入为主全盘地接受伍德的“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否则从纪录片中很难看出他这样说的原因。伍德在影片中说:“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可以与杜甫相比的人物”,不知伍德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看完这部记录片,不禁感慨,中国人与西方人要真正互相认识对方文化是如此艰难,尤其是制作人还需要在学术性、娱乐性、西方文化、东方传统这几者间互相博弈,做出选择。

02

文/王鼎钧

英国资深媒体人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为中国诗人杜甫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在BBC放映,把一个冷门题材炒热了。他是怎么办到的?▲诗圣杜甫像。

今天制作电视节目,即使是在BBC,也要考虑怎样迎合大众的趣味,有学问的人创了一个新词,叫“媚俗”。欧美人士很关心一个人的童年,杜甫由姑母抚养长大,观众需要情节,于是伍德以《圣经》中的“替死”为原型加进来一个女巫。有一年瘟疫流行,女巫告诉姑母,两个孩子只能保全一个,这个姑母了不起,牺牲了自己的孩子。

另一个场景更明显,杜甫写诗,“颇学阴何苦用心”,“转益多师是汝师”,经过一番努力学习,可是观众哪有这个耐心?于是伍德从《圣经》里面拷贝了一个戏剧性场面,杜甫像被圣灵充满那样天降大任,“戏剧性”必定简单,简单才有娱乐效果,欧美的观众觉得亲切,中国人好像也觉得这是诠释“天才”?

为了媚俗,伍德把李白拉进来客串表演,他说李白好斗殴,杀过人。李白说过“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好极了,赶快拼贴进来吧,不必考据了,绝无其事还要凭空编造呢,何况有现成的线索,这样的李白比较“好看”。同样的情况,杜甫说过他要“致君尧舜上”,哪里办得到?咏叹“匡衡抗疏功名薄”蛛丝马迹。组织一下,顺理成章,皇帝不听他的建议,他很难过。这样的杜甫也比较好看。

早年到电视觅食,初学乍练,“外专”开示,电视里面甚么都可以有,唯独不能有诗。引申他的话:你的摄影机怎么对付“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怎么对付“万古云霄一羽毛”?你可以表现“花近高楼”,那么“伤客心”呢?想拍“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除非用特别技术出现诸葛亮的(或者杜甫自己的)冤魂。想拍“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除非给杜甫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不可不可,在这方面,伍德和BBC有他的底线。▲著名英国演员麦克莱恩爵士在片中朗诵杜诗。

伍德还是请来一位有名的演员,用“莎士比亚腔”朗诵英译的杜甫,一共十五首之多,很难得,算他有担当。不管译文如何,受众感动了,节目成功了,算他看得准。不管文学家怎么说,历史家怎么说,媒体人有他的跑道,他要他的锦标。“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一刻,杜甫颇不寂寞。伍德也算为中国诗人做了一件事情,他到底是个英国人,事难全美,这样就好。

杜老一生在沉重的压力下生活,他的诗高出生活,有完整的精神面貌,比较抽象,电视只能拍他的生活,因为电视需要具象。再说这个精神面貌是他全部作品的凝聚幻化,纪录片不能负载。伍德的《杜甫》播映的时候,“新冠状病毒”全球流行,各国停工停课,封省封城,人人软禁在自己家中承受高压,据说,纪录片中的杜甫,还真的帮助了收视这个节目的人呢!这个“据说”,我们乐见乐闻。▲杜甫草堂。

★以上文字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作者简介

程奇逢,祖籍广东潮州,上海出生。天津大学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现任职于美国广播电视协会(NAB), 曾任文学刊物《今天》杂志经理。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散文、诗歌、随笔散见于中国大陆、美国、香港、台湾报刊杂志。

作者简介王鼎钧,山东临沂人。自幼结下文学因缘,早在靑年时代即矢志不渝于他的文学梦。1949年从大陆到达台湾的第一天,在基隆港的站台上,正式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在上世纪50、60年代获得台湾有分量的文学奖。旅居台湾30年,经历白色恐怖,文学饱受禁锢,依然写出著名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1975)《人生试金石》(1975)和《我们现代人》,以及形成个人风格的标志性作品《碎琉璃》(1978)等,奠定文坛地位。同一时期写出佳作《人生观察》(1965)、《情人眼》(1970)等。

1978年离开台湾,来到美国后,文思泉涌,迎来又一创作高峰期,完成一系列散文代表作:《山里山外》(1982)、《海水天涯中国人》(1982)、《意识流》(1985)、《看不透的城市》(1984)、《左心房漩涡》(1988)、《两岸书声》(1990)、《随缘破密》(1997)等的写作,逐步形成大散文气象,融戏剧、小说、诗歌于散文之中,世称评论型散文和小说型散文先行者,为一代散文大家。

他同一时期还出版了著名的作文四书:《灵感》(1978),《文学种籽》(1982)、《作文七巧》(1984)《作文十九间:作文七巧补述》(1986),普及语文和写作,影响了台湾一代学子和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实践。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回忆录的写作,历时17年,完成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集一生经验和思考之结晶,兼具文学造诣及历史价値,被视为其扛鼎之作。

编辑:刘倩

编发:雷克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从《少年的你》称霸金像奖说起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韩浩月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择了线上颁奖。这是金像奖首次进行线上颁奖,金像奖主席尔冬升直接公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