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之日苦菜秀
凉拌苦菜现在已成为一道美食
○高铭昱
南风吹,麦穗齐,榴花红,枣花落,小满这个节气来临,就到了该吃苦菜的时候了。古人订立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个个节气都有对应的饮食习俗,比如立春吃春卷,清明吃青团,冬至吃水饺……小满的食俗最为特别:吃苦菜,真是饶有趣味!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唐代人编纂的《周书》中就有“小满之日苦菜秀”的记载。
小满是农业耕种的重要节点。“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小麦等作物开始灌浆,但未成熟,只是“小满”而已,故得此节气名称。当年,对于农家来说,小满时节已耗尽越冬存粮,虽然丰收在望,但还不能收获用以果腹,正是青黄不接、食不饱肚之时。看田间地头,荠菜已经老去,苦菜却满地黄花,正在蓬勃生长,于是人们采食苦菜,聊以为炊,形成了这个节气独特的饮食文化。有民谣曰“春风吹,苦菜长,荒湖野滩是粮仓”,可为此证。
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并食用了苦菜,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多次提到它,如《诗经·采苓》中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七月》中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等语,这里提到的“苦”“荼”,即指苦菜。国人认为食分五味,酸甜苦辣咸,而夏天的味道应属苦味。前人云“感火之气而苦味成”,揭示了苦味与夏天的关系。跟着时间与物候的脚步,在不同的季节采集食用不同的植物,这是劳动人民特有的经验和智慧。
苦菜,又名败酱草,李时珍称其为“天香草”,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等功能,故小满前后食用苦菜不仅只为填饱肚腹,且因此时气候开始燥热,很多人初入夏不能适应,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遍地繁茂生长的苦菜,便是食疗的绝佳选择了。苦菜有祛病健身之功效,中医用其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苦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本草纲目》中认为久服苦菜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苦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如将苦菜焯烫,待冷后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凉拌,其味清凉辣香,为佐餐上品。苦菜也可清炒或炒肉、腌制、做汤、做馅均佳,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烹调苦菜方法。苦菜分布广泛、容易获取,这也是形成民俗的重要原因。
苦菜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逐步形成我国特有的苦菜文化。三国时期,曹植作《籍田赋》,内中言到:“夫凡人之为圃,各植其所为焉。好甘者植乎荠;好苦者植乎荼;好香者植乎兰;好辛者植乎蓼。”说明当时已有人种植苦菜。人们誉苦菜为荒年的“救命菜”、丰年的“当家菜”,“锄田不怕日头晒,就怕回家没苦菜”的民谣,形象地表达了劳动者对苦菜的喜爱。“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菜充饥,江西苏区有歌谣:“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据报道,脍炙人口的红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其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毛委员带头吃苦菜的故事,故人们又把苦菜称为“红军菜”“光荣菜”。入选新中国70年优秀长篇小说典藏的《苦菜花》,以苦菜作为劳苦大众的象征,直抵大众心扉,广受读者喜爱。据此改编推出的同名电影,一开始便是主人公冯大娘与女儿嫚子挖苦菜的桥段,影片插曲《苦菜花开满地黄》《苦菜花开香又香》等,优美感人,传唱至今。
上网搜索与“苦菜”相关的词条,显示的结果却多为描述蒲公英的内容,说明很多人将二者混淆,二者生长期相同,味道也相似,都属菊科植物,但苦菜不是蒲公英。蒲公英的叶片为长圆披针状,叶缘有开裂,苦菜叶片的顶端是尖形,色泽较暗,花朵较小,且多为黄色,蒲公英的花色则比较丰富,白色、黄色及紫红等等都有。好在二者食用方法及功效大致相同,故在采集时弄混了也不打紧。
《诗经》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句诗蕴含了作者认识和对待生活的哲理——苦中有甜。吃苦,有时候是必须的,苦味,也是调剂人生的一大要素。“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在物质条件日趋丰富的今天,当我们吃起苦菜之时,虽少了充饥饱腹之义,却多了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铭记之情。苦是生命的原味,只有经历苦味,才能懂得真正的人生。
新闻推荐
电影们都等不及了! 《花木兰》《黑寡妇》确定档期,《1917》宣布将登陆内地院线
半岛记者黄靖斐在电影《花木兰》宣布7月24日上映后,5月13日,奥斯卡获奖影片《1917》也公开全新中文海报,宣布确认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