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上的967个阅读瞬间 原来日日都是读书日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读书人却越来越难得一见。尤其在图书馆之外的公共场所,他们或许被手机屏幕隐藏了起来。
但总有一些“漏网之鱼”,今天我们想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故事的素材来自一个名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的豆瓣相册,我们将其中的相片集中在了一块儿,看,它长这样儿:
这个体量庞大的相册,收录的都是豆瓣网友向北向北搭乘地铁时抓拍的阅读瞬间。它的起点是2018年2月26日,在乘地铁上班时,向北向北偶遇了一位正低头阅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小哥,他手握一支铅笔,一边阅读一边在书页上划线。她对这本探讨人生哲学的著作早有听闻,很想询问对方内容是否有趣,却不好意思开口,于是随手将当时的阅读场景拍了下来。
也是从那时起,向北向北开始留意并记录地铁上的读书人。很快她就发现,这个群体的数量远超预期。即便她抱着随性的态度,未曾扩大地铁通勤的惯常活动范围,但在单程四十分钟的上下班时光里,无论是进出站、候车或换乘途中,还是在地铁车厢内,她总能轻松地与读者们相遇。
尽管样本量有限,但对于观察地铁读书群体而言,向北向北的相册仍是一个有价值的切面。征得她的同意后,我们对2018年2月26日至2019年4月10日期间的1000多张照片进行了梳理,去除同一日期拍摄同一读书人的重复相片后,总量仍有967张。
其中,纸质书的露面频次高达86%。这当然和它们在人群中拥有更高的辨识度相关。这也是大量地铁读书人能被向北向北轻易发现的原因。以此推测,如果将那些难以被一眼发现、在手机上读书的读者一并算上,地铁上的读书群体会比这个相册所记录的还要庞大。
被带上地铁的都是什么书?
身为图书编辑的向北向北,总是有办法获知书籍的名称与版本。
如果没有恰好看到书名或拍摄到封面,她会在浏览照片时放大细节,从页面、页脚或正文的文字等线索中找寻答案。偶尔搜寻失败,她会将照片连同疑问发至朋友圈或豆瓣,总有人能给出答案,因为“永远有人读过你没有读过的书”。
去除部分难以辨别的书籍后,我们将向北向北在相片图说中记录的书名,与其创建的豆列“北京地铁书单”进行比对,对不同分册和版本的同名书籍进行了去重及合并(合并时挑选了其中最通行的分册和版本),留下剩余的近500本读物,大致可分为常规书籍、备考书、杂志和报纸四大类。
备考书的占比达到了10%。结合日常的地铁通勤经历,即便没有刻意观察,你大概也会对那些将大开本的职业资格考试资料或外语习题书摊开、边翻边写的备考者留有印象。
412本常规书是讨论的重点。我们从豆瓣上爬取了这些书籍的作者、标签、页数、评分以及想读、在读和读过的标记人数等信息,以此评估每本书的题材归属、读者群规模、阅读体量和市场评价。
在人来人往、嘈杂不堪的地铁里,真的能不被浮躁气息引诱,沉下心来进行深度阅读吗?阅读门槛更低的“畅销书”应该是主流?书籍的品质大概率是参差不齐的吧?相似的疑问,向北向北也有过。
的确有一些可以预见的结论,比如小说的确更受欢迎,厚度在500页以下的书籍占多数——这其实是由如今市面上出版书籍的常规体量决定的,不过更有趣的发现,出自那些与我们的预设相左的部分。
读书人们颇有个性。他们的阅读趣味很广,在文学之外,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管理、投资等领域都有涉猎。因而想读、在读、读过的标记人数最多的“畅销”书籍,并不是地铁阅读人数最多的类别。
超乎我们预期的是这些书的品质。从豆瓣评分来看,超过七成的书籍都不低于7分。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向北向北表示:“读书的人本身就是通过读书来获取资讯的群体,他们已经做过筛选和沉淀了,所以他们的阅读趣味和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这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这种“高品位”,被带上地铁的书,大多本身就已经过筛选。
地铁里的“热门”作家和“冷门”读者
《三体》和《红楼梦》收获了最多的读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畅销书和经典书一直都是阅读的热门。不过当这些书籍和其背后的读书人结合在一起时,事情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三体》的地铁读者大多是女性,但《红楼梦》却与之相反。东野圭吾位居热门作家榜首,在地铁读者中或许有不少忠粉,因为在他最为大众所知的《白夜行》和《解忧杂货店》之外,还有另外6本相对冷门的小说被带上了地铁,其中的《秘密》是阅读人数最多的一本。
张宏杰和钱穆,在图书市场里不属热门,但在地铁阅读书单中,他们所著之书露面的绝对数量击败了大多数作家,因而也在这里晋升为了热门作家。
不过,他们每本书的读者都是同一个人——一位与向北向北相遇了100多次,每一个工作日几乎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站点的同一候车点读书的女生。在相册中,向北向北将其称为“女神”。
冷门书的读者们比书本身更吸引人。《森林与人类》在豆瓣上的“想读/已读/在读”总人数只有2人,却由一位老先生将其带进了地铁,向北向北在图说中写道“我想他一定是真心想读吧”。读《道德经全编》的中年男人,给书包了一层书皮。《女人帮》的读者是一位男性。阅读《TensorFlow深度学习》的小哥更有特点,向北向北曾与他多次相遇,每次他都会自带“小马扎”,坐在车厢连接处阅读深度学习领域的书。
“身份不明”的读书人
两年多的时间里,只要搭乘地铁,向北向北都会随手记录下偶遇的读书人。尽管在2019年最后的三四个月内,她很少坐地铁通勤,被记录下的读书人仍达到了967人次。最多的一天,她曾遇到过12位读者。而在有记录的日子中,偶遇2人及以上的天数超过了七成。用向北向北的话说:一旦你选择“看见”,相遇就会变得更多。
因为关注的重点在书,也为避免侵犯这些读者的隐私,在拍摄时,向北向北通常会避开他们的面部。这些本身就“身份不明”的读者们也因此变得愈加面目模糊,在记录相片信息时,有时我们甚至无法判断对方的性别。但这种朦胧感似乎进一步放大了这些个体的吸引力。
有时候是一些物件令人动容,比如那位读太宰治的老人手中握着的放大镜,《成本会计》大叔的树叶书签,或者阅读《人性的弱点》的女人在书页间贴得密密实实的便利贴。
也可以是某个场景。有一次,各自读着《枪炮、细菌与钢铁》和《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两位男士分列在同一扇车门的两边,向北向北在图说中感叹“有一种又一次集齐名著的感觉”。
还有一些类似情景剧一样的意外收获。那位与向北向北频频相遇的“女神”身边,某一天突然冒出了一位阅读莎士比亚英文版《奥赛罗》的中年大叔。于是在接下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同一站点的同一候车区,向北向北总能同时偶遇这两人,“女神”看完了一本又一本的历史书,但大叔始终翻阅着他的“奥赛罗”。尽管萌生过无数次上前搭讪的冲动,但绝大多数时候向北向北还是选择默默地记录,不去打扰这些读书人。
但她的相册却吸引了许多照片之外的读书人。网友们会和她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两个四十分钟的车程成了自己每日最沉浸的时光。”“最后选择住远点,搭地铁上班,就是为了空出通勤时间用来读书,倒逼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成通勤路上看书的习惯。”
“有些相册下的留言,像是说给留言者自己听:他们告诉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阅读,鼓励自己在时间的长河里,像相册中人一样“坚守自己内心的明月”。”向北向北在给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撰写的文章中提到。
她从这个被其自称为出于个人兴趣的“地铁观察”中,收获了一点职业上的满足:“在几乎人人低头刷手机的现实中,那些地铁上的读书人正在用自己的阅读行为悄悄奖赏做书人。”
但她并不想过分吹捧阅读的“美好”:“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依靠自己的力量唤起什么,也并非想号召所有人在地铁上读书,只是隐隐有一种浪漫幻想:当你看到这些动人的瞬间,也愿意和他们一样,拿起书来,走进一本书的世界,这样就够了。”
鸣谢:中国出版集团作者:徐雪晴、章靛
编辑:吕妍
设计:张婧冉、王亚赛
数据支持:舒怡尔、张轶君
新闻推荐
对自己认真 对生活认真 喜剧电影《大赢家》网播 引发人生哲思
受疫情影响,在《囧妈》《肥龙过江》等院线电影在网络平台播出后,电影《大赢家》同样选择这一方式与观众见面。在人们的工作...